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识教育是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和宽容为原则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生命而自豪。如果教师、家长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断为学生的微小进步而加油,让学生形成“我是好学生”“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学生就能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被赏识的感觉进一步发展、升华为赏识自我和赏识他人。  相似文献   

2.
正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这人世间的。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句话对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赏识至关重要。但是,一味强调甚至是放大赏识的效应会适得其  相似文献   

3.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赏识教育?周弘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学生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学生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反而扩大差异,造成更多的失败,教师不得不接受.痛定思痛,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就成为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谢文莲 《教师》2008,(20):85-86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相似文献   

7.
提出赏识教育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令他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它要求家长和学校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让他们形成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赏识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简…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生命、理解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理念下,为师,摒弃“功利”,学会期待,用真爱呵护学生的稚嫩、质朴;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老师的赏识中学会自我赏识,学会赏识他人。开发自我潜能,让生命自由生长。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11.
赵瑞琴 《学子》2014,(5):8-8
正有人说,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如果没有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提升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得更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刘莉 《教育论坛》2007,(5):6-7,5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在《给中国父母的一封公开信》中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是的,我们应当学会对学生赏识。同时我认为,教师对学生赏识应从关注开始。关注是反映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人或事充满关心与期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教育的目的。关注的不同,表明对学生的具体期待也不同,而这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赏识为先导,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的教育形式。本文就在班级管理中进行赏识教育的原则、实施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而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对学生一视同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优秀的学生教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但是爱学困生就未必能够做到。现代化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而恰当的赏识和鼓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的做法是:观察每一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赏识教育进行班级管理,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为原则,以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爱架设心灵的桥梁,以爱为根基的赏识教育,一定能伴着孩子走向成功。给点阳光,孩子会更灿烂。班级管理需要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它建立在“孩子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持教育学的激励原则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