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教育》2005,(2):i001-i001
年龄不一样,孩子们能够做的事情也有很大不同,在正确的时间让他们做合适的事情,既不会因为指责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不会因为过度帮助而影响他们独立自主的发展。那么,什么年龄的孩子可以做什么?依据是什么呢?以下介绍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面对的问题中,有两个最困难的问题:天是什么?人是什么?或者说,宇宙是什么?我们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之中,人是什么的问题又更为困难.对于宇宙起源于何时,人起源于何时,我们大体清楚了;对于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已有了一些猜测,并接近于破解,然而,对于人是怎样起源的,我们的意识是怎样起源的,就连猜测也还没有,还只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3.
陶伟华 《辽宁教育》2012,(20):20-21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这一世纪之问,是中国教育之痛,亦是国之殇。中国学子恐怕是世界上学得最苦最累的一群人,但是社会责任感、生存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却普遍薄弱。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培养杰出人才之路呢?关键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所实行的教育模式忽视和严重缺  相似文献   

4.
<正>师:大家好。通过前两节课,我发现我们班是思维特别活跃的班级,也是知识比较丰富的班级。同时我也发现了我们班的一些秘密,比如班级里有"朗读担当",有"苏轼代言人"。(学生大笑)这节课已经是第三节语文课了,大家累了吗?生:累。师:这节课我们相对轻松一点,以最舒适的姿态来上这节课,从阅读的最初感受来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我们读过很多诗歌,大家感觉什么是诗?诗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坚韧不拔的人能够获得成功,秘诀是什么呢?那些艰难的日子,为什么他们能挺过来,而其他人却被挫败?为什么他们会成功,而其他人却要接受失败?为什么他们可以一飞冲天,而其他人却身陷泥沼?  相似文献   

6.
记者问一些日本人,他们对中国什么最满意,他们都称赞中国每年一度的高考,说那是中国竞争意识最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郭静 《青年教师》2004,(11):17-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  相似文献   

8.
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 要好的人。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 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 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 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 悦耳的音乐,就像死水一潭。友情无处不在,她伴随 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度一生。  相似文献   

9.
当你用眼睛欣赏美丽春天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些人在用心灵描绘一个更美的春天;当你在林中快乐地散步并随意捡些树叶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些人在用轮椅赛跑,用脚趾画画;当你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纵情欢唱的时候,可知道一个人昂扬的斗志就是一首最雄壮动听的歌;当你有梦想去追求的时候,他们的梦想也早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便是特教大学生。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想关注这样一个群体。6200万,这也许是几个国家人口的总和,但在中国,它仅仅只是残疾人数的总和。中国平均每20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这里关注的,只是残疾人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残疾大学生们。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或是专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教育学院里。在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校园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特教大学生们匆匆来去,或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或打着手势。阳光沐浴在他们脸上,自信平和的微笑美丽了冬天的校园。我们很多人可能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如何?学习如何?毕业后的求职又会怎样?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在他们如花的笑容下,是否藏着一颗孤独、敏感而自尊的心?除了他们之外,全国6200万残疾人群体中,又有多少人能幸运地踏进象牙塔学习深造呢?我国的特殊教育状况又如何呢?让我们带着疑问和渴望走近他们,走进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04,(5B):6-6
如果现在让教师据实回答:一天下来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恐怕十有八九都会说:累,太累!其实校长又何尝不是如此,累是学校中人共同的感觉。为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能不能让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同时成为解放学校、解放教师的过程呢?今年第1期《教育参考》发表了金沙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星星孩子?哦,他们是一群患了自闭症的孩子,好像是被隔在了遥远而冰冷的星球上的人,对流泪是什么、爱是什么、疼痛是什么、拥抱是什么、亲人是什么,一概没有知觉。如果要去爱他  相似文献   

12.
正几天前,一位已当上领导的昔日同学给我来电,要我谈谈二十多年教书生涯的最大体会。说实在的,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心里想到的就一个"累"字。不是吗?每天不要说是上课,光是一教室六七十人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就足以让人难以承受,更何况还要备课、上课、批阅作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然而,当独自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时候,在累之外,总还有另一种感觉在升腾。是啊,是什么原因让毕业很多年后的学生依然执着地前来问候?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搞各类聚会  相似文献   

13.
范心玫的爸爸妈妈可爱她了,他们很尊重女儿的选择。女儿喜欢跳舞,他们就是女儿最忠实的观众。我是一个爱唱歌、爱跳舞、爱看漫画书的小女孩。要说最爱的?最爱的是跳舞。每周六,我都要学习跳舞,跳舞虽然累,但爸爸说坚持就是胜利,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在家里,跳舞是我的乐趣,只要一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我就会翩翩起舞,跳过来,跳过去,衣裳随风飘动,美丽极了!每当这时候,我最快乐。  相似文献   

14.
职业化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几点,但却总有一些分歧。而中国的职业化进程怎么样,哪些职业又最需要职业化呢?  相似文献   

15.
心声     
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我都要问一句:“你们准备以后选择什么职业?”回答五花八门,有选择从医的,有选择从戎的,有选择经商的,也有选择从艺的,唯独没有人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这让我颇感沮丧。我心有不甘,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教师太累了,收入也不高。”可见这帮后生小小年纪就活成了人精,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素质教育怎样搞?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实践中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品质,最重要的是精神,最关键的是兴趣。一、最根本的是品质。品质中最根本的是爱心,而当代幼儿最缺乏的正是这个。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生下来就处在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地位上,想怎么就怎么,不管别人乐不乐意,只要求别人爱他们,他们却不去爱别人。因此,对这一代幼儿的品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帮他们树立起爱心。教育幼儿应从爱父母做起,进而教育他们爱别人。对他们来说,爱别人除爱家人外,就是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以外的人。所以在教育中要教…  相似文献   

17.
导语:梦想是什么?是春季里的花蕾期待绽放?是夏天里的知了静候放歌?是秋天里的果实等待饱满?是冬天里的小草渴望发芽?梦想的含义很宽泛,它可以是一个遥远的神话,让人无法企及,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让人触手可摸。无论梦想是什么,人生都不能没有它。芸芸众生中,成功的人少,平凡的人多,但只要心中有梦  相似文献   

18.
丁玉艳 《家教指南》2004,(12):21-23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相当于全自杀者总数的1/5。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消息屡屡见于各种媒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是怎么了?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多少孩子让人不放心?这些花季少年自我毁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心灵的黑匣子里装着多少秘密?  相似文献   

19.
☆最优秀的教师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毫无例外,杰出的教师非常了解他们所教的科目。他们都是活跃的成就卓著的学者、艺术家或者科学家。其中有些人出版了  相似文献   

20.
今日的中国.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安心当农民吧。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农民及其子女都急于跳出农门到城里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原因在于新中国建国之初实行价格“剪刀差”和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政策,客观上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生存利益支撑起工业进程和城市今日繁华的文明基础,人为地拉大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户籍政策将农民永远圈在一个小方圆里,永远不得离开。从那以后.城市和农村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中国,当农民有什么好呢?农村有什么好呢?从事农业有什么好呢?农民既没有退休金,更不会有医疗保险。这样的生存环境在中国有谁愿意呆下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