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细化课时活动与作业设计,并形成一些方法,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依据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科学教研团队提炼的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路径,围绕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化设计”与“可检索呈现”特征,以沪教版《科学与技术》“水和空气”单元中“找空气(2)”一课为例,阐述课时活动与作业的设计方法,呈现单元教学设计对课时教学设计起到的联通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单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已成共识。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遵循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的自然单元为例,对其内容进行优化重组,探讨地理单元教学的具体路径:明晰组织单元、确定单元主题、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单元评价任务、分课时设计学习过程、布置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具体实施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素养导向的新课程背景下,单课时教学也要有大单元意识。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活泼的金属钠”为例,阐述了如何立足课时内容,以大概念为抓手构建大单元;如何以素养为目标,借大单元素材丰富课时内容。着重从情境素材选取、驱动性问题和评价设计、结构化板书等方面呈现了融入大单元意识的单课时“钠”的教学设计,总结了大单元视野下单课时教学设计的思维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优化教学资源,整合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诸要素,建立单元语篇之间的有机关联,推动单元视角下的单课时教学的有效实施,使单元内容具有整体性、建构性和进阶性的特点。结合接力版《英语》教材的教学案例,阐述如何优化整合单元,挖掘语篇主题意义,助力单课时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双新”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更强调基于大单元的核心概念,突出从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对教学进行整体性单元设计.学习进阶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把握好关键节点的选择,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合理设置相应台阶,优化学生思维进阶路径,最终帮助学生达成单元学习目标.本文探讨了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将已有课时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优化整合,自下而上地将其融合成为大任务统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是从课时教学设计走向单元教学设计的最操作路径.通过对“相互作用与力的平衡”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剖析,具体探讨了如何利用学习进阶理论梳理单元概念和学生思维进阶过程,优化单元设计实施路径,提出了具有教学实践意义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进行单元学习设计,实现教学从关注课时向关注单元的转变成为必要。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针对以读写为主的单元,从教材编写的双线特点入手,以点促面,进行单元学习设计策略的尝试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刻悠久的神话给予学生远古而来的精神滋养,充分体现以文化人的立意。单元整体意识下的神话教学如何优化改进?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为例,从神话单元整体设计、分课时教学与教学转向三个层面,探索神话单元学习与文化传承相融共生的新路径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现如今已经在全国多数地区起用,内容多、知识碎片化与课时有限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大概念、跨单元成为多数教学专家一致认可和提倡的予以化解以上问题的有效策略,它是“课程建设的需要、是高效使用教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王春丽《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课堂实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跨单元教学设计呢?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为例,略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教学设计为例,从单元—课时之间的概念层级对接、目标设计对接、情境设计对接及问题设计对接4个方面探讨单元视域下如何开展课时教学设计的对接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诸多实践表明,空谈单元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只谈课时教学也是片面的,而有意义又有可操性的做法就是将单元与课时结合起来思考、实践。将“单元”与“课时”结合起来思考、实践,是师与生、教与学的内在诉求,也是历史学习从“碎片式”走向“结构化”的必然之路。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课时教学研究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实践中如何实现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的有效对接,直接关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提出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贯彻落实,影响历史学科知识从“碎片化”向“结构化”的转变。笔者试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为例,探讨单元整体视域下课时教学的实践路径,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设计说明】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戏剧大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结合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我将第二单元戏剧教学·设计为9课时:第1~3课时,让学生完整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梳理故事脉络及人物关系;第4课时,把握作品主要矛盾冲突,体会课文节选部分主人公的情感心理;第5课时,进一步深入鉴赏分析人物形象,写出角色分析札记;第6~8课时,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作品,排练并演出课本剧;第9课时,以悲悯的情怀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理解三部作品的悲剧意义,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本设计是第4课时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部分设置了24个学习专题,不同的专题对应不同跨度的单元或课时。教师展开教学设计时常常困惑于对知识点的讲授,同时会无意地忽视了通过课时教学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认真考虑如何处理课时教学内容,把握课时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掌握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得课时教学从关注零散的知识点到转向单元整体化的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粗”与“细”的调整,突破教学内容时间跨度“长”与“短”的困惑,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因此,为了将“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求有效落实,我们数学教研团队开展了区域推进小学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聚焦大单元整合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实践策略探索。一、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胡彬慧 《英语广场》2024,(1):116-119
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新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的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围绕单元主题明晰单元教学主线,确定单元总目标与课时目标,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增强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倪向卉 《小学生》2023,(9):79-81
英语课程不仅要落实语言认知学习任务,更要紧紧把握语篇主题的育人价值,在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教学设计下,以课时主题育人为线索,逐步推进育人维度、深度。本文以山科版(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6《Family》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在主题育人的情境下进行单元整体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一、单元教学的价值分析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课时”进行备课及授课,这样的做法容易切割开知识之间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框架内容构建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必修课。以课时为基础的教学,较少考虑到整个知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相比于旧教材,每一课的知识容量有了大幅增加。在高一新课教学基本每周两课时的背景下,教师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笔者尝试变教材为学材,以《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做一课时的单元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刘艳妹 《英语教师》2023,(16):84-87
分析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以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 Animals为例,从单元主题意义、教材和学生、语篇内容、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阐述高中英语单元视角下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即从单元主题意义方面思考整体教学目标;立足多角度分析教材和学生,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以语篇内容为依托,统筹设计每课时教学目标;以实践活动为途径,确保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19.
宋佳栗 《英语教师》2023,(4):111-114+120
结合北师大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Television,从语篇的类型、主题、内容及主题意义分析语篇,基于语篇分析进行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的提炼,最后提炼出单元大观念。依据以上内容及学情制订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并进行课时设计,最终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文章基于缘起、策略、实施、展望四个维度,在整体观下探讨“整式及其加减”单元教学设计:遵循课时编排,整合教学内容;围绕“整式加减运算”这一主题整合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形成探究规律专题课,聚焦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