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小语教坛上,一些老一辈特级教师以他们严谨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时俱进的人生追求,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爱戴和尊重。他们中有的已年逾花甲,却依然活跃在三尺讲台。在今天的新课程理念之下,他们的许多思想、经验依然鲜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同时,他们的事业更需后继有人,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活动———新老教师同上一篇文,新老教师互动评课。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交流、沟通,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以期留给老师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李超 《中小学电教》2012,(7):149-14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新主流。回忆过去,我们的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手段陈旧,一本教科书加一只粉笔,呆板地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那些学生,也不得不在老师的强迫下去学习,何谈自主,更何谈乐学。如今的教师就有所不同了,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他们...  相似文献   

3.
刘廷杰 《双语学习》2007,(6M):67-67
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发展新课程,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8月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参与、帮助、引导、促进”,成为课程的“研究、开发、决策”;必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学会运用多媒体,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学相长。我作为学校教研组长。有责任和义务搞好教研工作。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日子,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审视。  相似文献   

6.
房守忠 《考试周刊》2010,(53):199-200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进行实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机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是实验探究、课外调查、阅读教材、看电影或录像、游戏、制作模型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非常注重这一教学理念,而且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应该符合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感到心情愉快,这样才能活跃学生思维,才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即让他们进行"愉快学习".  相似文献   

7.
徐小江 《考试周刊》2011,(18):172-173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真正掌握新课程、新教材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正成为广大教师最重要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新理念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近几年来,我们的教师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学习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新课程理念水平、文化业务知识水平和驾驭新课堂的能力,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认真研究新课程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课题,使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深入实施。那么,在新理念下,数学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体现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物理新课程推广和使用,对于我们这些学着“旧教材”长大,教着“新教材”成熟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物理教师能“走进新课程”吗?我们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吗?能进一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吗?物理新课程呼唤“新”教师,教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程全面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大兴教学改革之路,但是相当多的教师只局限于形式,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没有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教学理念依然陈旧,教学思想仍然落后,教学效果欠佳,教学质量不高.近年来,笔者在自身、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体现开放,感觉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炼和有效,在此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一、教师自身的开放教师的开放包括教师能力素质的提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强调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更为重要的原因,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广泛的知识信息,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各种新问题的正确  相似文献   

12.
吴建  侯理乐 《辽宁教育》2004,(7):102-103
走进新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信息、观念都相对滞后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思想,领会了新的教学标准,用上了优秀的新教材;而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困惑和束手无策。但是我们已别无选择地要面对新课改,于是教师们边探索、边思考;边前进、边反思。课改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教活、学活生活的数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才能解除我们心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福建省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在高一年段全面开展,面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广大高中生物教师都必须重新审视这场变革,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虚心学习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尽管受高考价值观、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但我们必须大胆改变,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出一条体现新课程理念又立足在自己学校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初中生物教师比我们走的更早、更远,因为新课程实验在初中已经实施了三年,目前已进入深化、提升阶段。而高中的教学是以初中教学为基础,是初中教学的提高与发展,怎样做好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除了向初中教师学习取经外,我们自己也应认真研究。下面是笔者研究的一点心得,还望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如何在全新理念指导下有效地从事新课程的教学活动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刊刊发的论文“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实践及启示。旨在引起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一些讨论与思考.新课程可能最关键的是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挖掘出来,通过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因此,要特别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以免出现新课程形式上热热闹闹,而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的局面.为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深刻反思教学,使教学权与学习权很好整合,产生双赢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希望的新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确定的。强调新课程改革要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理念。彻底改变“权威式”的教学,尽快更新观念和转变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友式”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要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  相似文献   

16.
崔鹏程 《考试周刊》2014,(55):43-43
初中语文教师只有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服务。教师的自我学习不仅包括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还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学习。教师只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思考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掌握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让我们不由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总是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这一期起,本刊将新辟《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专栏,以反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在哪里?这是本栏目所要探讨的全新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到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空喊“新”的华章;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创新生成点。比如,教学内容的最“新”整合、教学目标的最“新”生成、教学过程的最“新”优化、教学评价的最“新”呈现,等等。总之,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在常态背景下的最“新”反映。本期首推《人生寓言》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诠释“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实践,恐怕最能与一线的教师贴近。这是一种走进新课程的新的策略。教师通过自我的教学设计、自身的教学实践、自己的教学反思,达成与新的教学理念的融合。“应该怎样教、不应该怎样教、还应该怎样教”,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思考。本栏目就是提供这样思考的平台。《人生寓言》的教者和评者,都是宜昌市的年轻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案例,是否真正张扬了教学的个性,还请读者评议;同时,也欢迎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来,交往互动,以达成对新课程理念的共识。史绍典  相似文献   

19.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关键。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策略有学习新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榜样、创设交流和研讨机会,实践———反思———实践,通过评价引导教师走向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马锟 《考试周刊》2013,(41):123-124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的一门艺术。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更是教学"活力"的源泉和效果的关键所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构建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思想,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