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两种“歇后”现象追本溯源地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对《金瓶梅》中的“藏词”现象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可供《金瓶梅》研究者及汉语词汇史、修辞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旧五代史》的新词新义比较丰富,是研究唐末五代语言很好的断代语料,体现出汉语词汇发展的新面貌。文章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选取若干词语,探讨该书在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价值。这些词汇或词义的抉发,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词典的编纂修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许多词语的用例可以从释放和书证上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可见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不仅要重视言古籍,也要关注白话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从词汇构成的角度考释了《宋书》中的复音虚词30个,指出复音虚词是《宋书》词汇研究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列子》为魏晋时伪书已成公论,前辈学者多有论述,书中丰富的新词新义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却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对《列子》中的词汇现象作一番阐述,或有补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以墓志文献为主要研究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汉魏以来墓志词汇进行了研读,发现部分墓志词汇研究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例证之不足,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从一个侧面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从《西游记》中杂了数十条用例来弥补《汉语大词典》一些书证较晚的不足,以促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代墓志是辞书编纂和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选取其中若干词语进行诠释,以供《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颜氏家训〉词汇研究》的出版对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有重要意义。该书把《颜氏家训》的词汇进行了共时和历时的比较,探讨了南北朝后期词汇的地域差异以及词汇的历时演变,这些探讨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颜氏家训》词汇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了补证,以期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修订。  相似文献   

11.
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是《金瓶梅》研究史上的三大谜案,迄无定论,有研究者认为这类考证研究已无意义可言。而实际上任何一种学术的探讨都不可能仅是一个纯学术的问题,它必定有其深广的社会历史文化成因。对《金瓶梅》作者、成书年代的考证是为了认识作者,建构发生的语境,起到知人论世之功效;而版本的探究则是为了保证阐释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对《金瓶梅》斯芬克斯之谜破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破除阐释过程中的主观性,联系作者与当时历史环境,客观阐释作品,达到阐发作者与作品本意的目的,这是中国千年阐释传统的现代延续。  相似文献   

12.
《齐民要术》与汉语词汇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时期,汉语发展由文言系统向白话系统转向,并且产生了一些新兴的语法现象和大量的新词新义,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农书《齐民要术》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含有大量的中古汉语材料,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许多的用例,和《汉语大词典》进行比较,可为该书提供上百条更早的书证。  相似文献   

13.
墓志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文章考释了魏晋南北朝墓志中未被《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收载的十五条词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释了汉魏六朝碑刻中的词语七则,纠正了语文辞书释义方面的错误,补充了语文辞书词目的缺漏,对汉语词汇史研究、辞书编纂以及石刻文献的正确识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史记>、<汉书>中"金(黄金)"有关数量之具体用例,两书所引谚语押韵情况及漉传中的变化做出考察,指出王念孙<读书杂志>所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之"斤"字为妄加之说失之偏颇,阐明谚语流传中呈现的形式变化宜具体待,不该一以绳之.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为了自身的传播,写进了忠义思想及招安、投降的内容。明朝末年金圣叹删去《水浒传》投降打方腊的故事,用评点的方式对其忠义思想进行改造,宋江成了假忠义而真造反的革命英雄。因此“金本”《水浒传》盛行300余年。写了投降打方腊的《水浒传》几近绝迹300余年。1949年以后,金圣叹被骂作是“封建反动文人”而遭批判,“金本”《水浒传》停止出版,而将几近绝迹达300余年的《水浒传》“挖掘”出来,大量出版发行。一生喜爱“金本”《水浒传》的毛泽东,晚年读了这种《水浒传》后批评它是“反面教材”;1998年中央电视台以这种《水浒传》为底本拍摄电视剧,宋江成了令人憎恶的人物;新编的《中国文学史》“补写”了这种《水浒传》几近空白300余年的“文学史”。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至今仍无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东晋汉译佛经《摩诃僧祗律》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俗语或口语的词语,可以补正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是一篇历代作家通论,他对先秦到魏晋的近百位作家进行了评论,集中体现了刘勰的作者批评观,也是中国古代作者批评观的代表作。在《才略》篇中,刘勰用了三种作者批评研究法:一、作者比较批评法;二、结合作家和作品来分析的作家批评法,三结合作者与时代的关系来分析的作者批评法。  相似文献   

19.
一百年来,中国幼儿师范历经初创、实验探索,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在新的世纪,中国幼儿师范教育仍然保持以定向性为主的体制和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同时,其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相似文献   

20.
辞书漏收“多”、“怕”、“撺”义项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所收词"多"、"怕"、"撺"的义项多有遗漏,仅就宋、金、元、明、清戏曲作品中取例加以补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