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独有的汉字书法艺术,造就了碑帖收藏长达千年的历史。在北宋、清康乾、晚清至民国初的三次全国性收藏热中,碑帖一直名列前茅,文人雅士对之追逐不舍。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寂的收藏市场,碑帖虽名列其中,并几次显露峥嵘,但总体来说是温而不火,走势平淡。  相似文献   

2.
陈根远 《收藏》2006,(9):94-95
如果你问熟悉收藏史的专家:古代什么藏品最受社会推崇?他很可能告诉你是碑帖。在古代,一个文人字写得很差,一般来讲,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而欲写好书法,必先购买碑帖以为临池范本。进而,对各种碑帖书法优劣的品评、书艺源流的钩沉、版本时代的鉴别,就自然成为文人间津津乐道的话题和风雅与学问的重要标志,因而碑帖善本往往要比书画的价格高。  相似文献   

3.
孔网小编 《收藏》2011,(12):86-89
孟宪钧,曾任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编辑,擅长古籍、碑帖鉴定。师从李学勤、裘锡圭、王世民、孟世凯诸先生学习古文献、古文字之学;师从启功、史树青、王靖究、孟宪章诸先生学习文物及碑帖版本鉴定。发表有《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等文章。近日,数位网友对他进行了网络采访。  相似文献   

4.
仲威 《收藏》2012,(7):108-117
端方是清末最重要的金石碑帖鉴藏家,字午桥,号陶斋。上海图书馆藏有大量端方旧藏碑帖善本,今从中精选五种介绍给读者。它们分别是:《衡方碑》《崔敬邕墓志》《常丑奴墓志》《郁孤台法帖》《凤墅帖》.  相似文献   

5.
正2019中国嘉德秋拍将推出重要藏品—启功先生旧藏金石碑帖及法书影本672种(图1),上自先秦金石,下迄近代碑刻,是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这批金石碑帖、法书影本是先生书学思想的来源,是成就先生的基石,是一部详尽的中国书法史,有着极其重要非凡的意义。这些藏品,在启功先生生前授课录像当中多有出现;先生所著《论书绝句百首》《古代字体论稿》等著作中所用碑帖之插图多出于此;先生撰写论文、题跋之内容皆从中而得。  相似文献   

6.
林华 《收藏》2014,(10):111-113
2013年12月21日,上海藏家刘益谦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购得的苏轼《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馆专家鉴定为伪作。这一新闻也让碑帖拓片收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碑帖拓片俗称"黑老虎",一股是指金石文物用墨(或别的颜色)拓印在纸上,揭取后不经装裱的片子。装裱过的,称为拓本。拓片是保存文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仲威 《收藏》2012,(13):108-117
端方是清末最重要的金古碑帖鉴藏家,字午桥,号陶斋。上海图书馆藏有大量端方旧藏碑帖善本,今从中精选五种介绍给读者。它们分别是:《衡方碑》《崔敬邕墓志》《常丑奴墓志》《郁孤台法贴》《凤墅贴》,其中《郁孤台法贴》《凤墅贴》均属海内孤本,《崔敬邕墓志》《常丑奴墓志》为传世稀见本,以上四种均列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8.
林华 《收藏》2014,(19):111-113
2013年12月21日,上海藏家刘益谦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购得的苏轼《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馆专家鉴定为伪作。这一新闻也让碑帖拓片收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碑帖拓片俗称“黑老虎”,一股是指金石文物用墨(或别的颜色)拓印在纸上,揭取后不经装裱的片子。装裱过的,称为拓本。拓片是保存文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现已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9,(5)
继去年秋拍成功推出"大石斋藏品"专场后,今春工美拍卖又得到了唐云先生家属的鼎力支持,再次以大石斋旧藏呈现给新老藏家。本次推出的大石斋藏品,主要以书画、古籍碑帖和紫砂文玩为主。这些拍品,显示了唐云先生宽阔的收藏视野,使  相似文献   

10.
李毅民 《收藏》2010,(9):106-110
专项藏书也是韦力的研究重点,其藏分为活字本、批校本、佛经、中外印刷交替史、碑帖、印谱、乾嘉学派名著七大系列。谈到这些专项收藏话题,他滔滔不绝,心化境生。  相似文献   

11.
徐信平 《收藏界》2011,(8):136-137
边的朋友说起宋文京先生,大都知道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实际上,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只是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家乡不兴报考美术学院,才去上了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他除了潜心临摹古今法书碑帖、醉心金石篆刻、饱读中外文学名著之外,还一直没断过丹青绘事。  相似文献   

12.
段志凌 《收藏》2007,(11):100-102
在影印技术出现之前,碑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重视的多是书者、撰者、集刻者以及刻立年代、版本等,而较少关注最终将墨迹或拓本摹勒并上石或锓木的镌刻者。  相似文献   

13.
宗鸣安 《收藏》2009,(10):164-165
2008年11月,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国宝春秋》丛书,其中的《碑帖篇》为罗宏才先生所著。罗宏才,陕西人,现任西安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等职,有着数十年的文物工作经验和数十年公私文物调查的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4.
欧阳长桥 《收藏》2012,(21):104-107
传世李叔同(弘一)书法以其出家后所作为大宗,有关其早年书法轨迹的史料十分缺乏。而西安所见清拓《宋璟碑》"李成蹊"题签已然成为我们可以依据的重要史料。作为迄今所见清末民初碑派书法健将李叔同唯一题署的碑帖,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王乃栋 《收藏》2007,(3):78-81
书圣王羲之传世书法在形式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代的临摹复制品,白绝黑字,一类是历代翻刻的碑帖拓本,黑底白字。前者如传世极有名的《丧乱帖》《神龙兰亭》等传世墨迹,  相似文献   

16.
回想起来,从念初中开始迷上碑帖,到后来收藏古籍善本,这些年在我爱好藏书的过程中,受到了古今很多藏书家的影响与启发。远有清代的黄丕烈、许梿;近现代就更多了,周叔强先生、傅增湘先生、黄裳先生等等,都是我满心敬佩的藏书家。当中与黄裳先生还曾有过一面之缘,有幸拜访过他。  相似文献   

17.
汪运渠 《收藏》2011,(4):62-67
长安访古首碑林,翰墨家风四世存。 时尚空传新魏体,先生金石重周秦。 这首诗是前陕西书协主席刘自椟评价前辈段绍嘉的七言绝句。段绍嘉(1899~1981年),名泮森,字绍嘉,以字行,出生于累世经营碑石、碑帖的商贾之家。  相似文献   

18.
宗鸣安 《收藏》2009,(11):95-96
四川阆(lang)中市收藏协会副会长杨平波先生与我通话中曾谈到阆中有不少收藏爱好者,而且有许多我喜欢的碑帖与文字著作,这无疑是最能鼓励我出行的理由。己丑年初春,我自成都携二同好前往访古。  相似文献   

19.
陈根远 《收藏》2010,(4):61-61
早年编写《中国碑帖真伪鉴别》,见到一幅战国铜鼎全形拓本资料,在这个立体拓战国铜鼎上吴滔补绘了三簇水仙,仙子凌波,高洁蓬勃,与庄重古穆的大鼎相得益彰,给人以时光交错、古今辉映的感觉。水仙乃吴滔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所绘,是年,吴滔已垂垂老矣,但其水墨丹青依然笔力道健、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店自1996年正式举办书刊资料拍卖会以来,到今年已经历了十个年头。由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的“2006年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又要同您见面了,此次春拍共有拍卖品500余件,其中包括古籍善本、名人信札、公文档案、舆图资料、碑帖画谱、旧书期刊、名人墨迹等,是拍卖公司历次大拍中拍品最多最全的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