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长期受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等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七年级刚开学不久的一次小测验后,当我拿着批过的卷子走进教室时,学生们涌过来开口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多少分?"我反问他们:"你们自己觉得能得多少分?"他们大都摇头说:"没想过,反正您会给我们评分的. "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一、学生自己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1.自评。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如,每上完一堂课,我们就让学生反思:“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我明白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我有什么好的建议?”另外,我们还鼓…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为了更好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的,我反复思考,不断探讨,积极改进课堂评价方式。一、自评促反思反思对于学生学习上的成长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自评机会,让学生口头描绘本节课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习惯,找出自身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例如:“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明白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学到了什么本领…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变,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是满足和发展个人爱好等多方面的智力需要.”因此,课外作业设计、安排妥当,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反之,会使很多学生把完成课外作业当成苦差事去应付.那么如何设计好课外作业,掌握布置技巧,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效能,使学生从要我做课外作业转变为我要做呢?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5.
曾经听到有的老师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不好教育, 我为他们操碎了心,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是他们就是不领情,真让人伤心。”的确,这是做老师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不知在伤心之余,老师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爱我的学生吗?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哪个老师不  相似文献   

6.
当老师的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时候,总是不忘再三叮嘱他们除了勤奋以外还要多思考。但有一点却又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如何思考,或者说你让学生用什么方式去思考,是用你的方式?是用书本的方式?还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当然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思考.可做老师的心里又总是担心: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思考“歪”了怎么办?思考的不对怎么办?干脆说思考的不合乎这里或那里的“标准答案”怎么办?那可是关系到分儿的,关系到升学率的大事啊!所以事实上,老师们嘴里说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而实际上却又在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约束着学生的思维,想方设法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又往往是课本或教参的方式)去思考;而最终的结果只要符合所谓的标准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可谓是:“说不对就不对,对也白对.”长此以往,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早已不知道自由思想为何物,甚至已忘记自己脖子上也有个脑袋.这种不自觉的思想专制,不知扼杀了多少少年学子鲜活的灵性.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对于为什么要选择该方法缺乏思考,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合理性也缺乏思考与反思.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探索知识内在联系,找到思维“痛点”,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督促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兢兢业业地上了十多年语文课 ,教过中师学生 ,也上过高三毕业班 ,我自认为是驾轻就熟了 ,解决学生的语文疑问就算没有十分的把握 ,也总该有九分吧。但是 ,想不到我竟被学生难住了 :“老师 ,您什么时候才带我们去遨游文学的海洋 ?文学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我平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只能无言以对。  这道语文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难道平时我教的没有文学吗 ?我没有带领他们去遨游文学的海洋吗 ?文学离我们真的很远吗 ?细细回想自己十几年来所教的 ,也真有些不像文学。我们总习惯把文章肢解 ,从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拘泥于“有创意”“画得棒”等司空见惯、不痛不痒的评价语言,使得教育评价从“表”而不及“里”,成为课改实施中的花瓶。何为教育评价?我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要遵照教育目标,确认被教育者是否得到理想的学习和发展,人格的发展是否合乎理想,对此作出价值判断。有效的教育评价使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兴趣、行为、习惯、适应能力等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再实施起到反思和改善的指导功能。就此,我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导向一:系统知识的形成与迁…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对班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调查,问每一位学生:你的家庭月收入或年收入约有多少。全班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回答不出来,再问,回答是“我只知道父母每月给我多少钱,他们有多少收入我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告诉过我。”我们的部分孩子就这样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的辛苦钱,“反正不会少我的。”他们什么心都不用操,于是也就什么责任心也没有,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懂得,怎会珍惜?也常听说外国的教育跟我们迥然不同,他们似乎不愿“默默奉献”,父子之间也是账目清晰,令我们很是费解!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一位中…  相似文献   

11.
同自己对话     
我:“好久没有和你进行交谈,你是否已经抱怨?生活过得是否悠闲?”自己:“没有时间抱怨,没有时间悠闲。最近比较烦,身心常感到疲惫不堪。”我:“为什么会感到疲惫不堪?”自己:“各科作业堆得像小山一般;学习繁忙,书本成了我忠实的伙伴;讨厌  相似文献   

12.
胡小青 《湖南教育》2003,(22):54-54
1.对话反思法格瑞伍斯认为:“当我们发表意的时候,或者别人从我们这里获取息的时候,对于听者和说者而言,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因此,师生间经常展开对话,讨论交流学生的习情况,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机和学习策略,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况有整体的了解,并从教师的评、指点中得到启发。如,一次作业,教师可就如下问题与学生进行交:“对这次作业,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这次作业完成得好?”“完成作业后,你发觉自己学到了什么?”等,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识,学生在反思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相似文献   

13.
我班有些学生经常看生产队打泽泻(药材),我就问学生打泽泻机的水泥机座是什么形体?有些学生说是“四棱台”,有些学生却说可能是“拟柱体”.当他们争论不休时,我给他们点出了关键:要判断是什么体,必须根据上下底边是不是成比例的线段来决定.经过启发,学生就肯定这机座是个拟柱体了.平时,同学们很喜欢到学校旁边的大榕树下休息,大榕树旁边有个小鱼圹,我就引导学生观察鱼圹,提出丈量鱼圹的面积,要怎样进行割补?让学生思考.看见学校的革命大批判专栏是用砖砌成的,我就请教建筑工人,掌握了单隅墙每平方米约需六十四块砖,双隅墙每平方米约需一百二十八块砖等有关数据,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专栏”的图形结构,并把数据交给他们,让他们独立计算这个专栏用了多少块砖.学生量量度度,学习积极性很高.实践使我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学之不完的知识源泉.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多了,广了,脑子也灵活了,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研组开展活动,由我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页11题“小猫钓鱼”.情境图上3只小猫围在池塘边垂钓,小花猫钓了8条鱼,小黄猫钓了20条鱼,小黑猫钓了15条鱼,情境图下面有一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任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是这么教的.师(呈现主题图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小花猫、小黑猫和小黄猫.师:你们能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况说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小花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花猫多钓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黑猫多钓多少条鱼?……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写了满满的一大黑板,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节课下来,师生练了一黑板的习题.课后,我暗自思考:这本是一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练习课,而通过前面的教学,课堂上满黑板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都会提出也会解决了,这节课只不过是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展示一下罢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收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呢?我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整理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围绕“问题树”进行教学.第二天,在第二个班又上同样的内容.课伊始,我出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上的课题是“学习改变命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课上到了最后的“质疑问难,自主探究”环节,我提出了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学了本课后,你对此还有哪些疑问?同学们可以把你的疑问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看谁的问题有新意,而且大家都感兴趣。”在学生思考的间隙,我突然觉得这样设问的角度是不是太大了,他们是否会有种不着边际的感觉。但转念一想,这样的问题不是很适合学生讨论吗?于是,我一边巡视,一边观察同学们的反应。过了四五分钟,看到他们都思考得差不多了,我就接着说“:我看见每个同学都写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的学生美术作业,不少老师只在上面草草打分了事,为什么他80分我就70分?学生一概不知,老师也不作解释。这样美术课不就成了学生先画然后交老师打分的固定程序吗?教法没有创新,评价也无改革,学生对美术逐渐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其实作业批阅的方法,也能直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就大胆创新,创出了有自己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把我的美术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生评 师评”批改式:要求每次作业时必须留出评价区,首先给自己的作业打个分或五角星亦可,但必须用放大镜式眼光去看待、欣赏自己作品,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课堂上只有如此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纵深建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古话——“求人不如求己”,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是不是也“求人不如求己”?对学生来说,犯错误时“求人”(教师批评)固然很好,但他们认识到错误时是否有过“求己”(自我启发)的经历和体验?源于对我们日常单一教育方式的反思,源于对古训的重新理解,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承认错误后,让他撰写长篇心理分析,深入反思自己的错误,自己与自己对话,有疑问后,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角度看,“订正”是从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缜密思考、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严肃认真的思想作风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进行订正呢?老师什么时候要求学生订正呢?这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科学地加以回答和解释。前一段时间我到杨思中学听课,他们的教学,特别是他们的订正教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课程改革的钟声已敲响,这场史无前例的“思想风暴”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壁垒,刷新了我们那些陈旧的观念。笔者在这场变革的实践中深入反思:那些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中,有多少是真真切切地让学生受益?有多少是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笔者把在语文课堂评价中的反思呈现给大家,以期与同仁们交流、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