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正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学科,列人教育计划作为高中年级的必修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开始建立从人的思维到机器思维的转换,通过这种转换性思维,培养探索计算机世界的兴趣,以及通过计算机研究自己喜爱的学科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5.
菅亚坤 《考试周刊》2013,(88):127-127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即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门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信息理论学习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解决司题能力的学科.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中生,信息课程不在高考之列,自然就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推动力”.许多学生只要能够玩玩游戏、上网聊天就行,没有足够的兴趣、精力和时间再去钻研深化.再说学生缺乏应有的动手操作机会,时间久了那肯定会逐步忘记.而高中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高中必修课和若干选修课程体系之一,与其它学科相比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它重在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要放在让学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目标上,要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新学科、新气象、新特色.“任务驱动法”研究教学的出发点是,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实现方式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提高理论联系于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不断追求创新,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步伐,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杨华 《考试周刊》2010,(26):168-169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为了更好地做到这点,首先谈谈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科特点,关注教学"生活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以及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做到: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东玲 《考试周刊》2011,(58):161-162
当今时代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一下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进 《教学随笔》2008,(3):23-2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