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本研究对江西省的391名公立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江西省大多数公立中学教师对工作基本满意,教师对校长领导、同事关系、教学工作也比较满意,对收入待遇和晋升认可则不够满意:(2)不同性别、学校规模的教师的教学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所在地教师的同事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学校规模的教师的收入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所在地教师的晋升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校所在地教师的整体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3)在其它不同层面的不同情形下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江西省的391名公立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江西省大多数公立中学教师对工作基本满意,教师对校长领导、同事关系、教学工作也比较满意,对收入待遇和晋升认可则不够满意: (2)不同性别、学校规模的教师的教学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所在地教师的同事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学校规模的教师的收入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所在地教师的晋升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校所在地教师的整体满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3)在其它不同层面的不同情形下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总体水平和现状,以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自编的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对71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在性别、教龄、职称和学校类型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教师在工作尊荣、工作条件、人际氛围、社会支持、社会保障四个维度呈现出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教龄的教师在身心健康、薪酬福利、人际氛围、社会保障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工作条件、人际氛围、工作家庭休闲三个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除身心健康维度之外的其他十个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余姚市中小学教师社会心理环境调查表明 ,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心理环境总体状况较好 ,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在工作态度、同事关系、职业发展、工作绩效、领导关系、师生关系和创新等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教师因职务、职称、年龄、性别的不同 ,在工作态度等维度上也各自存在着不同的显著性差异。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心理环境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工作投入量表(UWE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南宁市32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生活之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对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36.67%。研究结论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一方面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作投入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教师对薪资水平最不满意;(2)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呈现显著差异;(3)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其组织承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对其组织承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为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和可能。该研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框架,检验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上级影响、自我效能和便利性对移动学习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同事影响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影响不显著;不同学历、学段、从教时间长短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没有显著差异;男女性别在行为意愿上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加强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激励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成就价值、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对工作强度、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则较低。为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降低其工作强度;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重视精神激励,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关注年轻教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包含三个成份,即对教与学的热爱与奉献、教师自我效能感、工作满足感与乐观,能够比较好地验证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教师与同事、家长及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教龄对教师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入手,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和教师工作投入问卷对深圳市L区10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L区教师:(1)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出现显著差异的有性别、教龄、任教科目、荣誉、学校类别、身份六个变量;(2)工作投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任教年级、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荣誉、不同身份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87,P〈0.01),回归分析显示,教师工作投入中的工作乐趣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专注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从总体上看,当前深圳市L区中小学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但程度较轻,而工作投入总体状况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C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就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对57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是:(1)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教师除了偏执一项外,其他均分都高于男教师。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乡村中小学教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城市中小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教师在积极应对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区域中小学教师中,城市小学和其他三类教师(城市中学、乡村中学、乡村小学)均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但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结论: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普通人群差;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为研究工具,选取536名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广大教师对其目前的生活质量持较为满意的态度;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总体上没有差异;总体上,已婚教师的幸福感水平高于未婚和离异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月薪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的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最高;身体状况越好的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SCL-90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并采用心理访谈的方式对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624名中小学教师作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两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堪忧;(2)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满意的因素为环境与资源、同事关系,最不满意的因素是工作压力、付出与回报;(3)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灾后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学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县灾区221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灾区不同年级的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灾区不同年级和任教年限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差异;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灾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进而得出结论:灾区教师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业资本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河北、山西两省37所中小学共1077名教师的调查数据为样本,探讨校长的家长式领导行为、人际信任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发现德行和仁慈型领导显著地正向预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威权型领导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预测效应不显著;同事信任在德行、仁慈和威权型领导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校长信任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该结果说明不同领导行为影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中介机制有差异,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实践需要重视德行与仁慈领导行为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强教研组的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层取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广西桂林市、玉林市、防城港市等35所学校900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教师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状况进行书面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低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但情绪枯竭处于中等程度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教龄差异,6~10年教龄是教师职业生涯中职业倦怠的高发期;女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和情绪枯竭显著高于男教师;广西中小学教师生活质量相关因子状况处于中下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因子得分最高,业余娱乐生活和生活质量总体评价两因子得分最低;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生活质量相关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认知功能、精神紧张度、自尊、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质量总体评价5个因子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范围职业院校1238名任课或兼课教师进行调查,比较职业院校不同教师群体的工作满意度状况.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在婚姻、学历、教龄、学校层次、学校性质和学校区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方面的满意度在兼任行政职务、学校性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管、同事、升迁和薪资方面的满意度除了人口学变量外,主管满意度还在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事满意度还在学校性质、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升迁满意度还在学校性质、区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薪资满意度还在学校性质、区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13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担任班主任、职称和收入等背景条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们普遍认为职业收入、同事关系、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和学校应从提高教师收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选取北京545名中小学教师,考察其对教案检查的态度,并探讨教案检查与教师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教案检查阻碍教学,而不促进教学;(2)"阻碍教学"维度与教师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3)在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上,对教案检查持不同态度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矛盾...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切实有效地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来探明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及对工作负荷感的影响。对全国48 874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及对工作负荷感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总体工作时间较长,且时间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类型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时长、用于处理纠纷和协调关系的时间以及工作时间的主观感受显著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感。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建议:厘清工作边界与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并行;考虑教师群体差异,因“群”施策,重点关注青年女教师和班主任等特殊教师群体;重点治理由非教学性工作产生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