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楚岩 《作文大王》2023,(Z2):82-83
<正>两个月前的一天,爸爸来接我放学,手里端着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爸爸,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里面装的是一种昆虫,叫作蚕。从今天起,我们家就要养蚕宝宝了!”一听可以养蚕,我既高兴又担心:“那蚕宝宝吃什么呢?”“吃桑叶啊!”爸爸说。知道怎么养了之后,我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养蚕宝宝” 一个春意融融的早晨。我走进教室,只见许多孩子将糜晨阳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中不时传出惊叹声,“哇!这是真的蚕宝宝耶!”“这是蚁蚕!这是蚁蚕!”其实,孩子们在二年级学过一篇名为《蚕姑娘》的课文,对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亲眼见到、亲手摸到这活生生的蚕,还是  相似文献   

3.
漫谈蚕     
提起蚕,你或许会联想起春暖花开时节,在我国江南农村室内所见到的情景:一片片桑叶上附着一条条黛绿色的、园园的、胖胖的小虫子。蚕农以及孩子们都亲呢地把它们称为“蚕宝宝”。其实,蚕宝宝是一种昆虫——家蚕的幼虫,在动物分类学上,家蚕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翘目蛾亚目蚕蛾科家蚕属,人们往往把蚕蛾科以及袋亚目中另外一科——天蚕蛾科中的所有种类都通称为蚕。家蚕并非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成就。在有史之始,当人们发现蚕能结茧、茧可纺丝制衣时,就把原  相似文献   

4.
付健 《早期教育》2006,(6):23-23
我们家没有养过猫狗之类较大的动物(主要是怕传染疾病),但饲养过几次小动物。饲养时间最长的是蚕。5 岁的女儿书琪很喜欢蚕宝宝, 她兴致勃勃地和我一起去摘桑叶,还亲自喂蚕,小心翼翼地给蚕换“床单”。她目睹了蚕宝宝从入眠到蜕皮的变化,了解到蚕从卵到幼虫到结茧变蛹,最后蜕变成蛾子的过程。我还带她到附近的蚕种场去参观,了解养蚕的知识。我们还  相似文献   

5.
镜头一:大班自然角传来小鸟的叫声,吸引了隔壁的托班孩子。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好奇地议论着:“这是小鸟,它爱吃米。”“不对,小鸟爱吃小虫。”“才不是呢!小鸟喜欢吃树叶!”这时,一个孩子自言自语道:“小鸟,你怎么一直叫?是肚子饿了吗?”说完便爬到石凳上,摘下一片花叶, 送到小鸟嘴里……镜头二:托班的艺斌被大班自然角里的蚕宝宝吸引住了。看到蚕宝宝爬过的桑叶上留下一个个洞洞时,他非常惊讶:“这是什么呀?它在干什么?”一个孩子说:“那是小虫吧?”艺斌看看小鸟,又看看蚕宝宝,突然他抓起一只蚕宝宝,小心翼翼地把它送到小鸟嘴边,说:“快吃呀,小鸟!”那只可怜的蚕宝宝被小鸟一啄,就动弹不得了。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做法一:把摘花叶和抓蚕喂鸟的孩子训斥一顿。如: “谁叫你乱摘花叶?”“蚕宝宝被你弄死了,怎么办?”做法二:组织幼儿讨论:“刚才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正一、初见新朋友师:(出示一个篮子神秘地说)同学们,这是老师准备的奖品。这节课中发言大胆的孩子,特别会倾听的孩子,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是什么?暂时保密!(学生跃跃欲试,非常期待)师: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许老师可不是空手来的哦。我给每个同学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就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快拿出来吧。(孩子们纷纷从抽屉里找出装有蚕宝宝的观察盒。孩子们有的很惊讶,很兴奋,还有的躲得远远的)师:它是什么?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蚕宝宝。(课件出示:蚕宝宝图片)师:孩子们,请看——"蚕为天下虫。"(老师边说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蚕的一生”系列主题活动产生于我班幼儿对自然角中蚕卵的兴趣。我们发现饲养蚕的过程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活动从2003年4月8日幼儿带来蚕卵开始 ,到2003年6月5日蚕蛾产卵结束 ,历时共两个月。根据蚕的不同生长阶段 ,我们设计、组织了5个集体活动 ,并在日常观察中 ,针对幼儿随时生成的问题组织集体、小组或个别幼儿观察讨论 ,比较试验 ,包括观察蚕卵 ,认识桑叶 ,蚕宝宝蜕皮 ,蚕宝宝在长大 ,蚕宝宝找桑叶 ,蚕宝宝结茧 ,我会抽蚕丝 ,蚕宝宝变蛾 ,蚕的一生等活动。活动总目标 :1 通过饲养、观察和实验 ,了解蚕一生的主要生长…  相似文献   

8.
打龙山     
大家知道什么是。打龙山。吗?告诉你们吧,“打龙山”就是把稻草先做成草绳,草绳之间又铺上稻草,最后转成一条“草龙”。“龙山”是我们的家乡话,是给蚕宝宝吐丝结茧用的,也就是它们的“卧室”啦。  相似文献   

9.
养蚕宝宝     
春夏之交,正是江南农村养蚕的大好时机。我从乡下弄来了10条像蚂蚁一样的小蚕,让孩子们观察,並告诉他们蚕的来历、习性、用途及喂养方法等,他们都很高兴。从此,每天早晨都有人带桑叶来喂蚕宝宝(这些桑叶是他们要家长从附近农  相似文献   

10.
(一)蚕宝宝昂起头来了今天真是良辰吉日呀!哦?你觉得是才子配佳人的婚礼?那就大错特错了!告诉你,我家的蚕宝宝笨笨就要结茧了!什么?什么?你是说我家怎么会养蚕?告诉你吧,前几天,老妈从同事家带回四只肥蚕,它们那一个个特小号的脑袋吃起桑叶来点头哈腰,有趣极了;两排小脚像吸盘,背上隐隐约约有一条正在呼吸的肠子,肚子里全是蛋白质,难怪看起来像一串串微型香肠呢!那上面密布着的小黑点,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细小装饰?No,我查了一下资料,这是蚕的透气毛孔。今天早上,那个叫笨笨的蚕把头高高地昂起,神气极了!我记得自然课上老师讲过,…  相似文献   

11.
    
一想到蚕,大家就会想起它的可爱和贪吃。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它娇小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勇敢地与命运抗衡的心。我也养了蚕,亲眼见过蚕生长的全过程。当蚕开始结茧时,它会先从嘴里快速地吐出丝。从头部开始,一圈圈地围成一个椭圆形,直到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为止。那几天,蚕宝宝茶不思、饭  相似文献   

12.
师生问答     
哎——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我可爱!真的?!”“什么呀!是说你可怜,没人爱!”“哎,真郁闷!”“帅哥!生气啦!”“别拿我开涮,我知道,你说我是蟋蟀的表哥,对不对?”“真聪明,有前途。”——引领时尚,创出个性的风采,尽在校园talkshow。 (主持人:大头)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延续     
这几天,我们班掀起了养蚕热,我也买回了几条幼蚕。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陆续结茧了。看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我捧着蚕盒,高兴地转起圈来。谁知乐极生悲,一条蚕儿从高空坠地,不偏不倚地落在我脚下,尾部被我踩得血水飞溅。我尖叫一声,痛心地捡起这条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把它重新放回到蚕盒里。  相似文献   

14.
蚕将军比赛     
今年春天,我和小伙伴刘玲都养了一盒蚕。看着那筷子头一样粗的蚕宝宝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顽皮的刘玲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每人选一条蚕,让它们进行吃桑叶比赛。我高兴地答应了,比赛就定于明天上午在我家进行。晚上,我从蚕宝宝中,选出一条身子长,动作快的,给它起名叫长个子将军,放在火柴盒里。第二天上午8点,刘玲来了。她带来了一条背上有几颗大黑点的蚕宝宝,也起了个名字叫黑点将军。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把两位将军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再放上两片一样大小的桑叶,让它们吃。我们围着盒子,朝蚕宝宝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快…  相似文献   

15.
小小设计师     
伴着上课的铃声,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同学们,最近我听说手绢厂急需一批手绢的设计图案,你们敢不敢接受这一设计任务?”“敢!”一年级的孩子真是毫无顾忌,不加思索地大声答道。“那你们可就是小设计师啦。”孩子们高兴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谁来说说,手绢上都应画哪些图案,这些图案都应设计在哪些部位?”这一问学生们哑口无言了。  相似文献   

16.
王小英 《班主任》2007,(8):27-28
【缘由聚焦】五月黄金周后的第一天,婷婷入园时带来了一盒桑葚,神气地告诉我这是从农庄里采摘来的。看着这盒红里透紫的桑葚,孩子们好奇极了:"王老师,这是什么?可以吃吗?"我边告诉孩子这是桑葚,边与大家共同品尝。在分享美味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停地问:"王老师,这是什么树长的果子,这种树是什么样子的?"我耐心地解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并告诉他们桑树的叶子是给蚕宝宝吃的,我们夏天穿的真丝衣服就是用蚕宝宝吐的丝做的。  相似文献   

17.
大好春光,有什么理由不带着孩子们去放风筝呢?当我把这个决定宣布给孩子们的时候,大家顿时乐开了花。我明知故问:“听到这个消息,你们很高兴,是吗?”“很高兴!”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怎样高兴呢?”我继续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我说:“你们愿意让我享受你们的高兴吗?”大家说:“愿意。”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同学给我一张蚕种,让我养蚕,并告诉我蚕最爱吃桑叶。蚕宝宝出生后,我便四处寻找桑树。终于在大院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棵小桑树。这棵桑树只有一米多高,细细的枝头上长着几片嫩嫩的叶子,我高兴得摘了几片,带回家去了。蚕渐渐长大了,一次能吃好多桑叶。一天,我又去采桑叶时,看见另外几个同学正站在桑树前听一位老爷爷语重心长地讲话:“孩子,这棵桑树还小,你们这样摘桑叶,桑树会死的。”我听了后,心中便埋怨起来:“不就是几片桑叶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哼!这老头儿真烦人。要知道,蚕是这学期得…  相似文献   

19.
上科学课时,闻老师说:我们要养蚕宝宝了!我们全班同学都很高兴。我订的是一份彩色的蚕宝宝,因为我看到过白色的蚕,却从来没有看过彩色的蚕。闻老师说:彩色的蚕之所以是彩色的,那是因为它吃了彩色桑叶泥。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上午,孩子们都在活动区玩,见阳阳坐在一边独自发呆,我连忙走过去把他拉到怀里问:“阳阳,你怎么不高兴呢?”阳阳答非所问地说:“老师,我是不是很笨呀?”我连忙说:“阳阳不笨,阳阳可聪明了!”“那你怎么不挑我排节目呢?我多想上台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