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     
“如果有一个美好的春日,阳光明媚、和风阵阵,使你想推开房里所有窗户,看那更大屋顶下的蓝天白云,咳,今天便是这样一个春日。”  相似文献   

2.
大话吃盒饭     
如今学校里的“盒饭一族”可谓日益增多,从原来孤军奋战的我变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我的盒饭是属于“卧虎藏龙”型。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这盒饭属于“知表知外不知菜”。别看它外面是什么青菜、萝卜、海带、豆腐,可别小瞧了它。所谓“好菜不露相,露相非好菜”。当你把上面的菜吃得差不多时,下面就会露出大鱼大肉:什么牛肉呀,鸡呀,鸭呀……可这时我的肚子早已没有位置,只能舍弃这美味佳肴喽。谁叫我尽看表面,不懂得挖掘呢!姜雁彬的盒饭与我的恰恰相反,是属于“开门见山”型。只见白饭上铺着一层菜,哇,还挺丰富的。瞧瞧,黄鳝、…  相似文献   

3.
<正>春是古诗中的常客,像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之美既因为万物萌发、景色别致,也在于节日欢庆与外出游乐。春节、元宵等喜庆节日接连不断,立春、春分等美好节气纷至沓来。晏殊《破阵子·春景》便是一首刻画春日节庆的绝妙词作。破阵子·春景  相似文献   

4.
杨晨 《初中生》2009,(1):60-61
散文家陈洪金点拨: 一幅幅春的画面在眼前展开,活脱脱走在春风里,感觉很舒畅。要怎样才能描绘出春风的面貌呢?可以去测试它的湿度:悄然离去后,“留下些许湿润”;可以去感受春风里人们所从事的活动:挑逗春风,放风筝,采蕨菜;也可以品尝春风送暖时家乡特有的菜肴:蕨菜炒腊肉……  相似文献   

5.
蕨菜     
蕨菜又名龙头菜、如意菜等,是野菜的一种。用它烹制出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且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包括蕨素、蕨甙、甾醇等特有的营养素,被称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蕨菜可鲜食,但因较难保鲜,所以市场上  相似文献   

6.
<正>主题词:逛园子放纸鸢吃春菜喝春汤立彩蛋春分,古时称“日中”,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的说法。所以可以看出,古人很重视春分这一天。这一天的物候也很典型:“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玄鸟便是燕子,它们从南方飞回来了,意味着春日渐暖。1.“爹爹,我的纸鸢做好没有啊?”散了学,春桃连自己的小院儿都没回,就直接奔向了爹爹的书房。因为明日就是春分了,她早就和她的好姐妹约好了,这一日去逛园子、放纸鸢呢!“莫急,莫急,等我翻完这页书嘛!”爹爹故意逗她。  相似文献   

7.
“飞蛾扑火”原是贬义成语,后有人“反弹琵琶”给予褒奖;“流星划空”,常被人们用作喻体赞美某种精神。如果要求以“追求”为话题写作,很多同学的第一构思也许都会青睐“飞蛾扑火”、“流星划空”这两个喻体,结果流于平庸。有位同学却旧喻新说,自成新论。请欣赏:如果人生是一条长河,那么追求便是奔腾的河水,没有了追求,人生只是干涸的河床;如果生活是一张画纸,那么追求便是五颜六色的画笔,没有了追求,人生只是一张白纸;如果成功位于高山之巅,那么追求便是一级级的石阶,没有了追求,成功我追求你□吴一鸣只可望而不可及。人们赞美追求,渴望追…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农村生活的速写。文章以一天内时间的推移来表现“春日暖阳”下农家的平静生活。文中的环境描写,彩笔点染,营造了一幅动静结合、诗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景。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不急不徐,线索清晰,紧扣“宁静、祥和”来全景式地观照农村生活,展示新农村的景象。作者主要抓住三点:一是写“春日暖阳”下的新农村。春日与暖阳都是暖色调的文字,给人以祥和的幸福感。在春日阳光的映衬下,农村呈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春草、春风、小鸟、竹林等等,无不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二是写农家一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先是速写式地描绘…  相似文献   

9.
在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中,有些植物常常利用特有的“化学武器”,来对付自己的植物“邻居”,互相之间经常发生一场场无声的“化学战”。除了水仙和铃兰之外,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在善于使用“化学武器”的植物中,苦苣菜属于相当厉害的角色。它虽然是一种个头不大的野生杂草,貌不惊人,可千万不能小看它。它在田野中经常“称王称霸”,竟敢“欺侮”比它高大得多的高粱和玉米。许多北方的农民都知道,如果高粱地或玉米地中,出现了成群成片的苦苣菜,用不了多久,高梁、玉米就会被这种植物“小霸王”置于死地。但是,苦苣菜的“化学武器”与水仙…  相似文献   

10.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缤纷四季中有着丰富的活动资源。一场关于“春天”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春日万物皆有“数”,积极踊跃地争做“春日小达人”,在“春日田园”中体会收获的乐趣,逐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创想、科研和劳动的探索意识。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中,有所谓“拈连”、“移就”,“顶真”等修辞格。拈连;甲乙两类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适用于甲类事物的词语趁势连用到乙事物上,就叫拈连。如“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句子中的“缝”和“流”的连用法,便是拈连。移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如:  相似文献   

12.
陈章 《老年教育》2008,(8):38-38
传说有位医生名叫吉生。医道不精,误人甚多。人们对他甚为不满,于是送他一副对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这副对联妙在将“逢凶化吉”、“起死回生”二成语隐去尾字,而隐去的这二字,便是庸医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飞蛾扑火”原是贬义成语 ,后有人“反弹琵琶”给予褒奖 ;“流星划空” ,亦常被人们用作喻体赞美某种精神。如果要求以“追求”为话题写作 ,很多同学的第一构思也许都会青睐“飞蛾扑火”、“流星划空”这两个喻体 ,结果流于平庸。有位同学却旧喻新说 ,自成新论。请欣赏 :我追求你———树根、雄鹰吴一鸣如果人生是一条长河 ,那么追求便是奔腾的河水 ,没有了追求 ,人生只是干涸的河床 ;如果生活是一张画纸 ,那么追求便是五颜六色的画笔 ,没有了追求 ,人生只是一张白纸 ;如果成功位于高山之巅 ,那么追求便是一级级的石阶 ,没有了追求 ,成功…  相似文献   

14.
后退一步     
郁川 《新读写》2010,(4):17-17
春日,雨落,路人很少。即使有,也是一副“欲断魂”的模样。那种被人称作“寒气”的东西,驱逐着人们仓皇奔跑……  相似文献   

15.
一走进《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人们看到的是“一带翠嶂挡在面前”。贾政解释说:“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尽入目中,更有何趣?”宝玉也题词道:“曲径通幽。”正是这“曲径通幽”,让人感到一阵曲折幽深别有洞天的欣喜。脂砚斋说:“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这就启示我们:文章的结构布局同园林的布局一样,不可太直太露。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换言之,文章只有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闺怨》诗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海教夫婿觅封候,”诗中出现了一次突然转变.少妇本来是在兴致勃勃地登楼赏春.但春日的绿柳引发了一个强烈的感念.赏春的欢悦之情也在瞬间让位于对爱的渴求.可以发现,这首诗在结构上与中国传统叙事文学“起承转合”的模式恰好相合:“闺中”一句为“起”.“春日”一句为“承”,都在铺叙行为,描绘环境;“忽见”一句为“转”叙写了一次感知过程,也是情感转变的契机.“悔教”一句为“合”,写出了转变的结果:少妇发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抒情诗中的这种叙事结构,很富有偶然性,尤其是那一“转”,绿柳意象的出现如同一根强有力的手指在拨动读者的心弦.  相似文献   

17.
《卖蕨菜的小女孩》篇幅不长 ,不过一千几百字 ,但却是一篇精巧、耐读的美文。其特色有三 :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 ,本文用得很巧妙。作者“我”是一个成年女人 ,从山里走出进了城 ,并在商海中滚打了几年。小女孩则只有六七岁 ,是仍居大山之中的“营养不良”、“楚楚可怜”的小学生。而此时的“我”却“肌体是疲惫的 ,心灵是浮躁的” ,商旅受挫、心绪厌倦又错位。小女孩虽说贫穷瘦小 ,家居偏僻 ,小小的蕨菜摊位无人问津 ,却是坚定又沉着。怕什么十小捆蕨菜纤细得只有手指长 ,怕什么黄昏了回家还有二十分钟的山路 ,怕什…  相似文献   

18.
湖波漪漪,杨柳依依,又到一年中的春日。漫步河畔,折一段柳枝,做一支柳笛,撷几缕春日的柔云,伴着淡淡的花香,吹出一群快乐的音符,以夙往的憧憬为丝,轻轻串起,挂在心间。春天,就像水做的笛子,永远清新明快,永远萦绕着云的浪漫与风的缠绵。春天,孕着生机,孕着希望,与青春有着不解之缘,似乎永远属于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半大孩子。我们在春日里尽情地追逐嬉闹,带着昨天的憧憬,睁大期望的眼睛。对一个叫“生活”的东西,我们还不太了解。我们用疑惑又好奇的眼神悄悄打量着它,就像一个懵懂的顽童,在胡乱猜量着天上千奇百怪的白云。“林花匆匆谢了…  相似文献   

19.
省略阳光山野菜中,蕨菜出口主要是对日本,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几年,日本却不要了。蕨菜采集的最佳时间只有10天左右,在这期间非常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摊开放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个个儿,再晾晒一天,把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等食用时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蕨菜采到家,来不及放在地上用阳光晾晒,而是放在炕上,点火加热,这样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的蕨菜,从外表上看哪都一样,可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代学史上,有一部小说被人们誉为“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这便是沈从先生的《边城》。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