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而对于汉语教学来说,语感教学和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生只有有了较强的语感才能对语言的输入有准确、敏锐的理解能力,才能使汉语学习者有正确、熟练的言语输出能力,因此说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感教学.笔者试图从语音、语调等方面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语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加强语教育中的语感教学,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者认为语感认知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习得过程,是学习者知识、感觉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它具备个体性、直觉性、可习得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特征。本文将从语感的形成、认知过程、语感图式构成与教学的关系,探寻培养语感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培养学习者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在培养语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汉语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卓有成效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两个方面探求培养汉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感是人对语言的认识、把握、感受的能力,具有特定的性质。语感培养可以推动阅读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6.
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一直是语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感是人对语言的认识、把握、感受的能力,具有特定的性质。语感培养可以推动阅读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所以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幼儿时期是培养语感的基础阶段.本文从培养语感的起步阶段、培养语感的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幼儿语感培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一种感受语言的能力。由于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尚存在差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交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语感的训练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语感相关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有效途径: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优化英语听说环境,强化语感;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相似文献   

10.
王少雨 《新疆教育》2013,(15):269-269
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这种语言感受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就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符号学之父皮尔斯在19世纪中叶以后提出革命性的哲学观和方法论.他的思想改变了西方传统的认知方法.同一时期,爱米丽·迪金森也创作出大量谜一般的诗作,它们表现了迪金森体验与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这种方式与皮尔斯的哲学符号学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2.
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的、无意识的认知加工活动。Raidl和Lubart的研究表明,直觉与创造力呈正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直觉思维主要是右脑的功能。影响直觉思维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认知结构、问题情境、类比迁移、"三想"(联想、猜想和想象)能力、动机强度、左右脑协同、所处的环境、教师的直觉力等。  相似文献   

13.
On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addresses students’ conceptions and reasoning processe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is the intuitive rules theory.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students’ reasoning is affected by intuitive rules when they solve a wide variety of conceptually non-related mathematical and scientific tasks that share some common external feature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intuitive rule more Amore B and discuss issues related to overcoming its interference. We focused on the context of probability using a computerized “Probability Reasoning – Reaction Time Test.” We compared the accuracy and reaction times of responses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is intuitive rule to those that are counter-intuitive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We also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level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on participants’ respon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rrect responses in line with the intuitive rule are more accurate and shorter than correct, counter-intuitive ones. Regarding the level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in the percentage of correct responses to the counter-intuitive condition. Students with a high level of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had significantly more correct responses. These findings could contribute to designing innovative ways of assisting students in overcoming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intuitive rule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数学直觉的特性的阐述,提出了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从猜想、数形结合、整体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培养,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培养数学直觉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良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全的良各是真正的法治能够顺利地良性运作的社会心理基础法治的昌明要求社会活动主体形成与法治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基于法律并以地法律的中卢诚为核心的法治良知。法治的推行必须以个人,社会和国家(政府)这些基本的社会活动主体具备起码的良知为前提条件与人格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逆反思维与直觉思维是《道德经》中具有代表性的思维方式。老子的逆反思维不仅化解了"说不可说"的困境,拓宽了人类语言的表现空间,增强了哲学的思辩性,而且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叛逆精神;老子的直觉思维不仅仅是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同一,更重要的是存在论上的主客体相通,因而既有一般直觉思维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创作了大量反映湘西边陲小镇自然和人生形式的乡土小说,与沉落的都市世界相对照,希求以和谐自然的湘西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参照,实现其重塑民族经典的伟大梦想。形成此种独特创作品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为湘西自然和文化孕育出来的沈从文有着独特的创作心态。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乡下人心理上的优势,沈从文以他那特有的重直觉重感悟的独特思维方式构筑起一个理想的乡土世界,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8.
直觉是不经过逻辑的、有意识的推理而识别或了解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可采用以下策略:优化认知结构、创设直觉思维场情境、训练直觉思维方法、开发元直觉思维等.直觉思维场情境由问题情境、直观情境、审美情境等组成.训练直觉思维的方法有观察法、联想法、归纳法、类比法、猜想法、估算法等.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高师《初等几何研究》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扬江 《高教论坛》2005,(4):101-105
高师《初等几何研究》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由于偏重于纯粹几何论证,并且没有关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几何课程的改革,因此,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改革一些旧的教学内容,同时增加与课程改革同步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以阅读教学为阵地 ,运用审美直觉性、整体性、情感性这些特点加强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