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名诗《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名句,并成了著名的成语“青梅竹马”的出处。对诗中的“床”字,人们似乎已司空见惯,以为就是寝室中平时供人睡觉的床,一般并不深究。而“床”的另一解为: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愚以为认真思考起来,本诗中的“床”,它亦并非是指一般人家寝室内的床,而是指古金陵城内长干居民区中水井的井栏,即井上所设之木架,用以安放提水的桔槔(即吊杆)。  相似文献   

2.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学者中有四种解释:一曰卧具;一曰坐具;一曰坐卧具;一曰井上围栏。笔者通过对“床”这个概念在古代所表示的不同事物比较及对全诗意境的分析,认定“床”当为卧具。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刍议《静夜思》中的“床”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为诗的前两句 ,其中“床”的意思 ,人教版参考书解释为“睡床” ,因而把这两句诗理解为 :诗人看着床前银白色的月光 ,感觉好似地上的霜。对把“床”解释为“睡床” ,我以为不妥。查《辞海》“床”有三种解释 :(1)供人睡卧的用具 ,如床铺、床位 ;(2)安置器物的架子 ,如笔床、琴床 ;(3)井上围栏 ,如古乐府《淮南王篇》 :后园凿井银作床 ,金瓶素绠汲寒浆。联系诗意分析 ,我认为“床”应理解为“井上围栏”即“井栏”。其理由有二 :1…  相似文献   

4.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一向是作“睡床”解的,2008年初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另辟蹊径地提出,此”床”乃是“胡床”,即“马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新说成为热门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最近西南大学文学院的胥洪泉教授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针对马说的不足之处展开批评。胥文说,把《静夜思》中的“床”解释为”睡床”,并不是说作者就一定睡在床上,难道说到“床”,就一定是睡在床上吗?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始,对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字究竟为何物的讨论中,出现一种新见解:井栏说,也有人认为是辘轳架。前者的立论依据是辞书对床的义释,后者是取《名义考》的说法。其实这两种说法在诗中都找不到任何依据。辞书和《名义考》的训释也是不对的。井栏一词首先是晋人司马彪把"井幹"误解为"井栏",接着唐人颜师古又把"井幹"附会为"银床",《名义考》则认为"井幹"应是辘轳架,最后《康熙字典》又把"银床"简化为"床",于是银床、井床、井幹、井栏就变成一物四名的同义词,进而为床本义添加一个新义。其实银床(即井床)与井幹、井栏所指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井幹是立木交架构成的架子,用来支撑汲水的工具;栏是遮蔽物,是由立木排列构成的栅栏,用以防人防畜的;井床则是井口依托物,是建井口形成的井台和井圈,用以固定井口和防污水污物进入的。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1,(3):48-4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人借寂静的月夜表达了思乡之情。可是诗歌中的“床”宁,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论:躺在床上怎么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  相似文献   

7.
傅业 《惠州学院学报》2002,22(5):112-112
在《儿童看图读古诗》中 ,李白的《静夜思》诗配的图画是 :一位青年男子披衣坐在床上 ,凝望着窗外 ,明月如镜。图下写着这么一段文字说明 :“这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游子思乡名诗。静静的夜晚 ,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清白 ,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 ,仰头看看明月 ,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对这一解释 ,我产生了怀疑。思乡的人一定要坐在床上或者躺在床上吗 ?他不可以在室外、在河边、在山岗上望着明月思乡吗 ?哦 ,不可以 ,有个“床”字在限制着他 !“床”是什么 ?床是供人睡卧的家具 ,这是一岁小孩就知道的定义。它既可以让人…  相似文献   

8.
夏亚救援站     
《学生电脑》2007,(1):18-19
《武林外传》医生怎么加点? 《武林外传》中30级医生怎么加点?加血技能加哪一个好? 夏亚:“加血术”要加满,“治疗术”,加到5级就够用了。群攻技能“炸裂弹”建议加满。如果以后没人组队做任务,医生想拖怪的话只有靠这个了。  相似文献   

9.
黑妹历险记     
李雨珊 《小学生》2006,(9):23-23
第三章 王子的秘密 这王子把黑妹带进屋里,黑妹到了屋里惊呆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用金子做的,床底下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看到小狗,黑妹心里起了疑问:“咦?这狗狗不会就是老头儿的吧?难道王子就是妖怪吗?”想着想着黑妹忍不住问王子道:“请问,这小狗叫什么名字?这么可爱,能送给我吗?”  相似文献   

10.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人借寂静的月夜表达了思乡之情。可是诗歌中的“床’’字,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论:躺在床上怎么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  相似文献   

11.
“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你会几岁教你的孩子背《论语》?”这是于丹现在不断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人想象于丹在家一定是跟老公吟诗作画,女儿坐在床上晃着小脑袋背《论语》。于丹听后大惊,直接用“可怕”来形容这样的场景。她说:“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相似文献   

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烩炙人口的小诗《静夜思》。历来,诗中的“床”字皆释为睡觉之床。然而,我总觉得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在古汉语中,“床”字一般有以下四种用法:一、卧具(即睡觉之床)。如《诗经》“载寝之床”。二、坐具。如杜甫诗“乘月坐胡床”。三、井栏。如古乐府“后园凿井银作床”。四、器物的架。如笔床、琴床等。我们若把  相似文献   

13.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不是“春天”,而是指一种酒名;“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睡床”,而是指“井口的围栏”;“何似在人间”中的“何似”不能解为“怎么比得上”,而应解作“哪儿象”。  相似文献   

14.
《隆中对》开篇就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一句怎样解释才算正确,一直争论不体。问题有三:一、“为”字如何解释?意思是“写作”还是“吟喟”?抑或兼而有之?二、《梁父吟》指的是哪一首诗?它是否真的就是诸葛亮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明年高三     
“大懒虫,起床!整天像吐丝一样躺在床上……”老妈又开始吼,“起来做早饭!”哇噻,星期天都不让睡懒觉,还得自己做早饭!边下床边想昨晚少儿频道播放的《火影忍者》蛮好看,今天继续?  相似文献   

16.
“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程艳萍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拍手唱完了儿歌之后,便亲切地问道。顿时,学生们兴趣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昨晚梦见自己到了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很多小蝴蝶,我和蝴蝶做了好朋友,嘻嘻。”“我梦见我们班得了文明班级,我高兴得从床上滚下来了。”“我梦见我坐上了宇宙飞船,飞到了太空,和外星小朋友一起捉迷藏。”……这是教育部课改专家在我市长江小学看到的一节一年级语文课《小鱼的梦》的课堂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7.
《关睢》二章:“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管锥编》卷一考论:《传》、《笺》以“服”与“悠”皆释为“思”,不胜堆床骈拇矣!“悠”作长、远解,亦无不可。何夜之长?其人则远!正复顺理成章。《太平乐府》卷一乔梦符《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下旬足以笺“辗转反侧”也(页66)。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第12页图8—14,Cu与AgNO3溶液反应.从图中可以看到:浸在溶液中下部分的固体,呈银白色,而上部分固体表面呈黑色.笔者曾做过多次试验,均出现此现象.众所周知,银的颜色呈银白色,若置换出来的是纯银,应该始终观察到的是银白色的附着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黑银”现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2.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巽:伏。床:先秦时席地而坐,床是一种用于倚凭的家具,不是后代用于睡觉的床。史巫:祝史和巫觋(《楚语》女曰巫,男曰觋)都是古代从事迷信活动的有知识的人。纷若:纷乱的样子。“纷”训“变”《说文》“变,更也。”  相似文献   

20.
《学子》2004,(11):44-44
绵绵的秋雨下个没完没了,正在写作《儒林外史》的清代杰出文学家吴敬梓(清小说家,1701—1754)已两天没吃饭了,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气。破草屋到处漏水,一滴、两滴……床前地上湿漉漉的。吴敬梓向妻子说:“您给我笔,我的书还没写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