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道     
《收藏》2009,(11):2-2
今后,不仅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有明确要求,文物行政部门还将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  相似文献   

2.
潇然 《收藏》2006,(4):153-153
丙戍正月,多年不遇的瑞雪纷纷扬扬,给南国大都会上海带来一派喜庆气氛,56名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和精英人士冒雪走进了他们心目中的文物鉴定“黄埔军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与文物鉴定研究生班(A班)。  相似文献   

3.
刘继涛 《收藏》2007,(3):164-164
我是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离不开专业报刊杂志,更离不了《收藏》的帮助。《收藏》扎根民间,绽放于中国文博期刊的百花园中,是初学者的门径、爱好者的指南、研究者的参考。《收藏》集民间和馆藏文物精华,汇藏各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引领民间文物收藏,开拓文玩博览。《收藏》融艺术鉴赏、文物研究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4.
陈青 《收藏》2001,(5):26-30
杨鲁安在近60年的收藏生涯中深深地感到,搞收藏不懂得鉴定不行。文物鉴定本身是一项专门技能和学问,无论收藏何物,首先必须判别其真伪,考察其年代,地域、用途并估量其价值。这就要求从事文物收藏和鉴定的人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5.
谭白明 《收藏》2009,(12):99-101
随着民间财富的不断积累,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文物收藏兴趣高涨,收藏爱好者逐年增多。而对藏品如何保管、保养,大多数民间收藏爱好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文物收藏环境的营造,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6.
汪平 《收藏界》2010,(12):107-107
安徽省文物总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安徽民间征集到一幅姚鼐书写的行书长言对联,九十年代初被鉴定为真迹,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姚鼐行书长言对联(十二言对联),纸本,纵157.5厘米,横28厘米,钤白文印"姚鼐之印",朱文印"姬传"。现为安徽省文物总店收藏。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体育文物收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门类,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市场发展及活动开展等4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体育文物收藏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体育文物收藏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研究匮乏及市场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文物收藏环境、发展文物收藏市场以及强化文物收藏研究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藏艺阁公告     
《收藏》2006,(10):168-168
《中原奇石》;《瓷器收藏与鉴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玉器收藏与鉴定》;《如玉——爱玉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韩涧明 《收藏》2014,(8):178-181
2014年6月,中国民间文物专家赴美访问,登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堂。这并非一次通常意义的学术交流,而是中国民间收藏力量重新集结后的一次首秀。因此,美国一隅,从出发开始就不是他们的目的地。他们眺望着更为开阔的舞台,并且深知,这场由中国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发动的"新风暴"就此拉开帷幕后,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藏界焦点。那么,中国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究竟意欲何为,又有着怎样的安排,未来将对藏界及艺术品哪些相关领域产生影响呢?  相似文献   

10.
杨敏 《收藏》2007,(8):173-173
北京文珍缘文物鉴定咨询有限公司由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于2004年创办。该公司宗旨是以权威的实力为客户服务。目前,鉴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的迅猛发展,真伪鉴定已成为阻碍艺术品收藏投资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本公司诚聘多位国家权威级的鉴定专家为藏友提供鉴定服务,  相似文献   

11.
何翔 《收藏》2008,(1):54-59
海南海捞瓷指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上的海南西沙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外销陶瓷,它们经海南渔民打捞出水后流散于社会,成为民间陶瓷收藏研究的一个专题。为了与《文物法》限定的出水文物区分,民间收藏界将这部分陶瓷通称为“海捞瓷”,简称“海瓷”。在海南,海瓷已成为民间收藏的一个重要专题,更多的人加入到收藏研究保护之中,倒卖、破坏的行为大大降低。海捞瓷现已成为“海南三宝”之一,成为全社会共同保护研究的重要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吴晓丛 《收藏》2001,(1):17-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推行,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多元化追求,这一切使得民间收藏活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与兴盛。尽管说,民间收藏古已有之,但简单地用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回归”来概括和表述这种文化现象仍不免苍白无力。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日益壮大的文物古玩市场和上千万的收藏大军。这个事实,任何人也无法否认。  相似文献   

13.
廉文煜 《收藏》2001,(2):27-27
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1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从即日起公布实行。法律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经过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为了打击走私贩卖文物,打击盗掘古墓,防止国家文物外流而制定的法律。近20年来,这部法律和刑法一并在保护文物、惩治犯罪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间收藏不断升温,原来制定的法律与现实越来越不相适应。在国家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的今天,迫切需要修改、补充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并为民间收藏立法。  相似文献   

14.
陈青 《收藏》2001,(6):39-42
杨鲁安先生兴趣广泛,在这次访谈中,他讲述了一些关于古代陶器、瓷器和文房四宝等项文物的收藏和鉴定方面的知识。我正听得有味,突然,杨老的话锋一转,又讲到他更加钟爱的几项文物鉴定的话题上。  相似文献   

15.
林少蔚 《收藏》2007,(9):27-27
我国重要文物鉴定活动的权力基本集中在文博部门,文物鉴定的“话语权”是由它们的人员说了算。如果文物鉴定公正,公平,结论准确,就会获得广大收藏者的拥护和尊重,反之,会引起民众反感,严重扰乱国内收藏市场。  相似文献   

16.
安久亮 《收藏》2007,(2):22-23
民间收藏品鉴定的困惑 长期以来,重国家收藏而轻民间收藏。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收藏迅猛发展,然民间收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却没有跟上。现在社会上的鉴定服务机构主要是一些社团、企业和国有博物馆设立的收藏品鉴定机构,也有一些私人办的。其鉴定人员主要是聘请的国有博物馆的专业研究者,也有少数自学成师的收藏者或古玩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令收藏者困惑。  相似文献   

17.
张林泉 《收藏》2001,(1):18-19
2000年8月24日,“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浙江嘉兴,发生了一起“合理不合法”的出士文物“捐赠”事件:27岁的青年农民俞星伟为支持筹建新的嘉兴博物馆,将自己多年收藏的496件史前文物“慷慨捐赠”。当地媒体称其为“民间收藏家”,并以《精心收藏慷慨捐赠》为题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与民间的赞扬相反,审慎的文保部门却“依法”纠正,明确表示:俞星伟此举不属于“捐献”,而应视为“主动上缴”。争议由此引发。除了当地市级、省级媒体,  相似文献   

18.
刘存忠 《收藏界》2011,(6):76-77
几年前,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与文物鉴定"研究生班学习时,一位来自福建的同学,知道我集币多年,有一定的经验,曾委托我帮他集找历代福建铸行的古泉名品,想捐给博物馆。这位同学在事业上已有建树,在文物收藏方面也想为福建做点事。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1,(2):157-157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由安徽新闻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于2010年3月26日创刊,至今已出版10期。杂志以辨真识伪、科技鉴定、弘扬国粹、引导投资为宗旨,以科学、权威、学术、深度为编辑方针,以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以“文物科技”为特色.  相似文献   

20.
熊宜敬 《收藏》2009,(8):118-120
“中华文物学会”是台湾第一个成立的开放性艺术文物收藏组织,不但见证了自1949年后台湾筚路蓝缕的经济发展进程,也体现了台湾创造“经济奇迹”后社会对艺术文化的重视,从而引领了台湾艺术文物收藏的热络风气及台湾艺术文物市场的蓬勃;台湾的艺术文物收藏基础及强度,也因此在全球艺术文物市场上动见观瞻。这30年来的进程,“中华文物学会”确实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