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纪律教育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围绕《党章》明确的党的“六大纪律”,提出了在军队院校开展党的纪律教育的着力点和具体举措,进而不断增强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高度重视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始终把纪律建设视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根本保障,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围绕纪律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制度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加强纪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生命线,必须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完善党的纪律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和纪检队伍建设。总结并运用这些经验,可以为新时代推进党的纪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任弼时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对党的纪律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包括加强纪律教育的意义、开展纪检工作的方法、加强纪律建设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无产阶级的纪律建设。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后,毛主席又反复强调加强纪律的重要性,为  相似文献   

5.
用铁的纪律来建设党,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利器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法宝。延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就辉煌,这与党加强自身建设,用铁的纪律把党员干部锤炼成钢铁战士密切相关。总结延安时期我们党加强纪律建党的历史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毛泽东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鉴历史经验、全民族抗日战争、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斗争以及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五方面的需要出发,反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研究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毛泽东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论述为党在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是延安时期党重视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革命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共延安时期领导的学术建设深刻体现着革命的历史逻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学理基础,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征。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目标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也具有了“革命”和“建设”的双重使命;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维度来看,中共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提供学理基础和学术论证,体现着“思想创新”与“学术创造”的交互作用;从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通过指引研究方向、建立领导机构、制定文化政策、组织学术群体等领导方式,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形成灵活、有序、高效、创新的运行机制,不仅推动新民主主义的学术文化建设,而且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任务,实现了“学术文化建设”与“政治发展”的统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的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革命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重要路线和方针。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教育仍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基于延安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在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考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延安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具有延安特色的文化。通过阐述延安红色文化的界定、内容、特征,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道德评价四方面依次解读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性,并提出在政府、学界、教育、文化等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传承和发扬延安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指导中国社会进步的成果体现。它是在同反动文化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对纪律建设作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之际,回望和梳理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和提炼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毛泽东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鉴历史经验、全民族抗日战争、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斗争以及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五方面的需要出发,反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研究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毛泽东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论述为党在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是延安时期党重视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这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根本指针。关于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了全面的概括,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就邓小平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纪律与理想的关系、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等的论述,谈几点粗浅的学习体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严格的纪律,这是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所要求的。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应有之义。如同列宁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14.
加强纪律教育建立良好班风南铁二中樊美英任何一个集体都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班集体也不能例外。如果班集体没有严格的纪律,学生松松垮垮,全班像一盘散沙,势必防碍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加强纪律教育,逐步建立良好...  相似文献   

15.
坚持发展先进文化是延安时期开展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点。这一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我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特别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贯彻党的政策路线、革命先烈榜样示范、开展先进文化宣传等方式对军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文化建设。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借鉴延安时期军队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夯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纪律教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纪律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律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影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理应加强纪律教育。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国传统劳动教育观念的历史传承,也是延安时期困难革命环境的必然要求。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包括借助政策引导,形成劳动意识;依托教育改革,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树立劳模典型,引领思想认同;利用媒介宣传,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四个方面,开创了劳动教育的新局面,取得了十分卓著的成效。深入挖掘延安时期劳动教育的成功经验,能够启示当代劳动教育的开展要坚定政策导向弘扬劳动精神;落实制度建设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劳模示范作用以及坚持创新发展探索劳动育人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保证,严明党的纪律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明党的纪律也是根治腐败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学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开展的一场马克思主义学习与教育运动。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和直接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新颖、学习方法独特,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历史经验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理论。这一理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基本点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基本内容;将理想和纪律作为教育重点;以从小开始培养和从每个人现有的基础抓起作为教育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