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相信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你就会发现学生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 ;如果课堂上你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主动提出问题 ,你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没有比学生太多的高明 .长期以来 ,我在“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虽然多次在学生的问题面前“伤了自尊” ,但从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1  0 0 =?如果有学生问你 :“0的 0次幂等于几 ?”你会怎么答 ?可能你会套用课本答曰 :“没有定义”或“没有意义” .但如果学生追问 :“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答呢 ?这样的事我就遇上了 ,记得我是这样答的 :“你说呢 ?你们…  相似文献   

2.
1、 如果你决定做一件事,即使没有人支持,你也仍然会坚持做下去吗?2、 上课的时候,你突然想去洗手间,但你却强忍着,直到下课吗?3、 在商店里,如果服务员的态度不好,你会向他们的经理投诉4、 别人批评你,你会觉得难以忍受吗?5、 你很少对别人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6、 你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吗?7、 你对自己的外表满意吗?说明:各题答“是”,得1分;答“否”为0分。如果你的分数在15—20分。说明你对自己很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过,你要注意不要过于自傲,在别人面前不妨表现得谦虚一点,这样才会让人喜欢。如果你的分数在10—15分。说明你…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小猫钓鱼》这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认识0,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同时也能体会0在生活中奇特的作用。但我在处理这一部分教材时,觉得仅这样按部就班的讲下来,十分平淡。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0就有一定的理解和体会,所以这节课上起来一定缺乏新意,达不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我另辟蹊径将语文知识与这节课糅合一起,以此来加深学生对0的再认识,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你们知道穷光蛋这个词怎么来的吗?你能猜想一下它与0有什么样的联系吗?结果学生异常积极地指出:0本身像个鸡蛋,并且表示什么都没有,所以人们就…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2016,(Z1):10-11
某创投大佬在大学演讲后,一学生提问:怎么知道我能不能创业?他答曰,如果你问自己能不能创业,那你就不要创业了。真正的创业者都是不创业不行的。我觉得对大佬的话不能理解得太绝对,他说的应该是你提出这个问题的这个时间点上,你就不要创业了。但以后呢?人们往往觉得创业是种天赋,和艺术类似,都是一种神秘的创造力,是无法后天获得的。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注定只能在岸边看创业者弄潮了。  相似文献   

5.
心理测试     
学校生活让你感到多大的压力?你正搭乘BUS上学,这时发生了一件让你觉得不太舒服的事,你觉得会是下列什么事?A. 车厢里的广告有你想看的,可是被人遮住了看不到。B. 旁边的先生正在看报上登的四格漫画,于是你也跟着看,在你还没有看到最后一格时,那位先生就下车了。C. 你觉得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看起来很面熟,但是怎么就想不起来他是谁。D. 车厢里有几个漂亮MM一直朝我这边看过来,还一直在笑,她们是在谈论我吗?我怀着这样的疑问下了车。选A:你所承受的压力算是中下程度。虽然自己心里想着:“真是烦死人了!”但实际上自己才是造成别人压力的…  相似文献   

6.
问:每次大考前都休息不好,甚至失眠,我该不该吃安眠药?答:尽量不吃药。大考前紧张是正常现象,不要有恐慌心理。如果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总是睡不着,那就应该起来散散步、唱唱歌,不要再想学习的事,让大脑充分放松,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另外,平时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也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失眠症状实在太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问:都说6月是黑色的,虽然现在还没到6月,可我还是有“黑色情绪”。我要怎么克服它?万一我落榜了怎么办?答:不要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那样没有意义。不管怎样,尽力就好。只要努力了,自己就会无怨无悔,而那些关…  相似文献   

7.
我们上当了     
面对“已经做过好几遍、讲了好几次、强调了好几回的题,学生怎么又错了”这样的抱怨,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谁的错?当你让学生仔细审题,学生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如果想不通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审题”的复习课,或许会带给你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里车多人多,爸爸、妈妈从我第一天上学就天天接送我。我觉得自己这么大了,应该独立去干事情。我就提出自己上学,可爸爸、妈妈就说:“你会过马路吗?如果遇到坏人怎么办?”我说:“我早就会过马路了,如果遇到坏人,学校早就教过我怎么自我保护。”爸爸妈妈还是犹豫。我说:“那这周日我自己去姥姥家,如果自己能去姥姥家,那就能去学校,因为姥姥家要比学校多一倍的路程。”  相似文献   

9.
<正>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是怎样的?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什么样的挑战或环境会激发出你的创造力?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学会培养创造力的方法了吗?”这样问,是因为有时候人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创造力,会说“我不是艺术家”“我不是音乐家”“我不是诗人、不是小说家”,但我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习惯了“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从备课开始 ,我们就进入了这种状态 :我怎么理解这篇课文 ,我怎么分析这篇课文 ,我怎么讲解这篇课文 ,我怎么设计这篇课文的讲解思路 ,然后怎么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 ,终究是个“我”字当头 ,是以“教师为中心”。接下去讲课 ,自然把这种状态贯穿在整个课堂中 ,逼着学生跟着教师的分析思路走 ,围着教师的“设问游戏”转 ,若哪位学生大胆提出点儿自己的看法 ,不但学生“死定” ,当教师的也会觉得“栽定” ,认为这节课备得不充分 ,讲得不好。这样自然是“教师中心”…  相似文献   

11.
标准答案     
李良旭 《下一代》2014,(6):24-24
正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一个学生答道:"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感到很困惑,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错,怎么打了个叉?于是,他找到了老师。老师听了家长的疑问,笑着将标准答案给他看。他看到,标准答案是:让梨。  相似文献   

12.
有人问我:“如果我不想快乐,如果我想愁眉苦脸,那又怎样?”我说:“那么,你便愁眉苦脸吧——如果这样会令你觉得快乐的话!”当你不小心咬到自己的舌头,你当然不会觉得“痛苦”是一件好事。当你的脚趾长了水泡,你也会有相同的感觉。你甚至会问“我这只痛得要命的脚要来干吗!”但是,如果你完全不会感到痛楚,那又会怎样?你是不是会经常咬到自己的舌头,或洗澡时灼伤屁股?身体的痛楚是一个完善的警报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为加深学生对小珊迪“诚实善良”美好品质的感悟 ,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 :课文已经读过几遍了 ,此时 ,你有哪些问题呢?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还零钱 ,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怎么发展呢?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怎样花那十一个便士呢?(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下面请大家各自选择一个问题 ,通过想像写一个片断。(学生写好片断后指名朗读)生 :小珊迪换回零钱 ,随即往回走。可就在这时 ,一辆马车迎面驶过来 ,只听“啪”的一声 ,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只觉得全身麻木 ,站起来低头一看 ,…  相似文献   

14.
正偶然打开QQ空间,看到了一个学生对我的评价:唉,我怎么就摊上这么个班主任啊——1.遇事慌张,不能静下心来想想对策。2.什么事也愿做做,太爱抛头露面了。3.光知道让学生叫家长:你家女儿在学校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如果老师叫你去学校,你觉得丢人不丢人啊?你不觉得丢人,你女儿还觉得丢人呢,你也不换位想想?4.告诉你,你没有做  相似文献   

15.
走近权利     
最近,我看到某中学一位同学写给《广东第二课堂》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称:他的同学徐某因两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罚扫地,但徐某没有照老师的话去做,结果,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动手推徐某,还踢了他一脚,最后又以“明天你不用来上课”向徐某下了“逐客令”。第二天,徐某真的没回校上课了。老师可以随意体罚、驱逐学生吗?徐某拒绝罚被扫地,不理会老师的教训的做法正确吗?各方声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些中学生、教师及家长。“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权利吗?”初二学生李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对同学的体罚会多一些。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家。老师是家长,对孩子严厉但不乏疼爱。初三学生陈某:以前我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的,反正就是要听老师的话。现在接触的东西多了,才懂得自己也有权利。初三学生王某:从小爸妈就教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我们总觉得老师是对的,所以对罚站、罚扫地、罚抄书这些东西见怪不怪了。“如果你遇到跟徐某一样的情况,会怎么办?会跟老师正面理论吗?”初二学生赵某:我不会。但我也不会把老师‘明天你不用来上课’这句话当真。初二学生王某:我也不会。但我很讨厌和害怕这样的老师。初三学生黎某:如果老师这样...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笑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有一个人去看医生,检查过后,医生告诉他:“你没有什么问题,就是缺乏运动,如果你每天都能跑1000米,坚持跑三个月,情况自然就会好很多,一定就会很有精神了。”三个月之后,医生接到了这个病人的电话。医生问:“怎么样?你每天都跑1000米了吗?”病人说:“是的,每天1000米,连续跑了三个月,从没间断过。”“很好,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精神是不是好多了?”“还可以,只是——我现在已经离家91000米了,我该怎么回家呀?”你觉得这个小故事荒唐吗?只是一个笑话吗?其实,有好多小朋友在作文的时候也是这样,“下笔千言,离题万…  相似文献   

17.
你的怎样知道自己是否负荷太重了呢?请回答下面这些问题,从中你会知道,自己是否劳累过度。对每个问题只需在“从不”、“少”、“屡次”、“总是”中选择一项。评分办法:“从不”———1分;“少”———2分;“屡次”———3分;“总是”———4分。1.老觉得自己有许多事需要别人帮忙?2.如果你不得不等某个人,你是不是急不可耐?3.你的睡眠总觉得不够?4.如果有人打断你说话,你常常发火?5.学习多长时间也不休息放松?6.你总是同时想做好几件事?7.你没有任何娱乐时间?8.如果你不在学习,就觉得没着没落?9.你常觉得吃饭没味道吗?10.你对学习成绩比学…  相似文献   

18.
论自以为是     
我问学生:“‘自以为是’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答:“贬义词。”我又问:“‘自以为非’呢?”未答,犹豫了,笑了。我接着加强疑问口气:“‘自以为非’是褒义的吗?”好像是,却未曾思考过,所以还有点没把握。读书不求甚解,学习不求深究,是一大忌。为禁此一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遇事多问,问得别人不耐烦了也不打止,只要自己耐烦。自以为是不好,那就自以为非吧,可是如果总是自以为非,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呢?前也非,后也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种感觉陪着你,你还怎么往前走?课堂上,老师问学生问题了,如果学生一个个都忐忑不安、自以为非,还有谁…  相似文献   

19.
“妈妈,如果没有我,你们的生活是不是会很轻松,会更幸福?”我小心翼翼地问. “又在瞎说什么,生都生下来了,还能怎样?快做作业去!”妈妈永远都在忙,一忙就让我去做作业.我只好劝慰自己:“你还要怎样,人家把你生下来养这么大就不错了.” 我有个姐姐,我觉得她虽然表面上对我好但不真心,她总告诉我爸爸对她太严厉,对我却很好.可每次爸妈吵架,我都劝不了他们,只有她才能劝好.所以,有段时间我真的很讨厌她用好听的话糊弄我!可她是我亲姐姐呀,我只能开导自己:“就这样吧!虽然这个家有你没你都一样,但你好歹有一个家呢,你知足吧!”  相似文献   

20.
明师     
“大概”二字是你最大的敌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费米教授每一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物理的问题都要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找到答案。费米每次讨论时都问问题,让李政道回答。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一千万绝对温度。费米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费米问:你自己有没有算过?李政道答:没有这个计算比较复杂。费米告诉李政道:作为一个学者,这样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和估计,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