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以社会情感能力视角为基础,借助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探究了社会情感能力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的具体作用,总结小组工作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的服务经验。研究发现,以社会情感能力视角为指导的小组服务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提高了留守儿童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识别和管理,引导留守儿童学会换位思考,提升了留守儿童合作沟通、解决冲突等技能。  相似文献   

2.
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定位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侧重招收农村留守儿童入学,致力于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家庭,努力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办学四年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多而杂,只有尽心尽力做好相关的工作,及时解决疏导,才不会酿成溃堤之祸.笔者现就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留守儿童问题和工作现状,提出几点看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工》2011,(1):33-33
甘肃省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学习成绩不良、监护不力、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启动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100%覆盖行动”:在全省每个乡镇各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为所有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地方高校,应当践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发挥地方高校关爱留守儿童的独特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寻求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和途径,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地方高校关爱体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及社会转型进程中产生的、当前政府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特殊社会问题之一.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评切入,通过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对象"失公",关爱与服务主体"失真",关爱与服务行为"失范"现状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初步构想:一是优化社会环境,形成关爱与服务社会共识;二是创新主体模式,构建关爱与服务网络;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形成高效、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关爱与服务体系"的内核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法律机制、经济机制、行政协调机制引导和促进妇联、共青团、媒体、志愿者、社区、家庭、学校等社会力量,长期、稳定、有效地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中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信息     
《天津教育》2013,(5):22-23
全国近来,教育部、团中央有关部门就贯彻落实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深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题协商。双方研究确定了今后工作重点。一是在摸底结对工作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和团组织共同开展以县为单位的摸底统计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教育部、团中央协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数字科技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与互联网紧密融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式。本研究立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实际状况,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集多主体全员育人、多向度全过程育人和跨时空全方位育人于一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云服务平台,为政府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相关政策、制定科学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对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造成留守儿童游戏缺失的诸多原因,如农活、家务活繁重,性格较孤僻,学习压力大及网络电视普及等。游戏缺失问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性格的培养。为此,笔者借小组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行动为契机,围绕留守儿童游戏缺失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平台,村民家长积极配合等系列性的系统建议,为留守儿童开展相关游戏活动服务,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文章总结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留守年龄、留守时间及留守类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留守儿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的研究及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农村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逆商现状,探讨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策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逆商培养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省外视窗     
《河北教育》2013,(11):9-9
●湖南:建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 近日,湖南省决定,将率先在全国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逐步开展有针对性、覆盖广的关爱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此次数据库采集对象为0到18岁、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半年以上的留守儿童。全省各级妇联和邮政系统将以省妇联2012年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态调查为基础数据进行信息采集、录入整理、数据审核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成为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主要的弱势群体。通过对江西省赣州市G镇G中心小学留守儿童的参与式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学习、生活、心理等诸多困境。应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积极介入,鼓励和帮助留守儿童发现自身优势,提高其抗逆力,与此同时,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支持体系,保证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一个新型群体即留守儿童。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许多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探索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率高达18%至22%,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全国妇联正牵头成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专题组,以建立留守儿童长效工作机制,并对12个省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进行调研。这是9月14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的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会上指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解决农村劳务输出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甘肃省从2009年启动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百分百覆盖行动已经完成。据悉,甘肃省迄今已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037所。据统计,甘肃全省农村留守儿童超过了70万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15,(2):6
河南省漯河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13.5万名,占全市儿童总数的30%,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7.5万多名,分布在全市680所农村中小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分布广、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安全保护疏忽等问题,漯河市出台了《关于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计划用3年时间,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重点,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300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为切入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身体、心理健康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研究体育游戏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倡议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国多代屋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实践范式,在德国被广泛地运用到养老领域中,具体操作模式是在老年人身边的家人不能满足老人各方需求的时候,把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群体聚集在一起,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的新的养老环境,其核心理念是动员社会资源为弱势群体服务,形成整体社会管理。农村留守儿童是固定在农村某一村落的弱势群体,多代屋的功能是让成年人帮助留守儿童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走进农村、服务农村成为当今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这也为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管理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教育问题和人口流动性问题,社会各届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都十分关注。由于很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长期不能回到家乡,导致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笔者主要针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论述,旨在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教育作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关键一环,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当前,随着脱贫攻坚战略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留守儿童服务关爱政策的有效实施,家庭物质保障、社会服务关爱措施逐步加强,而农村学校教育还存在着教育部门主导性不强、学校家庭结合不够、教育关爱不够等问题。要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导,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沟通衔接机制,改善教育环境,齐抓共管,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