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33):60-61
"数学阅读能力"是初中生在中学学习数学知识、解题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阅读方略:"三阅"+"三读"+"三数",以及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果。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提出优化、高效的解读"数学阅读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做中学”对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于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发.高职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想"从做中学"过程中培养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在高职教育中要注意做到:加强校企联合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培养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主动学习能力;改进教育内客、教育模式、评价标准,营造创新氛围以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兆峰 《辅导员》2013,(4):68-68
<正>"做中学"这个课程是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而引进推广到中国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验证知识的教育模式.而是着重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能够引起儿童主动关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科学教育方式。但"做中学"的学习环境是极具动态的(如做实验、小组汇报、自由发问等),而学生往往在动态学习中表现兴奋.过度好动.容易造成课堂混乱,不听使唤.还有许多突发事件……如果老师不能有效控制课堂.就会让"做中学"的课堂匆匆走过场.流于形式.失去了"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如何培养学生在动态课堂中有效学习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做中学"这个课程是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而引进推广到中国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验证知识的教育模式.而是着重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能够引起儿童主动关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科学教育方式。但"做中学"的学习环境是极具动态的(如做实验、小组汇报、自由发问等),而学生往往在动态学习中表现兴奋.过度好动.容易造成课堂混乱,不听使唤.还有许多突发事件……如果老师不能有效控制课堂.就会让"做中学"的课堂匆匆走过场.流于形式.失去了"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如何培养学生在动态课堂中有效学习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5.
杨玫 《考试周刊》2014,(42):89-89
教育内容应实现智慧、能力、知识、价值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注重传授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责任能力和合作能力。活动课程和学习课程有机统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能力。要特别注意强调学生的学术学科兴趣的培养,数学作为典型学术学科之一,"做中学"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思想。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理解"情境"和"整合"及"做中学"情境的整合教学,阐发了采用"做中学"情境进行整合的教学价值、开展"做中学"情境整合需要的教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模式改革是一种必然。本文从提升教师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技能等方面探讨了"做中学、做中教",并阐述了"做中学、做中教"分类,旨在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途径 教师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科技活动或者综合实践话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式各样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同时需要老师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来届大学生在"做中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所有的教师能做到韦钰院士所倡导的"做中学",那么我们的学生所具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等著名的教育理论,主张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陶先生的理论在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仍然被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9.
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劳动技术教育拥有特殊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实践性、操作性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学校比较看重的就是"做中学",通过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实践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化学生的劳动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拥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德。从设置劳动技术教育实践课程、布置趣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展现出"做中学"理念在校园劳技教育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2,(11):80-80
●潘新和:先做"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学家"一个学者型教师,要对学科教育史有基本的了解和研究,要先做学科"教育史家",再做"教育学家",这是无可逾越的铁律。否则,一定只能成为空头"教育学家"、伪"教育专家"。(《福建教育》2012年4期)●李晓风:历史学科教育首先应当是公民教育中学历史学科首先应当是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学生对人和社会的领悟,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精髓在于:有效地促进儿童主动探索,亲自验证自己想法的学习行动,从而获得意外的惊喜和成功的快乐。也就是说,关键是培养儿童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如果儿童有了无穷无尽的探究兴趣和态度,知识点的形成那是无边无垠的。"做中学"的特质。笔者去法国考察过,知道"做中学"是法国教育的一个品牌。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学实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在这方面也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影响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完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利用生活元素.课堂教学从学习知识技能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活教育情境,引导其在"做"中学,在"做"中提升,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拓展训练是一种"做中学"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对传统学生素质教育的反思、探索和发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意味着教育更新和重建,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状况,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教育和活的教育,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组织教学,提倡"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理论的倾向,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做、实践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学院在CDIO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将CDIO教学模式即"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引入到编译原理课程建设中来。采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几方面进行改革,改变学生对"编译原理"课程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对编译原理中的抽象理论更易于理解,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专业PCS-CDIO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物流管理专业结合自身特点,提出PCS-CDIO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公司环境下,采取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方式,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为物流公司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系统论观点作为指导,针对当前农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探讨如何将系统论应用于农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创业技能"过程为主体框架,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系统统一,促进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有序培养。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办学的根本,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离开业务精、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职业院校要实施"项目化"教学、要推行"做中学"改革、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都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家陶行知早年提出"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职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用人需求的提升,使得中职教学方式和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此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应用到实践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并探讨"做中学,学中做"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创客教育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之一,具有促进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潜在可能性。文章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创客运动"的发展过程,对创新能力和智力发展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的特征,探讨了基础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创客教育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和科学素养采用不同策略,从"玩"中学、"做"中学到基于真实情境的"干"中学可能是其分阶段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