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先秦到清末,古代河北文学走过了一条曲折、漫长的发展道路.单纯从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而言,唐及唐前河北文学的辉煌成就不用说是黄河文化孕育的结果.宋以后河北文学的发展,除去其各自的时代与社会因素外,从总体上来看它们共同面对着的是三大文化转型,这就是,黄河文化的衰落与长江文化的崛起;传统的燕赵文化向近世的京畿文化转型;唐宋文化的转型.在此三大文化转型的作用下,宋及宋以后河北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展示出更加丰厚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
书院是古代教育的重要机构,河北的书院也与全国一样,发端于唐末五代,至清代达到高潮。晚清以后,书院教育制度日趋僵化、衰败。在西方社会的影响下,出于适应教育改革、培养近代新式人才的需要,书院改制成为趋势。河北书院在维新运动的冲击下,在清末"新政"时期纷纷依照"新学制"规定改为学堂,大体完成了旧有教育资源的近代转换,为河北现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归功利: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之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界定审美文化的功利性,成为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传统美学的功利观,更多关注的是美和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其审美文化的内涵相对而言是狭窄的。而当代审美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融合,大大扩展了审美文化的内涵,其生活化、实用化、技术化、商品化及其与大众生命活动的同一性特征,宣示了审美文化向现实社会生活的功利性回归。这种回归,是美学的进步而不是退步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对外开放以交通路线为其神经网络系统,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两个因素使唐的对外交通路线产生了由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格局变迁,对外开放格局也因此产生了前后期的变化。唐前期海陆两途都畅通,以西北陆路为主,经济、文化发展主要在北方;后期陆路交通被阻断,变为以海路交通为主。这种变迁给唐代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生产资金,使经济发展的重心移到了江南,获得经济刺激动力的南方在唐后期形成了江南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5.
有唐一代,前后期各道水利工程修建数目差距之大的无过于河北道,其前期一百多年里兴修水利多达54处(1),而后期的一百五十多年里只有仅仅的五六处。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永济渠的兴衰密切相关;唐前期为了保障永济渠的畅通,兴修了大量的防护性水利工程,如堤、堰、泄河等。而后期随着永济渠的衰废,不仅大量的防护性的水利工程不再修建,而且由于永济渠转化为灌溉型的水渠,又减少了灌溉河渠的兴修,这是导致河北道水利建设衰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回纥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与唐来往密切。在唐与回纥的交往活动中,其与唐和亲达八次之多,为唐与少数民族交往之最,是唐与回纥政治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笔。通过分析八次和亲,从中了解有唐一代和回纥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相似文献   

7.
唐代设节度使职,实乃军国要政之创举。节度使的设置及其权势的发展演变,与唐王朝的治乱兴衰有着重要关系,且以唐后期尤甚。唐后期中央制衡地方的主要特征是"以乱治乱",这决定了节度使职存在的必要性;而地方节度使自身对其藩镇政治、经济的治理和改良则昭示其存在的重要性。由此看来,唐后期节度使在削弱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在客观上维持着摇摇欲坠的王朝。  相似文献   

8.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修订本教材作了较大的改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清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是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又要揭示北宋这一方针对于日后庞大官僚机器的出现和军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所起的消极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一内容作些分析.一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在唐末统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藩镇,分裂割据局面更加严重.朱温降唐以后做了唐的节度使,盘踞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势力逐渐强  相似文献   

9.
初唐文化"兼容并包""体系规范""靠近大众"的文化特征,造就了初唐整个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我国历代各行业人士实现人生梦想的主要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也理应成为目前我国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在厘清概念、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校园初唐文化氛围、注重教学场域初唐文化自信的建构、推动初唐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实际运用等路径,为培养我国未来"大国工匠"的文化自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镇兵为乱、杀逐节度使是唐代后期藩镇中不断重复的现象.但与多数兵乱不同的是,在河北俗尚气侠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唐代河北三镇兵乱不仅没有成为三镇社会稳定的破坏因素,反而使三镇形成了较为清明的节度使政治及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在这种形势下,三镇经济虽然处于河北经济发展衰退阶段,但仍保持了相对发达的特点.这就为三镇割据的长期存在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三镇兵乱也由此成为河北三镇长期割据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悲歌慷慨"为典型特色的"燕赵文化精神"古河北地区地域文化传统,是由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位于"燕南赵北"之地的保定地区,是"燕赵文化精神"产生和发展的中心区域。保定唐代诗人群体以"慷慨豪迈"为核心的创作特质,从慷慨赴国、好气任侠、坚忍不屈等三方面具体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北省的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文化体制、文化市场运行机制以及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了繁荣、壮大文化产业,河北省应该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省财政应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继续支持已经改制转企的文化单位。在文化市场领域,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应该更加合理地结合起来。在经营理念与经营策略上应该有意识地走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燕赵风骨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燕赵地理环境是从西北部高原到东南部平原的有序排列,这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古燕赵的社会结构是游牧人和农耕人的对峙与交融,因而历代多征战。燕赵区域文化形成于战国末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燕赵文化潜意识即燕赵风骨,其特征是勇武任侠,慷慨悲歌。战国以降,燕赵风骨发展的因素有二:战争和移民。二者强化着燕赵的胡风,也强化着燕赵的勇武。元明以降,京都文化的强辐射,增强着燕赵文化的庙堂性、包容性和典雅性,燕赵文化得以提高和升华,古老的燕赵风骨却受到蚀损,发生着变异。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制瓷业发展迅速,北方地区制瓷业发展较快的除河南北部、河北南部等地外,山东地区的制瓷业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其生产的瓷器,作为商品,已具有内外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燕赵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这种文化以好气任侠、慷慨悲歌的主曲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燕赵人。燕文化是一种苦寒文化,有一种坚韧的追求;赵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高扬着进取的旗帜。二者虽有不同,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燕赵文化的迁延发展,如今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风采。特别是在今天燕赵大地上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河北人民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解析燕赵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但在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与京、津及其他文化强省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迅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推动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产业竞争意识淡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企业实力不强,品牌形象宣传欠缺,文化消费需求不足。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应从强化产业竞争意识、培育文化产业人才、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增强:文化企业实力、激发文化消费需求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山戎是一支先秦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的重要部族,在历史文献中屡次出现.历史上许多学者都从文献角度对山戎的称谓、地望、族属、分布及源流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成果异常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燕山山麓及河北北部地区发现了众多山戎考古文化,考古工作者以及地方史学者在山戎文化研究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许多山戎文化面貌被揭示出来.文章主要从山戎的称谓,分布的地理环境、山戎的源流和考古学文化三个层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盛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此时文化发展更显开放多元、繁荣兴盛以及新颖别致的独特品质.研究和借鉴盛唐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挖掘蕴藏在盛唐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及其独特品质,对于我们今天建设西安国际文化大都市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侠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沿着自身的轨迹前进着,豪侠的范围不断扩大,包含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至唐传奇,侠客们在民间异常活跃,他们居于闾巷之间、江湖之中,仍然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知恩图报、乐于助人,但更倾向于浪迹江湖、侠隐山林,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唐“法”是一种特指,它是唐代人追求和树立书法艺术法度,并通过法度反映书法艺术规律,形成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规范,寻求文化传播等规则的过程与结果。并且随着发展,逐渐成为后人的一种普遍认同。南北书风的合流促使了唐法的确立,初唐、盛唐与晚唐书法在表现上各有不同,这一过程中,唐代的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为书法的尚法提供了条件。楷书和草书体现着唐代的书法规则,也是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更是直接受到同时代书法理论的滋养与促进。唐人尚法书风的形成,不仅提高了书法的社会地位,而且使书法成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成为一种文化的认识方式而作用于其它艺术,还为后人提供了长久学习、遵循与仿效的范本。现代中国书坛仍然需要唐人崇尚书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