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想不到     
清康熙年间,王辅臣造反,劫掠了好多妇女,怎么办呢?卖掉.做法却很特别,不管年纪老幼、容貌美丑,统统装在布袋子里,四两黄金一位,谁愿要尽管买了去.有一个姓米的小伙子,二十多岁了,光棍一条.他心想,买一个算了.于是,他揣着五两黄金到了军营.为什么要带五两黄金呢?小米留了个心眼,他拿出其中的一两来,贿赂了主事的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他可以挑选布袋子.小米在众多布袋中摸索来摸索去,最后选了一位腰细脚小的,扛起布袋就走.  相似文献   

2.
我刚完成《一秋集》.颈椎炎痛得厉害.本想静下心来歇一歇.凌华仁弟来省城,告诉我他要出一册画集.要我为其写一序言。听闻他要出画集。我喜不自胜.继而一想,他这么年轻.生活又不富裕.哪有闲钱来出画集呢?为此.我又担心起他的费用来了。后来经打听.是他一位搞篆刻的朋友帮助,免费为他出此册《凌华画集》.我又从担忧中恢复到欣喜中来。果然是这样,于是我欣然决定为他写几句。  相似文献   

3.
蔡康永 《知识窗》2013,(9):58-58
如果你喜欢了一位偶像.请你一定要去看一场他的演唱会.亲自去,要亲眼看看他,好好看看他。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回报     
几十年前.一个小学生去老师家请教问题.就存得到满意解答准备回家的时候.这位学生一不小心打翻了一只老师喜爱的花瓶。伴随着那声清脆,他吓得紧紧地闭上了眼睛.然后手忙脚乱地准备收拾残片。就在这时.老师轻轻地拍拍他。说:“别害怕,没事的。是的.花瓶已经碎了.可有谁敢说破碎了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了呢?我们好好想想.说不定能从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5.
怎样把小鸟卖给一个从来不曾养鸟的人?即便你巧舌如簧,把养鸟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但人家最终还是不会买你的鸟。那么,换一种方式,先免费赠送此人一个精美的鸟笼,要求他把空鸟笼挂在家中,过一段时间他也许会来买你的鸟。设想一下,把空鸟笼挂在家中,只要有人来家里。必然好奇地问他一连串问题:“鸟呢?”“飞了?”“是不是死了呢?”“怎么不再买一只?”  相似文献   

6.
崔鹤同 《知识窗》2010,(9):27-27
纳达尔天生喜爱网球。他的叔叔是个职业网球手.就自然成为了他的教练。4岁时.纳达尔就开始跟着叔叔练球.一开始.纳达尔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惯用右手、而且打得很棒。但是.身为教练的叔叔却要他改用左手打球。纳达尔根本不习惯用左手.感到非常别扭,发球不到位.回去球也没力量。他想不通.非常郁闷。心想.自己右手打得好好的.为什么偏要改用左手呢?  相似文献   

7.
那天,既不是母亲节,也不是妈妈的生日,只是一个昔普通通的日子。但我却突发奇想,想给妈妈来一个惊喜。 妈妈平时很疼我,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留给我。送什么给妈妈呢?一束鲜花?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飞快地闪过。不成,鲜花要钱买,而我一向都没有零花钱.如果向妈妈要钱买,能算惊喜吗?花钱的不能送,那送什么好呢?一些令妈妈可能惊喜的“礼物”在我的脑子里摇来晃去。  相似文献   

8.
刘晓祺 《今日科苑》2006,(12):I0053-I0055
“这个人的笔锋大胆,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个画家,书画同源惟有此人。他已经完全从传统的书法中走了出来,从汉字的夸张、变型、结构、章法、上没有不到位的,可堪称艺术书法。他的书法很多方面追求画的感觉,他把绘画艺术融到书法中去,他的每幅作品都是一幅画。”这是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华庆对一位书画家中肯定的评价。而他说的是谁呢?今天有幸我也采访到他。  相似文献   

9.
吴慕林 《知识窗》2008,(11):25-25
除了极其糟糕的社会治安和黑人的极度贫穷外,约翰内斯堡仍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特点。首先是钻石和黄金,约翰内斯堡不是南非的钻石主产地。但在这里,我知道了第一颗钻石是十九世纪时,一位穷困潦倒的英国人在北开普顿一个叫做金伯利的小镇偶然发现的。是如何“偶然”的呢?  相似文献   

10.
甘臻 《科教文汇》2023,(24):191-192
<正>第14章少林金刚拳去青城山,要不要与常明他们联系呢?常运人多势众,我单枪匹马前去挑战,是否有必胜的把握?通知常明等人参加,我又担心他们有危险。在前往青城山的路上,姜成武反复思量,是否要与常明等人联系。最后他还是决定先联系常明等人。虽然他们参与有危险,但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悉心保护他们便是。姜成武又想,我如果夺得青城派掌门人之位,迟早也是要交还常明的,我还有重要的事做,常明参与,对他个人的经历和威望只会加分。姜成武突然想起,如果常明知道他父亲还活着,那他该多高兴。  相似文献   

11.
笛西 《科技新时代》2005,(10):48-50,52-55
阴差阳错之中.我们仅仅带着一支超广角镜头和一支超远摄镜头路上了一个孤岛.去完成一次少见的拍摄与体验任务。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找回自己     
从书中认识了两个人。 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13.
活跃在荧屏中的明星是我们喜欢效仿和讨论的对象,而李连杰就是其中一位人们常常热议的演员,他演的武打片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几乎每一部影片都耳熟能详,那些矫健身姿的画面早就刻在了我们的心里。身为一个演员、一个明星,除了本身的武艺,那么离危险的动作他为何能演的如此漂亮呢?又为何在高压力工作之余,让武艺和健康双赢呢?我们—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快乐     
去一位搞收藏的朋友家中做客.见他3岁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玩着一张纸币。细看那张纸币.不由得大吃一惊。纸币是朋友十几天前从一个币商手里买的,虽然花掉3万元钱。但朋友仍然认为自己捡了大漏。建国初期的纸币.再放两年.至少也能值10万元呢!可是十几天过去,他竞将这张极其珍贵的纸币给他不懂事的儿子当玩具.他的举动令我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嘛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6.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令全球尊重的品牌?这跟我们的大氛围、大环境有关。因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必将要在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里边。而这样的企业和员工需要在一个国家的大氛围里边才能出现。”为什么呢?他说:“我们的员工一边在工作,一边在想,小孩子上学怎么找一个好老师;他还在想,父母生病怎么找一个好医生。员工没有集中精力去生产产品,  相似文献   

17.
敢向垃圾要黄金──访台湾发明大王简泗仁先生廖文伟启程去北京采访第四届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那天,我暗暗地盘算.台湾展团每届必来,这一次一定要抓一个典型、作一篇文章、交一个朋友。开幕当天,我急匆匆地在几个展馆中浏览一圈,最后回到第一展馆的台湾团展位,驻足...  相似文献   

18.
比明天年轻     
乔叶 《知识窗》2013,(11):4-4
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吗?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吗?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一位火箭工程师想在地面上体验火箭的力量.他会怎么做?很简单.他会给自行车绑上一个推进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06,(10):111-111
曾有一位航天员在航天飞机飞入太空后,做了这么一个小试验,他把一壶水放在电炉上烧,但烧了很长时间,水仍然不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