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情境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特殊载体。以《恶心》为代表的"情境剧"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形象表达,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萨特存在主义文体的哲学含蕴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奥特加是西方技术哲学经典时期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 ,也是谈论技术问题的第一位职业哲学家。他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出发 ,对技术作出了比较全面的哲学沉思。他首先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技术的语义进行了剥离还原 ,然后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技术的本质作了形上论证 ,对技术与人性的关系作出了哲学分析 ,并在哲学人类学的背景下对技术的历史演化提出了三阶段论。  相似文献   

3.
萨特哲学主要包括早年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本体论和晚年的历史哲学——实践总体论,二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萨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逻辑分析方法是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一种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没有的 ,所以这种方法的引进必然会在中国现代哲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使中国现代哲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使中国现代哲学发展出了分析哲学的传统。2 0世纪 2 0年代是分析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阶段 ,罗素的来华讲学及张申府对罗素哲学方法的介绍 ,在当时的中国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 30年代则出现了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的哲学思想体系 ,冯友兰的《新理学》,金岳霖的《论道》、《知识论》,张岱年的《知实论》、《事理论》等 ,都是运用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存在先于本质",以及"选择是自由的"三方面。本文简要分析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小说家、存在主义作家阿尔伯特·加缪并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作家,但他在存在主义方面的影响以及把存在主义哲学引入文学写作领域方面的贡献是无可厚非的。本文对其作品《客人》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12,(17):59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中国五千年盛衰治乱之理的;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几乎所有的当代政治哲学研究者——不论是赞成罗尔斯还是反对罗尔斯——都以他为坐标展开各自的理论建设.而罗尔斯将正义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在他所建构的正义理论中,平等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这就使得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平等”的话题逐渐成为一种热点和难点.英国伦理学家,政治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提出了一种探讨平等主义的不同的视角.因之概括出了对于三种不同平等主义的区分,为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研究提出了一个较新的途径和视角.  相似文献   

9.
郑雨 《科学学研究》2005,23(Z1):6-10
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基于哲学视角的有G.多西根据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理论提出的技术范式论,本文提出了可以应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纲领方法论》中的硬核与保护带理论,分析技术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实质上是技术硬核和技术保护带耦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2,(23):82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  相似文献   

11.
突现论的类型及其理论诉求 --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的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杂性科学、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使"突现"成为当代复杂性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英国突现主义学派曾在哲学层面上,勾画了一个关于突现理念与问题的全景.而现代各种突现论则从不同进路,对突现的特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和刻画,表现出不同的理论诉求.我们将目前的主要突现理论分为三类系统层级突现论、系统进化突现论、复杂系统突现论.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其前期哲学的代表作。在这本著作中,他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将世界划分为可说的事实世界与不可说的超验世界,从而使分析哲学以一种科学化的形态呈现出来。这种划分的方式具有深刻的科学主义印记。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评析和回顾。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逻辑起点决定了研究方向和内容。对现象学技术哲学来说,不同的逻辑起点意味着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不同路径。美国现代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以技术人工物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现代技术所呈现的世界图景,最终形成装置范式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并以装置范式论闻名于技术哲学界。对这一纲领逻辑起点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装置范式论思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像尼采和卡夫卡这样思想高远、审美意识超前的人,一时是很难找到同调者的,孤独成了他们的命运。 卡夫卡与尼采的关系不是偶然的。现代主义文学一个鲜明特征是哲学强有力地打入了文学。在诸多的现代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可以说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从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这些代表人物,他们每个人都兼有作家的特色。卡夫卡对存在主义情  相似文献   

15.
信息哲学论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哲学家们最近开始关注信息界和信息社会中所产生的一些新问题 ,因而导致了一个新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出现 ,这就是信息哲学 (PhilosophyofInformation ,PI)。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一新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 ,包括信息哲学的概念、产生过程和科学目标 ,认为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1 信息哲学的概念要对信息哲学下一个精确的概念 ,我们首先可以将它与哲学的其他一些特定分支进行一番比较 ,如数学哲学或逻辑哲学等。这些古老的哲学课题虽然并没有自己的突出特点 ,但却在思想史的晚期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袁方兴 《知识窗》2010,(3X):66-68
约翰·福尔斯对存在主义哲学情有独钟,并在创作中深受其影响。在他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福尔斯通过塑造萨拉这一形象,为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解读。本文对萨拉形象中所体现出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这一形象的解读提供一种途径,并得以考察福尔斯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之间的合作时常被推崇为一种突破而不是惯例。科学史学家有时把他们自己局限于严格叙述性地积累过去科学的详尽史料,而在逻辑实证论影响下的科学哲学家们,则时常鼓吹一种与价值无关、与历史无关的科学模式:所谓“无关”,确实是除了逻辑工具和语义学之外,几乎与一切东西无关。近年来,这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发现日益增多的哲学家在考察各门科学中的历史案例,以便揭示科学推理的结构,并按照在历史过程中实际呈现的那样来理解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8.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及其《技术哲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的《技术哲学》一书,详尽地论析了技术的本质及其与工具、程序、方法的关系,讨论了技术概念的广义化和广义技术的基本类型问题,阐释了技术与科学、发明与发现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所引起的社会性和道德性问题、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等。三木清主张对技术做出整体性的规定,将技术定义为人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发明的新的行为形式。三木清涉足技术哲学领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青年时代留学欧洲,主要居留国恰是作为技术哲学策源地的德国,二是他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学术界关于技术本质的大讨论。三木清的学术探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技术哲学是一个疆界开阔的研究领域,技术哲学研究者应广泛地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城市科学、工程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9.
浅谈流体力学教学的哲学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力学的课堂教学往往容易枯燥乏味.如何给流体力学课堂更新一个面容,使之变得亲切起来?本文认为,可以在流体力学的教学中,增加其哲学意味,以适时地向学生传达人生哲理,开启他们的心智.讨论了在流体力学等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注入哲学的思想,才有助于我们的学生树立科学理念,培养科学精神.并针对流体力学教师如何进行哲学教学,提出了一点建议.如此,学问依然是学问,面目已经和蔼可亲多了,这是莫大的功德.  相似文献   

20.
认知逻辑与认识论之间存在着联系的桥梁。认识论问题包括知识的不同定义、知识的基本形式特征、外在论与内在论之间的争论以及他们共同对抗怀疑论的责难。辛迪卡的著作《知识与信念》表明认知逻辑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认识论问题。哲学家们对待精细复杂问题的开放态度能够引导逻辑学走出定理证明的局限,而哲学家们也可以从逻辑中获益,因为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