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3,(11):43-43
生命科学最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源于这样一个观念:基因可以制造很多不同的蛋白质。这个事实正是导致我们具有复杂的生物特征的原因。现在新的发现表明这个观念又有了新的变化。基因不仅能够产生不同的蛋白质,而且所产生的蛋白质的量也各不相同。两个人或许会有完全一样的基因,但一个人的基因可能产生微乎其微的蛋白质,而另一个则产生大量蛋白质。这个区别可能正是造成人与人截然不同的原因。但是,究竟有多少基因参与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现在还无人知道。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的道格拉斯·克劳福德与玛乔丽·奥莱克夏克已证明这种变异很常见…  相似文献   

2.
人类为什么会说话——语言基因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是唯一的可以用语言来交流的生物。科学家宣称,在人类众多基因中,已经发现能使人类说话的基因,如果没有这个基因,语言与人类的文明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在过去的20万年间,这个基因的改变,促使人类在演化上,能与其它生物朝向不同的演化路径,这个基因就是FOXP2。FOXP2基因的损坏,会造成罕见的语言疾病,语言文法的使用将出现问题。科学家在前年发现这个基因,现在,科学家在灵长类的研究中,观察这个基因在它们身上的表现情形与影响,这些动物包含黑猩猩、大猩猩、猩猩、恒河猴、猴子与老鼠。科学家想要知道…  相似文献   

3.
王夕 《科学与文化》2011,(12):13-13
喝酒后,脸是否会红是基因决定的,如果你杯酒下肚脸无红晕,那说明你可能具备了特有的"解酒基因",这种基因只存在于东亚人群中。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0,(7):4-6
当人们大谈特谈知识经济的时候,你听说过“基因经济”这个词吗?  相似文献   

5.
按照通常的思维,在进化链上离我们越远的生物,我们就认为它们越低等,它们的差别与人类也就越大。然而事实却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科学家最近发现,珊瑚虫这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居然有11%的基因与人类相同。事实显然与此观点  相似文献   

6.
文辉 《百科知识》2003,(11):17-18
基因这个词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耳熟能详了,基因这个概念也已经有了1个多世纪的历史,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也已经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果,但是,人到底拥有多少个基因呢?这个答案却似乎越来越渺茫了,为什么呢?因为归根结底人们发现,问题出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白基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1995年,科学家首次发表研究报告,证实受发育过程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启动子指导细菌异戊烯转移酶基因,导致转基因植物发育后期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提高,从而延缓植物叶片的衰老过程。1999年,又有人发表论文证实用上述启动子指导同源域转录调控因子基因Knotted1表达,也能明显延缓烟草叶片的衰老。与此同时,有学者撰文称在番茄中过量表达拟南芥己糖酸化酶基因,导致转基因植物衰老进程加快。此后,不少作者相续报道了不同基因或不同成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荒唐的奇想?不同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可能会产生新品种,那么,人与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也许这一想法有些荒唐,然而,奥地利科学工作者乔治·特雷梅尔和日本科学工作者福原志穗就萌发了这一“荒唐”的念头,他们打算将含有人体遗传信息的基因植入普通的树中,让这种“基因树”带着人类的基因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乔治·特雷梅尔和福原志穗在2003年就用完整的“人类基因”取代苹果树中无用的“垃圾基因”,培育了带有人类基因的转基因苹果树。如今,他们决定把这个小小的实验成果变成一个名为“生物存在”的大商业方案。诱发奇想和…  相似文献   

9.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基因转移技术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说明基因工程技术已成为动物育种方法发展的方向。通过动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必将在生产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的基因技术,向特定植物中插入需要的基因片断,改变了植物的基因,使植物生产出人类需要的药物,这是生物学和医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最近,科学家又有了新突破,通过改变土豆的基因,他们生产出了可以治疗肝炎的土豆。60%的志愿者在吃了这种特殊土豆后,有强烈持久的肝炎抗体反应,这说明土豆疫苗发生了作用。有了能够治疗肝炎的土豆,人们将来治疗肝炎时,就不必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而只需要让患者吃特殊的土豆就可以了。这个医学突破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有意义,如果医生必须要通过注射才能为患者提供疫苗,就必须跑遍各处的村庄。而用现在的疫苗土…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可在含高盐分泥土中生长的基因改造番茄,解决了许多农民因土地盐分过高而弃耕的苦恼,为农民提供营养和收入。预计基因改造番茄可望在3年内推出市场发售。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21):25-25
现代遗传学已确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体每个细胞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每个人都只能从父母双方各获得一半的遗传物质。在后代中,基因减半的过程每传一代都会发生一次,所以后代继承某个特定祖先基因的数量,随遗传代数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迅速递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抽象法的分析入手,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所揭示的"20码麻布=一件上衣"这个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交换关系,不仅隐藏着各种价值形式的奥秘,而且隐藏着全部商品经济的奥秘,可以被称为商品经济的文明基因.本文分析了这个文明基因的优秀遗传密码和基因缺陷.从而对市场机制的双刃刽效应作了分析.本文认为现代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文明基因的沿承,在现实中,必须通过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扬弃,扬市场机制之利,弃市场机制之弊,在继承和弘扬人类市场经济共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DNA的甲基化也许是一种主要的“后生遗传”机制。在发育过程中,基因活性模式(相对于基因本身而言)正是借助于这个机制由上一代细胞传递给下一代细胞的。  相似文献   

15.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安徽基因事件”中引发争议的关于科学家的责任、国际合作中本国基因资源流失以及媒体是否应对科学进行调查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与思考。指出:在大科学时代,科学家应肩负起对科学和社会的双重责任;严格审查、加强监管是防止基因资源大量流失的重要手段;对科学进行调查,不仅是媒体更应是科学组织内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瞿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I0001-I0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副所长黄三文领导的国际番茄变异组研究团队,通过对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种质进行重测序分析,构建了完整的番茄遗传变异组图谱,揭示了番茄的进化历史,并为番茄的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新科学、新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名词也不断出现,“转基因食品”一时也成了千家万户知晓和关心的话题。这并不足为奇。但如果有一天,你在超市里拿起一瓶番茄酱仔细端详的时候,热情而周到的营业员轻描淡写地跟你推荐说,这是新品种,很畅销,因为这种番茄里有人的基因,你会不会大吃一惊呢?  相似文献   

18.
人类已经进入“基因时代”。在这个时代 ,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以及其他的领域 ,引起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伦理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涉及基因设计、基因歧视、基因专视、基因隐私权的伦理问题 ,也探讨伦理思考与基因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 ,不能让基因技术成为脱缰的野马。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递     
《百科知识》2009,(24):9-10
为何只有人类会说话? 为什么人能说话而其生物学近亲黑猩猩却不能?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答案可能就在基因FOXP2上,这个基因的人类版本与黑猩猩版本仅有两点小小的不同,但却因此赋予人类独特的语言能力。FOXP2基因在人类语言功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个基因会指导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又会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结合,  相似文献   

20.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然而,自然选择选择什么?个体、群体还是基因?达尔文最初把个体看成是选择的单位,但个体选择很难说明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利他主义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达尔文引入了群体可以作为选择单位的新思想。群体选择论提出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中叶,一些生物学家开始论证群体选择的重要作用。但这一理论很快受到威廉斯等人的反对。在批评群体选择论的过程中,威廉斯、汉密尔顿、道金斯等人提出了基因作为选择单位的新观点。20世纪80年代,索伯等人建立了群体选择的新模型,复兴了群体选择理论,并采取多元主义的策略以解决进化论中的选择单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