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人被自然奴役的阶段,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阶段,人奴役自然的阶段。西方文艺天才观念相应地也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神授天才观、自然天才观和意志天才观。意志天才观最终遇到了自己的内在局限.必然地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发展为线索,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进行生态批评,分析其体现的生态思想。即主要从自然对人的惩罚促使人类的觉醒,于是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且探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发展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再到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这几个阶段,凸现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没有善待自然的恶果.人类在竹出惨重的代价以后开始反思,重新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谢自然、人亵自然、人胁自然、人协自然几种关系.正确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处理得当,有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可以窥探到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全面认识和把握这种必然性和规律性,对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自由具有指导意义。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体现了辩证法的特征与核心。当前,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处于理性认知阶段到双重自由阶段的过渡阶段,其价值目标是人实现"幸福"、自然实现"美丽"。  相似文献   

6.
《绿厦》展现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圣文明、工具文明和生态文明。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包含了作者对绿色文明的期待——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绿厦》展现了在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神圣文明、工具文明和生态文明。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包含了作者对绿色文明的期待——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隋唐以前的历史阶段 ,是我国古代山水审美的重要发展时期 ,其对后世山水审美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从人对自然山水的态度和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着眼 ,兼从哲学思潮的角度 ,分致用、比德、畅神三个阶段 ,来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山水审美作一点尝试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由于人的进化阶段不同,就形成了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观念的不同,从而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动也就不同,而这又直接导出了人与自然能否协凋发展的结果。可以说,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来自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人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正确行动。因此,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过程,是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证。综观人类历史,在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问题上,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人是自然的“奴隶”。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古代,…  相似文献   

10.
以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阶段为参照,人对自然的控制经历了素朴性控制、征服性控制和掠夺性控制三个阶段。如今,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意识形态,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因对自然的控制导致人类的价值缺失和伦理困惑。走出控制自然的价值迷误,坚持尊重自然的伦理原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控制自然的困境中生成的伦理觉醒。要从控制自然转向尊重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合乎伦理的规范之下,从而科学构建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方法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想是近代中国资产阶段思想家关于自然、社会总的观点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并为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服务。进化论思想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促进人民思想解放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核心:一是顺应自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自然界对社会历史的前提性和人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性,以及严守生态文明的原则底线等。二是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论,强调和而不同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三是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强调从人和自然界两个视角评价发展,转换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实现价值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 的规定性。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就 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人的地位、作 用和特征问题,主要涉及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关系 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 及其伦理水平决定的,可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附、顺从自 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改造、利用 自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自 身不断发展,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人类从自然的奴隶向自然的主人转变;第三阶段是刚刚起步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2、人与社会的关系离开个体发展就没有社会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生命个体、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维度解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安全特性。安全首先表现为以人的自然生存为前提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个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安全体现了安全的自然属性;安全表现为以人的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人类自然生存的社会延续,其体现了安全的社会属性;安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这些安全思想实际上为当代人类化解生态危机与生存发展困境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尚未处于技术对自然狂热征服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前瞻性地看到了人类的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解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与人的矛盾,指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解。人本性、辩证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生态思想的显著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基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维视角,从道生万物、自然无为和清静无为三方面内容入手,透视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哲学内涵。人与自然是同根同源、和谐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坚持因顺自然、积极事功的思想和少私寡欲、功约事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迄今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带有思辨色彩的整体有机论到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再到今天提倡的人文主义的和谐自然观。机械自然观主张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过度索取的逐利行为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和谐的自然观以人与自然相互的内生性为认识基础,主张人对自身利益的正确认识,对自然的适度利用与保护。法律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与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晶。根据自然文化特点以及解决限制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自然文化的演进可以划分为石器文化、农耕文化(文明)、工业文化(文明)、数字文化(文明)和生态文化(文明)五个阶段,其中生态文化(文明)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级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形式,都解决了限制人类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人类及其文化向前迈进一大步,揭示了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遵循自然和重塑自然的过程,反映了人类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创新实践融合的变化过程,推动了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人类初始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一体的。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也使人类在生态危机等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当今人类正在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一直是西方教育的理想追求,从其教育目标看,先后经历了灵魂和谐、自然和谐和社会和谐三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的和谐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都因其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不同而各异。无论其和谐教育目标还是课程、教学方法,都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为宗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