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清自己     
<正>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  相似文献   

2.
认清自己     
<正>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  相似文献   

3.
认清自己     
人生第一要事: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支使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去干些  相似文献   

4.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 请师父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 “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呢?”方丈徽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认识  相似文献   

5.
先要洗好碗     
张桦 《吉林教育》2005,(1):69-69
古代有个小和尚.他急于修成正果。一天.他去拜见一个有名的方丈。方丈让小和尚跟他一块吃粥,吃完粥.方丈站起来把饭钵洗洗,小和尚继续吃。末了.小和尚问方丈:“修道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方丈说:“就像我。”小和尚又问:“大师也要修行吗?“方丈微微一笑,反问小和尚:“你吃好没有?”小和尚答吃好了。方丈就说:“那么,你去把自己的钵子洗一洗。“  相似文献   

6.
个个来读书     
1923年秋,陶行知去南京栖霞山游览。只见满山红叶在秋风中熠熠生辉,顿觉心旷神怡。忽然听到一阵诵经声,原来到了栖霞寺。陶行知进入寺内,只见一个小和尚闭着眼睛在念经。陶行知问他:“经书上的字你认识吗?”“大多不认识。反正跟着方丈念,次数多了就背熟了。”陶行知去找方丈说:“你们庙里的小和尚大多不识字,您何不教教他们?也算是普度众生啊。”方丈说:“识字是好事,可是谁来教呢?”陶行知说:“我编了一本《平民千字课》,您只要抽时间一课课地教下去,不出三个月,小师傅们就可认识一千多字,到时候,他们可以自己去读经书,您老也可省心多了。…  相似文献   

7.
方丈归来     
小庙里方丈常对几个小和尚说:“什么是好和尚!叫你向东,你不要向西;叫你打狗,你不要赶鸡。这一条做好了,就是好和尚!”一天,方丈外出化缘,当面交代了三项任务:一要把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二要把水缸挑得满满的,三是把菜园子管理得好好的。小和尚们不住地点头,方丈于是放心地出门了。  相似文献   

8.
信任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深山古寺里的一个小和尚突然动了凡心,从此他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想起自己半生荒唐,他翻然悔悟,披衣而起,快马加鞭回到了寺里.他跪在佛堂前.请求方丈原谅,让他再次皈依佛门.方丈看着这个浪子,冷冷地说:"要让我重新收下你也可以,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桌子也会开花!"供桌怎么能开花呢?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9.
有个少林寺小和尚学武的故事,说的是小和尚对方丈派他管早晚开闭寺门很有意见,因为他总觉得练武就要学套路,开闭寺门枯燥无味。过了一年,方丈问他是否觉得开闭寺门很轻松了,小和尚点头,方丈说你以后就以头代手。如此又是一年,小和尚便吵着要方丈让他去学武,方丈说你已经在学武啦,不信你跟你的师兄比试比试。交手之中,师兄的棍棒打到他的头,他居然不觉得疼,而他以头撞师兄,却让师兄趔趄欲倒。小和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自己的功力。  相似文献   

10.
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读书念经。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方丈,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集市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  相似文献   

11.
静静 《华章》2011,(11):51-51
1.聚沙成石 有个少林寺小和尚学武的故事,说的是小和尚对于方丈派他早晚开闭寺门很有意见,因为他总觉得练武就要学套路,开闭寺门枯燥无味。过了一年,方丈问他是否觉得开闭寺门很轻松了,小和尚点头,方丈说你以后就以头代手。如此又过了一年,小和尚便吵着要方丈让他去学武,  相似文献   

12.
直面阳光     
小和尚是个孤儿,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外出化缘的方丈遇到了,并带回了寺院。就这样,小和尚在寺院安家长大。小和尚很是羡慕方丈,因为方丈不但受人尊敬,更重要的是,方丈有着很深的禅意。而这些,都是其他僧人无法比拟的。小和尚希望能够跟在方丈后面学习禅理,可令他失望的是,方丈却只让他每天守着厨房,给寺庙里的僧人烧水煮饭。就这样,小和尚整整待了5年。5年后的小和尚已经不再是小和尚,而是一个少年僧人了。可是,除了煮饭的功夫,小和尚实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其他的长进。就这样,在寺庙其他的僧人面前,小和尚一直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因为他的佛…  相似文献   

13.
小和尚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早晨撞一次,傍晚撞一次,天天如此,无聊至极,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小和尚经常发出这样的抱怨。没有办法,小和尚心中暗暗叹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有一天,老方丈找小和尚谈话,并宣布工作调动:从今日起,小和尚到后院劈柴挑水。小和尚不服气:“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难道我撞的钟不响亮?老方丈回答说:“你撞的钟虽然很响,但听起来空泛、轻浮,缺少丰富的内容和饱满的情绪。你的钟声不能唤醒芸芸众生的沉迷之心。”小和尚略有所悟,喃喃地说:“从今天起,我一定认认真真地劈柴挑水,争取重新得到撞钟的岗…  相似文献   

14.
记得少年时看过一则苏东坡的轶事:一年秋天,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到一座山上的寺庙里游玩。他的衣着是淡淡的,接待他的方丈也是淡淡的,说了一声“坐”,又吩咐小和尚“茶”。俩人谈了一会,方丈觉得面前的施主谈吐不俗,才华峥嵘,便又恭敬了一回,说“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俩人又谈了一会儿,当方丈听说面前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不由大加恭敬,连声说“请上坐”,吩咐小和尚“上香茶”。后来苏东坡要回去了,方丈便求字。苏东坡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白纸上写下: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香茶方丈满面通红。我那时看到这个故事,非常解气,…  相似文献   

15.
郭旭东 《辅导员》2013,(20):42-42
<正>故事一: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从此花街柳巷,数年后的一个深夜,陡然惊醒,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16.
故事一: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从此花街柳巷,数年后的一个深夜,陡然惊醒,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不,你罪过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17.
记得少年时看过一则苏东坡的轶事: 一年秋天。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到一座山上的寺庙里游玩。他的衣着是淡淡的,接待他的方丈也是淡淡的,说了一声“坐”,又吩咐小和尚“茶”。俩人谈了一会,方丈觉得面前的施主谈吐不俗,才华峥嵘,便又恭敬了一回,说“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俩人又谈了一会儿,当方丈听说面前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不由大加恭敬,连声说“请上坐”。吩咐小和尚“上香茶”。  相似文献   

18.
途中的诱惑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去。方丈让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要他们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其中一个小和尚就对另一个小和尚说":师兄,我的铁锹木把儿坏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师兄劝他移完树之后再修。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铁锹要挖到什么时候呀!"  相似文献   

19.
忘记道路     
“非典”过后,我读到一篇《路曲心直》的散文。文中主人公的精神和思想深深吸引着我,感染着我。读罢掩卷,感悟颇多。唐朝时,在一座古老的寺院有一个小和尚和几个大和尚。他们天天诵经念佛,修身养性,晨钟暮鼓中,10年过去了。一天,老方丈让他们分别从寺前和寺后的小镇买盐和日用品。几个大和尚很晚才回来,小和尚却提前了许久。方丈不解,问大和尚:“你们去的小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为何这么晚回来?”几个大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晚了。10年了,每次都这样。方丈转身问小和尚:“你去的小镇距寺较远,还要翻山越岭…  相似文献   

20.
正—、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