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命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必须以“两化”及其关系为基本学理支撑,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概念的研究;以“三次飞跃”为基本发展脉络,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历史地位的研究;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主题,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主题的研究;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基本文献依据,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体系的研究;以坚持“两个结合”为理论主线,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路径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通过一系列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著作,建构了以“场域”、“惯习”和“资本”等术语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实践理论。虽然语言与话语并不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但该理论仍然保持了对语言与话语的敏感和关注。布迪厄以权力的视角,把语言视为一种文化资本;以关系的视角,把话语实践视为关系的建构。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与课堂话语分析存在许多契合之处.他对语言与话语的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对课堂话语研究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摆脱理论理性的缺陷,冲出结构主义的语言牢笼,布迪厄开始关注语言与符号权力间的亲密关系,将语言分析还原到具体生动的生活实践中,使语言规则与语言实践耦合,建构了独特的实践语言学理论———语言交换市场理论。布迪厄的语言交换市场理论对于教育交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重视对教育交往中话语的还原与解读,重视对教育交往中实践者的标示与体认,重视对教育交往语言市场的塑造。此外,教育交往史在研究焦点上,应着眼“语言的符号权力”与“符号权力下的语言”,在研究视角上,应聚焦“语言市场中的教育交往”与“教育交往背后的语言市场”,在研究方法上,应创造性应用“参与性对象化”与“对应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文化与社会分层”关系的角度,结合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其阶层理论进行梳理,展现其对文化与区隔关系的论述逻辑,得出“文化成就区隔”的结论。最后在大众文化及消费文化研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布迪厄的阶层理论进行评述,以期得出布迪厄阶层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心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与趋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整个发展历史看,心理学形成了以科学主义研究取向为中心和以人文主义研究取向为中心的两大阵营,在研究策略、模式、范畴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科学主义研究取向试图扼杀其它心理学研究取向未果,人文主义研究取向力图与之抗衡不支,从而造成心理学的“不统一”危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革命、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本土化运动的推动,给心理学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这两大阵营日趋弥合。面对这种历史发展形态,我们必须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研究多元化,加强理论建设,并促进本土心理学研究,才能进一步深化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布迪厄的著述和国内外对布迪厄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文献,从布迪厄对现象学的借鉴、对法国认识论传统的借鉴,以及对结构主义的借鉴,考察了其教育社会学思想的三个主要理论渊源;从方法论、核心概念、理论支撑三个角度梳理了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主要架构,即“关系主义”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思想;“资本”“惯习”“场域”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支撑。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学术魅力就在于运用其特有的反思批判性思维,着力分析了存在于教育场域内的某种再生产逻辑:学校教育系统中存在的种种分类形式实际上是外部权力场域在教育场域内部的表现,并且这种分类通过教育场域内的独特运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经历了由“主导”而至“主要(基本)”活动,由“主次分明”而至“平等协同”的本土化过程.置身“加强作业和游戏中的教学因素”的历史情境,深入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提出并调适主导活动的原则,解释儿童发展、回应挑战的理论语境,是解读这一本土化过程的前提与关键.这一理念的历史发展与本土化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以游戏为主导活动”作为解释原则的理论地位,本着从自身文化特点出发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变通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从“围城”外和“围城”内的民俗心理冲突出发,来分析它们对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进而对小说主题进行重新解读;而“围城”民俗意象恰好象征了民俗心理冲突的必然结果,从而把“围城”内外的民俗心理冲突联结在一起,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通过对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与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联系布迪厄理论的相关核心概念,呈现出布迪厄理论中对现实社会具有批判色彩的综合理论视角。文章试图强调布迪厄理论宗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逻辑,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明晰、以及文化资本的运行逻辑的认识达到一种解读;最后试图通过反观的视角对于新近的发展做出尝试性的预断。  相似文献   

10.
关于布迪厄的生平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都市文明中的农家子弟”;其二是“小资产阶级的成功故事”。这两种说法揭示了布迪厄一步步迈向法兰西学院的学术历程。由此可以概括出其社会学理论的三个特征:一、思想渊源的广泛性;二、超越二元对立的实践理论;三、“反思性社会学”。当今,研究布迪厄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鉴于西方人格理论夹带有数量可观的术语混用,同中国大众的习惯性观念明显地不相容,故有必要提出人社会科学术语“本土化”的问题。人格理论需要“本土化”,理由有三:任何科学术语特别是常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遵循“习惯性优先原理”;应该重视人社科知识“本土化”的呼声;要使人格理论被亿万大众接受并应用,人格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术语“本土化”是现代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并可能引发人格理论研究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他的思想理论引领我们进入“作为资本的文化”这一新视闭,重新理解神圣化、经典化的传统文化,透视文化隐秘的真实本质及其包含的复杂运作。本文意在将“文化资本”概念引入儿童教育领域。通过对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的解读,尝试着探析儿童文化资本的含义,形态及其再生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卑”影响理论自信不足;理论“移植”引发本土效力失衡;研究“虚华”导致研究流于形式;“经验主导”催生研究主观臆断。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理论自觉的缺失。因此,要树立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自尊与自信;坚守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本土化立场;强化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理论深度;唤醒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理性反思;构建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话语体系。如此,才能实现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理论自觉,继而形成引领本土实践、化解研究困局、完善学科建设的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的方向。在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产教之间供需双向对接和融合进展迅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仍处于浅表层,“两张皮”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合理、有效的机制是不断“深化”的关键所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教育问题的宏观视野和思考契机在教育话题探讨中得到应用。从场域、惯习和资本及彼此关系的独特思维和分析框架阐释产教融合机理,突破对布迪厄理论“碎片化、片面化吸收”的运用和概念工具适用的局限性,从打破产业场域与职业教育场域原有机制的藩篱、构建产教融合场域稳定运行急需的机制、创新产教融合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方面进行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申应用辩证逻辑观点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解读的合理性;在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者并非简单地相互排斥;应用“两重性逻辑”解读邓小平的“政治一经济不等式”,为邓小平“南方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逻辑辩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有意尝试运用现代批评方法,对《春闺梦》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其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小说在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凸显事件真实性的同时,随时显现叙述者声音,以强化文本主题命意;文本依托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与传统的互文对话中,拓宽阐释空间;文本以其独特的结构构成,以“梦”为核心意象,围绕“梦中”与“梦醒”,以“惊梦”的方式深化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春闺梦》以新奇的叙事技巧,表现了老作家一贯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必须通过解读来实现。我们认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即“返本”,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现实解读,即“开新”,目的是与时俱进地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沿着文本与现实、返本与开新的方向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走进马克思主义又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语境下,在通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学术浪潮中,大学通识教育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以西方理论为参考。钱穆从文化本位的视角出发,以“执两用中”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提出培养“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从以“专”为虑、以“通”为重、“通”“专”融合等角度解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及两者的关系,并在其教育实践中落实相关举措,强调师“有道”、生“诚明”、学“自由”的教育方法,对现今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薇 《文教资料》2010,(1):119-121
本文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对由赵宋光等人编著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进行评述,旨在通过对其“多重视角、独创性、本土化、实证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个特点的归纳总结.使读者本身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深化,并从本书内容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中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是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背景之一。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对“意识形态”解读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意识形态”解读过程中融合了两条理论逻辑:一条是以商品操纵技术为特征的“商品意识形态”、以意象摄取商品为特征的“景观意识形态”、以功能打碎系统结构为特征的“符号意识形态”三个逐渐演进的理论逻辑;还有一条是对科学技术的姿态问题这个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