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旅游生态安全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近年来由于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景区对旅游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引发了旅游开发与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旅游生态安全的问题,制约了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前人对生态安全研究为基础,针对山西省旅游发展中及其景区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开发中景区旅游生态安全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旅游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众多类型的旅游景区中,地质公园类型的景区大多数地处偏远地区,地质构造相对不稳定,旅游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形成原因也更为复杂。以野三坡景区为例,分析地质公园类型的景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减少景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提高景区的形象,同时对其他地质公园类型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安全、交通安全、游览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旅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旅游安全问题可借助于智慧旅游,建立认证衔接机制,实现交通要素物联,加强景区智能监测系统,推行旅游数字化管理方式,提高旅游者的出行安全和旅游体验水平加以解决,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景区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以"双世"遗产地、国家五A级山岳型旅游区——武夷山景区为例,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游客问卷与访谈,对景区旅游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岳型景区武夷山旅游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景区的交通及游客登山游览环节;通过景区旅游安全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以得出武夷山景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山体广阔、环境复杂而脆弱,以及游客不安全行为;武夷山旅游安全管理要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实行安全智能化管理,规范景区容量管理,更要做好游客的安全教育与景区管理人员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对策:制定并落实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完善湖泊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标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天气预报、水下障碍物、游客容量等安全信息管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报警与救助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令人瞩目,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旅游业发展中环境恶化,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以及旅游开发中的无序发展,非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旅游环境管理开始受到重视.其中,旅游景区环境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微观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景区利润的获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景区和景区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了重新定义,分析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内容,并从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角度分析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实现途径,力求为旅游景区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玲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1):136-139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研究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分析导致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建立旅游景区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综合运用因果图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可以得出影响旅游景区安全事故的主导因素,对旅游景区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对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的划分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一个县级市吴江的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了吴江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采用“地域连续性”的新原则对吴江旅游地的一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划分。并采用功能分区的区划方法对吴江二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旅游分区开发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之一 ,也是旅游产品 (线路 )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旅游景区开发或风景区发展而言 ,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已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旅游产品营销已越来越成为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景区营销 ,乃成必然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必然选择。贵州省一直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 ,希望把旅游业发展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长 ,影响面宽的支柱产业。本着探索的目的 ,本文将以贵州旅游景区的营销为核心 ,通过对旅游景区营销现状的分析 ,全面阐述目前贵州旅游景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 ,试图找到一些适合贵州实情 ,并能快速提高贵州旅游景区营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循环型旅游景区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从实践角度,对循环经济型旅游景区建设的思路、原则及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发掘,致使旅游景区的竞争力不高。科学地评价旅游景区的潜力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景区今后的发展方向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管理混乱无序、环境保护不力、潜力挖掘不够、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按照市场需求、景区承载力、景区市场占有率这一三维坐标体系,根据旅游潜力的高低,可将旅游景区大体划分为8种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汶川水磨景区是以低碳经济理念进行灾后重建的,主导产业从原来的高耗能工业转变为旅游业和教育业,创造了水磨重建典范。水磨景区具有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其低碳旅游的战略选择与实施,不但不会影响水磨景区旅游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增强水磨景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低碳旅游也将成为水磨景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浅析——以石家庄旅游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家庄旅游景区为例,对景区安全问题的形态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景区安全问题的对策:完善景区安全的组织系统,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强化安全过程管理,建立景区安全预警系统,完善安全救助应急系统,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监控,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完善旅游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4,(6):50-51
随着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不同旅游景区已经呈现各自特色,为了了解不同旅游者所喜欢的景区种类,本文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群体的旅游者所选择的旅游景区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社会特征的旅游群体对海南省旅游景区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交通区位差,地方经济欠发达是制约该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九嶷山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层次性,并提出了九嶷山风景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开发速度也在加快,旅游景区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子行业。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落后于景区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作者利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资料,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7.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交通区位差、地方经济欠发达是制约该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九嶷山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层次性,并提出了九嶷山风景区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贾红丽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1):37-38,59
旅游景区在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创新景区营销模式、实现投入最小化和市场效益最大化是旅游景区经营者面临的新问题。文章对河南旅游景区常见的营销模式加以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景区营销策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对现代旅游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旅游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任何安全问题的发生都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形象,减弱旅游者的忠诚度,损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科技支撑的纬度,从旅游安全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旅游安全管理和科技支撑的内在共生性分析,总结出旅游安全评估与恢复系统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旅游安全事后恢复、旅游安全事后调查与评价以及旅游安全事后学习。对此阐述以期能够为旅游业安全管理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17,(5):31-37
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武陵源景区旅游发展对张家界其它区县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结果表明:(1)武陵源景区旅游发展带动了慈利县和永定区旅游发展,扩散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而抑制了桑植县的旅游发展,极化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2)现阶段,武陵源景区旅游发展远大于桑植县、慈利县和永定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与其它区县形成的旅游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采取破除景区门票制度,景区内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将游客从景区向景区外引导的措施可缩小张家界县域旅游发展差距,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