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有不同的敏感地震属性,同一工区、同一储层不同预测对象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有差异。应用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精度不高,且地震属性种类繁多,不能同时参与预测。应用地震属性优化技术研究SH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发育区,在不同岩性组合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优选出对生物灰岩储层最敏感的地震属性组合进行储层预测,极大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地震资料解释总结古地貌特征、断裂特征与缝洞储层发育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有代表性的溶洞正演模型,通过结合地震反演、薄层调谐等技术进行储层缝洞单元的定量雕刻,利用阻抗与伽玛的交汇标准对储层进行分类,分析区内奥陶系缝洞储层的分布规律,预测区内缝洞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
<正>三合村地区地层油藏发育广泛,但常规地震资料对地层剥蚀线描述难,制约了该区地层油藏的勘探进展。针对该问题,通过利用谐波拓频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拓频处理,提高了地层油藏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层剥蚀正演模拟分析,优选波形属性对地层油藏剥蚀线和储层发育区进行预测,有效的提高了地层剥蚀线和储层的地震识别能力。综合考虑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开展优化部署,带动了该区新的勘探进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钻井和地质资料入手,分析GL地区薄互层储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建立四种不同岩性组合的正演模型,并对理论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地震属性分析,明确影响薄互层储层发育的敏感属性。在结合多次子波分解技术对薄互层储层的强反射背景进行剔除,并对分解后的数据体采用敏感属性优化预测方法,圈定有利储层发育范围,并为实钻证实。  相似文献   

5.
万琳 《内江科技》2009,30(12):28-28,48
本文以地震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为选题,利用EPOS3软件对冀中油田文安地区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主要提取出的振幅和频率信息对该地区做出了储层预测,分析出了油气聚集地有利区带。用EPOS3这个软件提取出的均方根振幅属性,频率属性等等其他属性,能够较好的刻画该区的砂体发育和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5,(7):71-73
普光地区长兴组具有发育生物礁储层的沉积背景,长兴组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生物礁储层预测困难。为此,本文依据该区块沉积特征,综合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的生物礁进行了识别。首先基于正演模拟结果和连井地震剖面,归纳总结了生物礁的地震响应模式;然后利用地震剖面分析技术、层拉平技术从剖面上识别礁体;最后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应用相干体识别技术、层属性分析技术对长兴组生物礁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较好地描述了长兴组生物礁的形态和展布特  相似文献   

7.
刘琦 《内江科技》2013,(6):147-148
应用小波变换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拓频,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属性技术并结合钻井资料进行三角洲储层预测。该方法适用于构造与沉积较复杂的地区,与传统的时间切片和沿层切片相比,该类地层切片更接近于等时沉积界面。在对临商结合部沙三下的临北三角洲储层预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强 《内江科技》2013,(8):39-40,38
本文从潜江凹陷蚌湖地区岩性油藏勘探现状出发,总结当前勘探的瓶颈为储层预测。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相应沉积相特征,通过沉积古地貌分析和地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频谱成像等方法,将地质小层对比预测结果与地震储层预测结果相结合,精细刻画潜江组主要目的层的储层展布特征;应用地震属性约束建模法进行叠后波阻抗反演,并和叠前密度反演结果结合,应用法线距离方法来识别渗透性砂岩和盐岩,进而解决储层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秀娟 《内江科技》2013,34(4):161+111
滩坝砂岩具有横向变化快、单层厚度薄等特点,其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运用单一属性难以预测有效储层。本文利用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价地震属性反映储层参数的敏感性,以多元地震属性优化为前提,以K-L变换为手段,对原始地震属性进行优化,突出其间的差异性,降低了多解性。应用优化后的地震属性作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车西地区滩坝砂岩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龙庄油田是受断层控制的中、低渗断块构造油气藏,储层厚度横向变化快。本文综合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精细地震反演技术对该地区进行储层横向综合预测,分析了不同储层的平面变化特征,明确了沉积厚度大、物性好的砂岩储层分布区域,实际应用表明该预测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郝晓波  马青 《内江科技》2014,(3):85-85,82
塔里木盆地哈六三维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分析识别技术预测其主要溶洞发育带和断层裂缝发育带,确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使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包括:使用古地貌分析技术预测有利岩溶区带;综合使用常规地震数据体、相干体、裂缝体技术预测优质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12.
泌阳凹陷储层通常以较为复杂的地层组合形式出现,储层厚度薄,纵横向变化大,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储层预测难度大。通过对井楼-毕店地区的岩石物理参数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该地区含油砂岩、含水砂岩、干层砂岩、泥岩的波阻抗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岩性结构与流体的不同,分类建立波阻抗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明确了砂岩厚度、岩层数目、岩层排列方式、物性与流体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能够更好地开展该地区的储层及流体的综合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煤系地层中发育厚度10~20m的薄砂层,该砂层物性纵、横向变化快,具有典型的多期河道、多物源沉积特点,其又赋存在厚度15~30m、全区稳定分布的煤系地层下,煤层与砂层之间仅隔不到10米的泥岩,由于煤系地层对地震响应屏蔽作用,大大增加了下伏薄砂层预测难度,加上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将煤层屏蔽下的薄砂层准确的刻画出来。本文针对马朗凹陷的地质情况,研究形成了一套煤系地层中薄砂层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即储层精细标定追踪技术、基于拟声波构建技术的高精度储层反演技术、地震敏感属性分析技术、基于频谱成像衰减属性的流体检测技术。利用该套技术在马北地区西山窑组薄砂层预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并不存在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需对所利用的地震属性进行有效分析,给特征明显的属性赋予明确的地质意义。以黄马油田为例,应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戴南组储层进行预测,为有利区带滚动评价以及开发提供参考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雪梅等 《内江科技》2014,(2):60-61,66
<正>泌阳凹陷深凹区受白云岩高速层、较薄储层等多种因素影响,多种复杂因素加之各种预测方法的多解性,使预测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针对泌阳凹陷深凹区的储层发育特征,建立不同类型的典型油气藏地震正演模型,模拟地震反射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地震响应规律,依据地震响应规律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减少油气藏地震特征识别与解释中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更好地发挥了地震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媛 《内江科技》2014,(3):61-62
王家岗地区位于东营凹陷东部,沙四纯下亚段广泛发育滩坝砂岩储层,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对象。滩坝砂储层厚度薄,常规地震资料难以识别。本文通过对实钻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储层发育的厚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求取调谐频率,利用分频技术识别并预测滩坝砂储层的展布范围,明确了该区有利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实钻井的验证,应用分频体进行储层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7.
王宏亮 《内江科技》2008,29(4):109-110
红柳油田是一个大型鼻状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性-构造油藏,主力含油层位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度勘探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成为勘探公关的主要方向。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波形相位特征、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综合研究储层发育,进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用各种地震属性来预测油气储量以及分析石油储层特征来增加勘探的成功几率是非常小的。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即对波形进行分类,形成地震波形异常即地震相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及关键参数等技术环节并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涠西南凹陷沉积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其结果符合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9.
杨礼宾 《今日科苑》2007,(10):61-61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决定着油气田开发方案、注采比,以及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研究已经在油气藏描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可以得到地震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储层横向预测,通过地震波阻抗反演,可以进行储层的储集参数分析,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地层压力这个在储层评价中的关键参数。本文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影响油气层的最终采收率。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资抖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影响地震资料法预测精度的原因及提高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洁 《内江科技》2011,32(3):133+191-133,191
川东北JN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鲕滩储层,分为南北两套不同的储集层,具有厚度薄、岩性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导致对其空间展布规律的预测难度较大。本文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应用正演模拟,确定鲕滩储集层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而采用波形分类、属性分析及地震反演等技术进行有效储集层的预测与描述,对已发现的圈闭进行地质综合评价,寻找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