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然”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后缀,起源于古代汉语。《金瓶梅词话》的“然”尾词反映了明代中叶该类词的全貌:涵盖词类——形容词、副词、连词;根词种类——形容词、副词,还有名词、代词和动词,副词有普通副词、时间副词、肯定副词和否定副词等;口语词渐多。在汉语语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为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文言文备考中必须把握又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七种。  相似文献   

4.
副词相对于动词,形容词具有语法和语义上的从属性,按照副词的形式定义,并主要结合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语用中副词以外其他词类成员进入副词位置和某些词词单位离开副词位置前移的现象,分别可以从词类交叉理论和词类过渡理论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叠音词即较为突出的一例。叠音词有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有的属于构词叠音,有的属于句法重叠,有的甚至是特定语言环境下(如民歌中)的偶发现象。本文以词类为经,格式为纬,对上述叠音现象的句法、语义及修辞特点作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英译汉中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副词、名词与形容词的互相转译,以及名词译成副词、形容词译成动词、副词译成动词、介词译成动词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英译汉中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副词、名词与形容词的互相转译.以及名词译成副词、形容词译成动词、副词译成动词、介词译成动词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实践中 ,词类转换必不可少 ,它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动词与名词之间的相互转换 ,因为这两种词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最常用。其次有形容词与名词、动词与形容词、动词与介词、名词与副词之间的转换。不论词类如何转换 ,其最终目的是使译文通顺流畅 ,既符合汉英两种语言习惯 ,又保留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9.
汉语里究竟哪些词是副词,哪些词不是,历来争论不休。近年来出版的语法教材、语法著作尽管说法不一,但都认为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可是,在对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认识一致的前提下,各家所确定的副词范围却有分歧。分歧的原因何在呢? 我以为,不能把“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的原则贯彻于划分词类的始终,是副词范围分歧的第一个原因。比如,有人把“单独、暂时、刚才、相互”等看作副词。诚然,它们是经常修饰动词、形容词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英汉翻译中词类转译的问题:一、名词与动词的相互转译。二、形容词与副词的相互转译。三、名词、动词与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译。四、动词与介词的转译。通过例句,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形式加以对比,进一步认识它们的不同特点,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词类转译”这一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12.
【技法指津】一、怎样辨析易混淆的几种词类在汉语词类中,有几种词极易混淆,像动词与介词、副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1.动词与介词动词是实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发展变化等;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是虚词。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的动词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相似文献   

14.
何谓词类活用?它主要有几种情况? 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的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问题。词类活用现象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所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名词的用如动词与用作状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杜蕾 《成才之路》2009,(35):62-63
一、词类 ①名词n.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China、boy、the Great Wall。②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所指的人或者事:a、an、the。③代词pron.用来代替名词,形容词和数词:he、she、we、us、this、that、it。④形容词adj.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食物的特征:big、small、old。⑤副词adv.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early,only,quite。  相似文献   

16.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淘汰了大部分词形变化,使得现代英语各词类之间没有显著的形态区别,从而使饲性的转换发展广泛。如名词可用作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可用作名词;动词可转换成名词,名词和形容词也转可换成动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其它语言中是很少见的。象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词性是不可用直接转换的方法来变换的。英语中这种词性转换现象又尤以科技英语为突出。一、科技英语中的词性转换(一)名同用作形容词只要语意通顺,在科技英语中任何一个名词都可修饰另一个名词作定语,起着形容词的作用。交口:messagesorce消息源bulbangl…  相似文献   

17.
方式词是只能作状语修饰一部分动词的词。方式词的范围一直有分歧,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基本廓清了方式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等词类的关系;另外,也对具有文言色彩,出现条件多有限制的词、对三音节"形名"组合的合成词、对同一个词兼跨几类词的现象的词进行了区分和辨别,最后得到一个方式词词表。  相似文献   

18.
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充当句子的成分较多,一般无需转换词类,而英语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类,充当句子的成分较少,尤其对在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没有固定的格式,在充当不同成分的词时要进行词类转换,对此如何灵活运用,中把一些英语词性适当调整;1.英中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2.英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副词等等,由此,做到在忠实原义的前提下,使译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其读感到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9.
词类转译是英汉翻译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翻译技巧.英语中常需进行转译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代词.本文就这些词类在翻译中的转译技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三、词类的转换一个词由于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由甲词类变为乙词类叫做词类的转换。如英语名词beauty,作定语时变为形容词 beautiful,作状语时变为副词 bearltifully,作谓语时变为动词 beautify。有没有词类转换的现象,是汉英词类又一个重要的区别。英语一个词类能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多,不同的句子成分需要用不同的词类,这就是词类转换的必要性。如作谓语要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