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平山、周军二位先生根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必阝之战,"晋师在敖、高阝之间",楚军"次于管以待之"的记载,认为敖即郑州小双桥遗址的阝敖地,推测管应在郑州市之西北郊一带。笔者认为这种论点不妥,有可商榷之处,《汉书·地理志》、《括地志》的说法应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同北魏明堂遗址考古勘测位置图,按《礼记正义.明堂位》古制分析比对,笔者认为,明代的大同府城南城墙和南门即是北魏平城(京城)的南墙和南门的位置所在,并由此推算平城遗址的范围,即明代大同府城仅占北魏平城的南半城,向北延长约3.5里(营造里,下同)为平城北半城,北魏平城是一个南北长7里,东西宽3里,周回20里的长方形城域。  相似文献   

3.
聚落考古是以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重要手段之一.选取遗址数目众多的辽宁西部地区,采用决策树分类和基于遗址等级权重的改进聚类分析方法划分聚落,研究聚落分布及其内部结构关系.经分析,辽宁西部地区聚落分布受到水系、地貌和气候的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区域中最大的聚落位于大凌河支流流域,该位置与史料中记载的辽西区域郡首阳乐的位置十分相近.通过对遗址等级的统计分析,各聚落内高等级遗址所占比例逐渐减小,最后趋于5%左右,各聚落高等级遗址的控制范围与位置和聚落内部遗址数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依据遗址的位置和出土文物,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确定其为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北魏平城明堂是《水经注》所记载的诸多平城建筑中首座能够明确地理坐标的建筑。为今后深入调查研究北魏平城遗址和平城文化确定了最具有说服力的坐标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祁山是三国魏蜀争夺中一个战略要塞和重要城堡,诸葛亮两次北伐曾兵临祁山。围绕祁山争夺在天水一带发生过一系列战事,大多都有遗址可寻。今甘肃礼县及周围一带,与祁山相关的三国历史遗迹尚有百城堡、祁山堡、观阵堡、点将台、圈马沟、藏兵湾、铁笼山和木门道等遗迹,它们都是祁山攻防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林光宫在云阳,即今陕西淳化西北,为秦始皇所修。汉武帝在与匈奴贵族的斗争中,为了坐阵指挥,对秦林光宫加以增筑扩建,成为高大雄伟的甘泉宫。云阳是秦直道的终点,虽在陕西省中部,却北距匈奴族活动的大草原不远,是一处军事要隘;加之这一带山高气爽,风景秀丽,也是处上好的避暑胜地。每年盛夏,汉武帝随带功臣侍从,簇拥宫娥才妃,去甘泉宫纳凉消暑。武帝常在此避暑,人们大概就以此而称此地为“凉武帝村”。史籍中关于汉武帝到甘泉宫的记载很多。现在凉武帝村周围,还有许多村名与此有关。如传说为汉武帝驻扎部队的“营坊坡村”,习武赛马的“亮马台村”,御用花园  相似文献   

7.
饮马桥,是汉长安城东去大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关于它的位置,著名史学家杨宽先生认为:“汉代的东郭门和外郭亭,在饮马桥以东”,即“饮马桥在东郭门以西”(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他的依据是《洛阳伽蓝记》卷2城东“石桥南景兴尼寺”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江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下,分析了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的历史文化意义,在对遗址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后,对草鞋山遗址这一珍稀文化资源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人源出东夷,又是西迁之后在天水地区兴起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秦人早期都城西垂、犬丘、秦邑均在天水地区,西垂又称犬丘,地在今甘肃礼县境内,秦邑则位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南的瓦泉村。  相似文献   

10.
"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郭隗所筑之"宫",其名称经历了由"宫"到"台"的演变过程,在南朝时正式称为"黄金台".关于黄金台的位置,学界分歧较大,较为重要的有燕上都蓟城说、河北定兴金台陈村说和北章村说.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各方观点,可以肯定黄金台应兴建于燕国都城附近,但不可能位于燕上都蓟城,而燕下都附近金台陈村与北章村两座台基遗址也非燕昭王为郭隗所筑之"宫".事实上,《水经注》的相关记载与考古资料基本一致,郦道元所记"金台"即为历史上的黄金台,其原址位于燕下都城内张公台附近,但如今黄金台的地表遗迹早已无存.  相似文献   

11.
从五十年代以来,在史学界,一提起鲁北,尤其滨州地区,都认为这里是退海之地,从明代在山西老槐树和河北枣强迁发人来后,这里才有人居住,无古可考.近年来,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我区发现了大批史前文化遗址,这种论断已不攻自破.本文仅就惠民一带的史前文化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北魏金陵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皇陵。在史书记载中,北魏金陵有云中金陵、盛乐金陵和金陵三处。虽然这三处金陵至今尚未发现,但笔者认为,云中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是北魏早期的皇陵;盛乐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是北魏定都盛乐时所建的皇陵;第三处没有冠以地名的金陵则应在今山西省左玉县的大南山一带。  相似文献   

13.
《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夏有“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之举。颜师古注以为其地在中山国。根据大量文献记载分析,颜注显误,安民县与呼池苑之属地,不在西汉中山国,而在安定郡安定县,即今甘肃华亭县一带。呼池苑是《汉书·地理志》失载的边郡六牧师苑之一,王文涛《西汉“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属地考》一文认为“安定属巨鹿郡”的考证,因对史料引用和理解有误,故结论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4.
明人马中锡《中山狼传》一文,曾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近年来因听了某些专家的意见而撤掉了。但这篇名文仍被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选本收入而广为流传,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即收有此篇。朱先生的选本绝大部分注释准确而精当,这是有口皆碑的,但有些地方却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试举几例如下。 (一)关于中山国的位置 多数选本均注为“中山,古国名(或古地名),今河北省定县一带”。 查《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第一集第37—38图,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曾  相似文献   

15.
空间位置是考古遗址的重要属性。中国早期考古发掘受技术设备等因素限制,部分已经发掘并回填的遗址因缺少准确的空间定位信息,为后续研究和保护带来极大不便。利用已有考古发掘记录、文献资料、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早期地图等多元信息,基于GIS技术,构建早期考古发掘遗址重定位的方法模型。以河南省辉县孟庄遗址为例,利用多元地理信息综合定位方法进行试验分析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控制了遗址空间位置和分布的模糊度及不确定性,能够为遗址复探、遗址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再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疏与经注的合刊年代 ,目前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认为合附始于南宋绍熙二年 ,即 1191年 ,论者以《礼记》经注与疏的合附为证 ;第二种认为始于南北宋之间。我们以为第二种看法虽未明确指出合刊的具体年代 ,但却是正确的。因为阮元在《尚书注疏校勘记序》中“宋板”条下有着十分清晰的记载 :“注疏合刻起于南北宋之间 ,而《易》、《书》、《周礼》先刻 ,当在北宋之末也。”阮元在《〈仪礼〉注释校勘记序》《宋单疏本》下注云 :“注疏合刊于南北宋之间 ,惟《仪礼》又在后。朱子自述《通解》云 :‘前贤疏各为一书也’。马廷鸾曰 :‘余从败箧中得景…  相似文献   

17.
古代曲江池遗址在今西安市东南的曲江池公社一带,早在秦汉时就是有名的风景区。这儿原有一天然池沼,因池水曲折,故名曲江。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动用民力,疏凿黄渠引水入曲江,使池水剧增。池面宽阔,碧波荡漾,沙鸥翔集,百舸竞渡。池岸广建楼阁亭榭,“其南有紫云楼、芙蓉宛,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列,烟水明媚”(康骈《剧谈录》)。自帝王将相至商贾庶民,莫不毕集。每逢节日,曲江两岸“幄幕云布,车马填塞,虹彩映日,馨香满路”(《西京杂记》)。曲江池也是一个产诗的地方。许多诗人墨客一到曲江便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所谓“杏园盛会”、“雁塔题咏”,就是当时很荣耀的一种诗事。在曲江池里,“朝士词人  相似文献   

18.
近期吴必虎教授提出了旅游骡子论的观点。吴教授认为,旅游研究要有包容性;类比于天体系统,旅游如行星地球,其位于如太阳系中老三那个位置,旅游确实偏向于生活世界,具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混合特征。另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多学科定位的语言弱势现象,因其是后出现的学科,人们对其认知有限,喜欢用质的核心观去认识,掩盖了旅游的多学科本质。最后,提出了金刚学科概念,诠释了多学科的优越性,从而让多学科论拥有语言优势。  相似文献   

19.
汉晋高平考     
高平,西汉初置橐县,后改名高平县,南北朝高齐时废。在数百年的历史中,高平县治内涌现出仲长统、刘表、张俭、王粲、王弼等众多历史名人。然而,其治所的具体地理位置历来众说纷纭,或以为在邹城、微山一带,或以为在金乡。笔者参阅有关墓志、地方志,对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郦道元《水经注》等文献进行详细梳理、辨析,发现故高平县城当在现金乡县卜集镇山阳故城遗址一带。  相似文献   

20.
南明的历史,是明清史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段历史既是朱明王朝的余绪,又是清朝的创业史。顾诚先生所著的《南明史》是顾先生潜心研究十数年南明史研究的成果,是迄今为止南明史研究的最高峰。在这部著作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抗清斗争作为南明史研究的主线,极大开阔了南明历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