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析质与质量的区别郑治在教学与科研中,人们常常把质和质量混为一谈,不加区分,从而造成一些误解,因而有必要加以分析和澄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质这个范畴表明事物是一个确定的存在,即某物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就学习十三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阶段的论断谈几点体会。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特定的“两层含义”,体现了社会质的规定性和社会发展量的规定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基于质的特殊规定性,一事物才得以区别于它事物而成为该事物本身。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质。但是任何事物质的规定性,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外在化为量的规定性,表现为发展的规模、程度以及构成该事物的共同成份在空间上的排列等等我们可以用数量来描述的外部联系。如果说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开始,那么,由质进到量,则是对事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理性思维的细胞、起点,是更高级的思维形式,诸如判断、推理等的基础,在理性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把概念所反映的这类事物和别类事物在思想上区分开来,例如,懂得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就能从思维中把二者区分开来。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感性直观的局限,真正从理性的高度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概括同类事物的共性。如掌握了“国家”这一概念,就能懂得国家都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概念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成果的凝结,又是获得新的认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一位哲学家把艺术比作一个家族,这个说法耐人寻味。家族内部的各个成员,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其差异之大,有时竟可以达到看起来象是异类的程度。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正与此相似,且音乐是艺术家族中个性(特殊性)最强的一个成员。比较,是把各种事物互相区别开来的良方。本文就采用这个方法,以期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的比较,使音乐的特殊性明晰地显现出来,易于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位哲学家把艺术比作一个家族,这个说法耐人寻味.家族内部的各个成员,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其差异之大,有时竟可以达到看起来象是异类的程度.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正与此相似,且音乐是艺术家族中个性(特殊性)最强的一个成员.比较,是把各种事物互相区别开来的良方.本文就采用这个方法,以期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的比较,使音乐的特殊性明晰地显现出来,易于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6.
论真理的质及其本质属性曹春阳任何事物都有它得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定性,这就是事物的质,质的外在表现是事物的属性。当我们把真理作为一个具体事物来考察时,它同样有其内在的质及其外在的属性。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真理的有关问题做一探讨,望能起到抛砖引...  相似文献   

7.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活板》一文中,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个“活”字,将“活板印刷”和“雕板印刷”区别开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8.
一、训练项目临界思维二、训练导论任何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质、量、度、质,决定了事物的特有属性,把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量,即事物的数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以及组成成分的排列顺序等;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和范围,也就是一定的质之所以能够存在的量的限度。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量的边缘界限,如果某一事物在发展中超出其量的界限,它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转化为别的事物,所谓“真理面前多走一  相似文献   

9.
一、系统论与德育系统观 系统,是指普遍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结构组成模式。我们把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来研究,这个整体是由内部诸多部分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比如,德育是由诸多阶段、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法、各异的手段、不同的途径等相互之间以及其内部诸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功能各不相同的部分就是德育系统这个整体的组成单位,  相似文献   

10.
试论质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质是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科学研究的区分就在于它以把握特定对象的质作为自己的任务,否则就不成为科学;其次,从革命、建设的实践来说,没有区别,就没有正确的政策,区别就是认识事物质为其前提的。所以,研究质就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探索,误谬之处,请赐教。世界上的事物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某一事物之所以是它自己而不是别的事物,就因为它具有特定的质。因而,质是事物所固有的,与事物的存在不可分离的,是事物存在的直接同一。黑格尔在阐述质这个范畴时说道:“质是和存在同一的直接的规定性……某物之所  相似文献   

11.
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事物之间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和自然界之间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把某一部分与其他部分区分出来,称为一个系统。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湖泊等等。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物质、能量和  相似文献   

12.
傅红媛 《生活教育》2014,(4):127+120-127
正卢勤老师的《告诉世界我能行》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好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可不管纸再怎么洁白,上面也有黑点;一个差学生就如同一张黑纸,可不管纸再怎么黑,上面也会有白点。所以,学生其实不应该用成绩的好与坏来区分,也不能用一次考试或测验成绩的好坏来对学生来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3.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列强,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当然,事物的发展还有其他层次的含义,诸如结构的优化,规模的扩大等等。 事物的发展可以是自然形态的,也可以是在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加以人工的调整、改善和控制的所谓调控形态的。人工的调整、改善和控制就是改革,我们的广播电视大学要“以改革求发展”,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立论的。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数学试验课本对椭圆第二定义采用了从具体事例入手引出一个新概念的定义的方法,这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讲授新概念的方法,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规律.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从认识事物的原型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对事物认识的质的飞跃,妥善处理好这个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椭圆第二定义时,作了如下安排:1.自读推敲,引导启迪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例题及由此引出的椭圆第二定义,自己推敲这一定义的内涵及外延.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定义中有哪些已知条件?2定点、定直…  相似文献   

15.
一、思维能力的因素人的思维过程是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飞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把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思维能力就是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思维能力遵循辩证逻辑的规律,有六种主要因素。1.分析能力.把一个整体事物组成部分的特性区分出来,使一个复杂事物变成许多个简单事物,使认识过程简化。2.综合能力.在许多个事物中找出共同点,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使许多个简单事物变成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3,(27)
全国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卢定  文子 《中学生百科》2011,(11):47-50
说到高三的颜色,我们最容易想到的便是黑与白。白,是苍白无力的白,黑是暗无天日的黑。在黑与白之间,属于青春的其他色彩统统都被吞噬或者消解。有人说,我们把花季的颜色装进了  相似文献   

18.
全国统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  相似文献   

19.
卢优卫 《现代语文》2004,(7):36-36,35
眼2003年高考作文演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芽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芽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眼注意演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我们当然要把汉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区分开来,这两者无论从质或从量的方面都是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