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程赟 《科学中国人》2014,(8):162+164
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将这两门课程的性质确立为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发现品德生活化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困惑说明现阶段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根据这些现象,本文从走进儿童生活世界,创设有效生活情境;基于儿童认知能力,展开有效品德教学;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提升品德课程理解;挖掘儿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探究思考这几方面阐释"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管红红 《科教文汇》2012,(30):68-69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新型综合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这门课程要想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立足学生生活,正确理解教材、准确定位目标、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在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理念下,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认识.内化道德。这样才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真正提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引领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并且融入到思想意识层面,在生活当中做到知行合一,达到自律、自觉、自信、高尚,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道德高尚的自然人。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高效性,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更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彰显道德与品质引领发展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李雨 《科教文汇》2009,(29):100-101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给我们作了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增加了相当一部分跟历史题材有关的内容,作为社会背景的历史题材必然成为品德课程的重要内涵。通过对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分析一定会令品德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针对小学里的高年级小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基于对高年级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而开展的对小学生们品德教育的课程。文章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6.
曹艳杰  王欢 《科教文汇》2021,(13):116-117
"传统康复治疗学"课程与思政类课程同向同行,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贯穿"传统康复治疗学"课程思政教育,实现全程育人。高校应当积极挖掘"传统康复治疗学"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在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以及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思想品德、爱国热情也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基础和特点,采取有效策略,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教会他们学会为人和处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课程,体验是品德教学的途径,活动是品德教学的载体。教师应该努力建构品德"真"课堂,从学生生活出发,开展"真"活动,获得"真"体验,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从实施至今的情况有喜有忧,为了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了今后能顺利的实施该门课程,笔者在本文中谈谈目前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解决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困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性质为: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吴飞 《科教文汇》2007,(5S):150-150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从实施至今的情况有喜有忧,为了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了今后能顺利的实施该门课程,笔者在本文中谈谈目前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的困惑和解决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困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品德课程是为了学生德性的养成。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本质诉求。品德课程需探索实现开放性的有效途径。开放学习时间,让历史与未来接壤,可体现德性养成的持续性;开放学习空间,向家庭与社会拓展,可体现道德学习的生活性;开放学习目标,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得知情意行的发展,可体现德性学习的整体性。这都是实现品德课程开放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课程》指出: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在进行教学时,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用生活实景触动学生的情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从而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14.
品德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正确人生观的崇高使命,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建构品德"真"课堂,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尝试。如何应对改革与发展,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汉云 《科教文汇》2009,(27):127-127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尝试。如何应对改革与发展,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无可取代的。这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对于帮助小学生塑造他们的主体人格非常有帮助。应试教育下的这门课程由于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造成了孩子们缺少自信心,有些不好的习惯等。现今,新课程的实施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帮助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养成良好习惯和高尚品德的人。如果要想实现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学效果就会非常理想。那么,教师到底应该采用哪些良好的教学模式呢?为此,文章浅谈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期间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属于一门育人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在于塑造小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保持清澈的心灵,促进身心健康。但是,在现实授课中,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弱化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归纳总结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个包含众多方面内容的课程,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越来越明显,小学课程教学创新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就实现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的品德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重点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办法,让小组合作真正成为品德课程学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