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闻实践》2013,(2):2
《上虞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8日停刊,1993年8月8日复刊。现为对开大报,每周出版七期52版。2004年1月1日起,《上虞日报》成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子报。2009年8月28日,成立上虞新闻网。2010年12月,创刊《新商都周刊》和《教育周刊》。2012年8月28日,《上虞手机报》试运行,同月《上虞一周》期刊出炉。  相似文献   

2.
李宝群 《新闻知识》2004,(11):62-63
渭南日报是中共渭南市委的机关报。她创刊于1949年冬,开始时出版《渭南通讯》,1951年2月正式出版《渭南报》,1952年11月报社撤销,报纸停刊。1962年元月,《渭南报》第一次复刊。1963年3月,省委决定撤销关中三个地区性报纸,《渭南报》再次停刊。1984年10月,经中省主管部门批准,渭南日报正式复刊。从复刊到现在,渭南日报走过了二十个春秋。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日报     
《中国地市报人》2014,(7):F0003-F0003
7月23日,是《黔东南日报》复刊30周年。《黔东南日报》是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机关报,创刊于1959年2月1日,1960年9月29日因故停刊。1984年7月23日,《黔东南日报》正式复刊。  相似文献   

4.
《新闻爱好者》2012,(17):1+94
作为中共新乡市委机关报,《新乡日报》创刊于1956年,1961年停刊,1982年以《新乡晚报》的报名复刊,1993年恢复原报名《新乡日报》。2004年11月8日,其子报《平原晚报》创刊。2012年8月16日,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报纸从最初的四开四版小报,已发展到今天的对开八版大报,每周出版6期48版。  相似文献   

5.
四川《宜宾日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日,1971年停刊,1988年7月1日复刊。复刊以来的32年,是记录宜宾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31年,是见证宜宾云卷云舒、气壮山河的32年。回顾宜宾日报社的演变历程,作为中共宜宾市委机关报,《宜宾日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日,前身为《宜宾农民报》。  相似文献   

6.
韶关日报社     
《中国地市报人》2009,(1):F0003-F0003
《韶关日报》是中共韶关市委机关报,其前身是《北江日报》,创刊干1949年10月25日,后来随着韶关行政区域的变更,几次易名,多次停刊、复刊,直至1983年地市合并,1984年元旦,《韶关日报》作为中共韶关市委机关报正式复刊。  相似文献   

7.
张年忠 《新闻实践》2004,(10):39-40
《义乌日报》于1992年1月1日正式复刊,2003年12月底停刊。《小商品世界报》创刊于1993年7月,2000年7月底前属浙江义乌市商城集团主办,面向全国发行,2000年8月1日起划转义乌日报社主管主办。在2003年下半年中央统一部署的报刊整治中,经批准,《义乌日报》与《小商品世界报》合并办报,报名为《小商品世界报》。  相似文献   

8.
《鹤壁报》复刊于1984年8月1日(原为《鹤壁日报》,创刊于1958年8月1日,1961年1月31日停刊),系中共鹤壁市委机关报.复刊时为周二刊,1989年4月1日改为周三刊,1994年10月1日改为周四刊.  相似文献   

9.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具有光辉的党媒历史。其前身是诞生于1948年4月9日的河南省首家中共地方党委机关报——《新洛阳报》。此后,因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洛阳日报》曾历经三次停刊、三次复刊。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再次恢复出版。  相似文献   

10.
《江山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1日停刊,1980年6月1日复刊,是全国最早复刊的县市级党报之一。1996年9月16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江山日报》,并在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出版。 江山报发展为江山日报,经受了40多个春秋风雨洗礼,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而又充满生机的历程。她诞生于五十年代,成长于八十年代。复刊以来,在市(县)委的领导下,报社的几代报人,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为促进江山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闽南日报》是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机关报。是一家刚复刊一年的四开报纸。《闽南日报》的前身是《漳州报》。在“十年动乱”中,漳州报社的新闻队伍全被冲散,各种设备也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漳州被列为开放城市之后,当地各界人士纷纷要求再办一张地方党报。在福建省委的关怀支持下和漳州市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经过十个月的筹备和两个月的试刊,于1986年1月1日正式出版《闽南日报》。  相似文献   

12.
1940年1月,晋西北行署(后改为晋绥行署)成立以后,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出版《抗战日报》和《晋西大众报》。同年9月18日、10月26日两报先后创刊。《晋西大众报》为四开二版,报名由晋绥边区抗日领袖续范亭将军题写。1945年6月5日改名《晋绥大众报》,同时改出四开四版。从1947年5月20日起,因编辑人员参加土地改革,报纸暂时停刊。1948年10月25日复刊,1949年7月24日终刊,共出版445期。曾经出周刊、五日刊、三日刊、间日刊。最高发行量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13.
一《救亡日报》是抗战期间有着广泛影响的一份重要报纸,创刊于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上海十一月十二日沦为“孤岛”,十一月二十二日停刊。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在广州复刊,十月二十一日广州沦陷后又停刊。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辗转到桂林复刊,一直坚持到皖南事变后,于一九四一年三月一日被国民党政府封禁。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出版,十月二十四日又被国民党政府禁止发行。《救亡日报》在它生存的二年多时间里,办办停停,数度起落,这种艰难多磨的遭遇,在中国现代报刊史上,算得上是少有的了。  相似文献   

14.
《中美日报》创刊于1938年11月1日,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停刊。为时三年余,为“孤岛”时期国民党上海大型日报中历时较久,规模较大的一家报纸。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8月27日在沪复刊,时间不长,于1946年4月终刊。打着“洋旗”出版《中美日报》创办人吴任沧,由骆美中、杨勋民负责筹备。吴为CC系,其兄吴泽沧为陈果夫亲信。吴任沧早年出  相似文献   

15.
《商洛日报》是中共商洛市委机关报。是一张以全市各级党政干部、职工和城乡群众为主要读者群的地方综合性的主流媒体。1959年3月2日,正式创刊出版。“文革”期间停刊。1990年1月正式复刊。1997 年1月增至周五刊,2001年1月起改为对开四版。2006 年1月起改为周六刊,出版彩报。  相似文献   

16.
山东广播电视报于1954年3月4日正式出版,是全国同类报纸中创办最早的一家。最初为《广播节目介绍》,4开2版。1967年1月3日停刊。1979年8月4日复刊,定名为《山东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市报人》2005,(5):F003-F003
《江门日报》是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机关报。1986年8月5日正式创刊十多年来,江门日报社在侨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12月1日,《江门日报》改为四开日报1993年1月1日,正式出版对开四版大报日报1997年9月1日起扩为对开八版日报、2002年10月18日,扩为对开十二版日报:2003年9月1日,  相似文献   

18.
刘怡 《中国档案》2012,(8):72-73
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在上海公开出版。这份报纸于1925年6月4日创刊,由瞿秋白任主编。6月27日被反动派查封停刊,共出版24期。《热血日报》虽然存在的时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年筹备,《瞭望》英文版于1985年10月14日和12月9日出了两期正式试刊。因是试刊,我们仅分送国内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以及少数外国人士征求意见。使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外国友人对这本中国英文新闻周刊普遍感到兴趣。第一期试刊出版后,美国、加拿大、苏联驻华使馆立即上门索取试刊本,并表示要订阅英文版《瞭望》。联合国主管新闻的副秘书长明石康提出联合国要订阅英文版《瞭望》。在此之前,联合国还从未提出过订阅中国出版的刊物。美国大使馆来电话说,使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10,(7):I0001-I0001
《金华日报》1949年12月1日创刊.1982年7月1日正式复刊。拥有四报一网(《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浙中新报》、《兰江导报》和《金华新闻网》),四报期发数33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