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说和戏剧是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小说和戏剧的阅读占学生阅读内容的大部分。但普通的阅读达不到“把握作品情节,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教学目标。这里的“鉴赏”是较高级的语文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将文学鉴赏与阅读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因为文学鉴赏虽然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但仅仅一般地阅读文学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读者的感知、想像、理解等诸多功能充分调动起来,处于无障碍状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和愉悦,这种阅读才能被称为文学鉴赏。为了在小说、戏剧鉴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家庭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在内容上应该以文学读物为核心,兼顾其他类型,尽量做到综合全面。在难易程度的确定方面,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也要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情况。"经验加科学"应该是小学低年级家庭语文阅读材料选择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童话如何教出特色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二十七篇童话,较集中地编排在一至四册里面。童话教学要教出特色,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一、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也就是“童化”,是儿童化了的“话”。其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青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奇丽多彩。这一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特别是童话把自然常识,认识规律,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小学学制为六年,学龄为五至十一岁,前二年为准备阅读阶段,后四年才是正式小学教育。准备阶段的教学,“开放”色彩很浓,教室里有放大的课本(四开本)和通常课本,课本中有漫画、连环画,有看图识字,形式多样,很有吸引力。孩子自己挑选读物,在地毯上可以坐着看,爬着看,可以一个人看,也可以几个人凑在一起看,很自由,教师在孩子之间进行指导,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启发引导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读物联系起来,使他们逐步学会讨论一些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能认识一定量的词,并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文学中,童话是最为常见的文学形式。儿童文学语言具有独特性,对语言进行了特殊的运用,童话也不例外,本文将这种被特殊运用的语言称为"儿化语言"。通过建立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语料库,以《舒克贝塔历险记》为例,对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总结出郑渊洁童话"儿化语言"的特色,"儿化语言"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与汉语教学中的"分级读物"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一) 我以为,文学阅读是小学阶段儿童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 阅读课程的领域多维而丰富,就作品言,既有文学也有文章.但是,任何领域针对特定人群,都有轻重主次的层级之分.就儿童言,文学作品居于阅读圈的核心层. 文学与童年几乎构成同义语,儿童其实生活在自己构想的童话世界,而并非生活在现实世界,朱自强先生干脆宣称“儿童期是文学期”. 还在襁褓之中,节奏鲜明、音韵协调的童谣就搭乘母亲慈爱的眼神、温柔的拍抚、悦耳的嗓音飞入摇篮梦境.童谣让孩子快乐、放松、安全.这便是个体最初的文学启蒙.再长大,故事与童话成了童年的最佳伴侣.有哪个孩子不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欢呼雀跃,不为阿凡提的智慧勇气拍掌叫好,不为神笔马良加油鼓劲,不为皮诺曹的鼻子喜忧参半?儿童就是这样“真实地想象”着.  相似文献   

7.
儿童世界具有天真,稚气、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童话便是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去构思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利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去激发孩子认识世界,去树立是非观念。通过正确童话引导,能让学生通过自觉地阅读去明白一些道理,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与启迪。并且将童话教学融入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喜爱,使得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通过童话的形式和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来展开一个浅要的分析,以使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实际能力的重要窗口,因而中学语文教学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大纲》指出,初中阶段,能“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高中阶段“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认为,“联读”“诵读”“导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早期阅读是帮助儿童去认识多彩世界、熟悉各种环境、学习与人交往、发展丰富语言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过程。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人手,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  相似文献   

10.
高雅玮 《考试周刊》2012,(94):15-16
安徒生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闻名世界,被世人称为“世界童话之王”.还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等。其创作的童话被称为“安徒生童话”,它们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散发着熠熠光辉照耀着每个孩子的纯真心灵。文章着重从真、善、美三个方面系统体现和阐述儿童文学翻译有别于其他文体翻译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贾龙弟 《小学语文》2014,(12):33-36
一、童话感来自童话的阅读姿态 1.文学感:童话首先是文学。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首先是文学。阅读童话的姿态首先应该是文学阅读的姿态。一篇童话的魅力,在于能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童趣富于幻想的诗意世界,发现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美感,这些审美经验不是靠抽象概括指认就能获得的,而只能是读者体会出来的,也就是说学生进行的是审美阅读,是审美阅读的姿态,即文学的阅读姿态。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它用想像、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聚积起来,汇聚成另一个奇幻世界。它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受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相似文献   

13.
教苑新语     
《内蒙古教育》2010,(8):13-13
儿童除了应该阅读童话童诗、儿童小说、动画动漫等儿童文学作品外,还应该阅读适合儿童的“教育读物”。因为教育读物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我,还是儿童聆听心灵导师讲述心路历程、启迪学习智慧的一个特殊课堂。  相似文献   

14.
亲子阅读,即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也包括家长指导孩子阅读。亲子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智力。孩子从小就接触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好书,能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并进而使他们从对书的兴趣激发起学习文字的渴望,这对孩子后续学习是很有益处的。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渴望认识世界,想知道“这是什么”和“为什么”。图书为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阅读(包括听讲)文学作品时,会产生精神活动,我们把这种精神活动叫做文学鉴赏。具体地说,文学鉴赏是指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被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对形象进行感受、想象、体验和品味,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文学鉴赏是整个文学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语文教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对于文学鉴赏的理论探讨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仅就文学鉴赏中的情(情感)理(认识)统一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都要经过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理性认…  相似文献   

16.
“具体化”是接受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中“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之处”,通过积极想像填充完成的活动。“具体化”概念体现了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接受主体,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存在价值,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都依赖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性阅读。同时,因读者的个人背景不同,文本的“具体化”因人而异,“具体化”也就期待着读者加强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阅读能力,以达到文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阐释“文学阅读”旨在指导学生通过作品中的常识、文学联系和自我想象,实现对于学生自身语文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找到一个符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表达方式,最终拥有个人文学阅读表达经验;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特点,评估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特点,提高艺术品位;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跟随阅读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建立对于自己更加适合的表达方式,并且最终模仿创造自己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一) 小语课本中编选了二十六、七篇童话,又较集中地编排在一至四册量面,五册之后只有三、四篇。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那么,童话教学如何体现文有特色,教亦有特色呢?只有认识童话教材的特点,明确童话教学的一般任务和重点任务,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教出特色来。 (二)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和少年。童话也就是“童化”,是凡童化了的“话”.童话当然有自己的若干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童话把自然常识、认识规律、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的要求是:“初中阶段,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语文的能力。能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正确领会语句的含义,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熟读背诵现代文和文言文中的一些篇或段。”“会使用常用的字典和词典。”“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20.
表演游戏以虚构的童话或故事作为表演内容来源,是幼儿表演表现对故事或童话的认识,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表演。尝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指导下,将表演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重新享受表演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