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论述,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新时代科普的重要地位。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以"四维一体"的科学文化建设为目标,推进科普供给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利用新媒介和数字技术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对科普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具体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大大调动了广大科普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的积极性,使我国科普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  相似文献   

3.
《学会》2022,(1)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之创造的科技成就不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的结晶,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因素。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普及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不平衡、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快速响应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成就科普展示工作值得关注。该文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为例,梳理其展示概况,分析展示特点,结合科技馆展览展品展示特点,思考并提出科技创新成就科普展示的建议,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普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科学普及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组织设立并实施科学传播奖,是开展科学普及的重要举措。本文搜集整理了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设立科学传播奖项的相关内容,从设奖数量、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作为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已成为决定国家物质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创造力最根本的因素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优秀代表,在我国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积极承担科普社会责任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知识爆炸和数字化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推动科普理念转变、实现高质量科普供给、构建大科普格局、谋划大科普战略,以高质量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基于院士群体开展科普(以下简称“院士科普”)的特征分析和实践经验,从新的历史方位重新理解院士科普的作用和意义,并对更好发挥院士作用推进科普事业繁荣发展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科普统计的调查数据,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5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的科普现状,总结了三地科普事业统筹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的同步召开,科协组织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得到重视,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求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上作出成绩,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总书记对创新发展理念的新认识新论断,把科普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是对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方向新要求。大众化的科技创新创业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普,在国家建设发展全局中被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已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10.
正一、研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党的二十大对科学普及新要求着手,提出了科普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深入分析科学普及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梳理科学普及大力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研判当前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面临新的形势与问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引领新时代科普创新的发展方向。系统阐释科普现代化的内涵范畴,并提出了目标现代化、体系现代化、协同现代化、机制现代化、手段现代化等 5 个本质特征。进而从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众需求充分满足,科普体系完备高效、创新成果转化顺畅,科学文化厚植人心、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等 3 个方面提出了科普现代化的愿景目标。并基于此,提出了科普现代化的建构思路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持续提供有效科普产品和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科学文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支撑创新发展的综合实力。文章基于我国科普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普能力建设中的不足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普能力发展方向,尝试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紧密结合对发挥科普咨政建言作用提出了时代呼唤,建设高端科普智库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服务科学决策、团结引领社会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强化舆论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建设高端科普智库的重要意义,界定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内涵,从目标、内容、对象、动力等方面剖析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当前高端科普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从治理体系、产品生产、影响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端科普智库建设路径的分析框架,并对国内外13家高端智库和科技智库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此总结提出高端科普智库的建设路径,包括建立科学的智库治理体系、优化智库产品生产机制、提升智库决策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资源科普化,对丰富科普资源、提高科普能力、推进“十二五”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科普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进行了深入思考.文章认为,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首先要加强有关理论研究,其次要选择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合适途径,再次要加强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社会语境下国立科研机构在科学传播体系建设方面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回溯了中国科学院围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中心工作"开展的科学传播生动实践,从中总结出国立科研机构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阐释了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我国科学普及网站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以中科院科普网站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国内科普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国内科普网站工作的策略,旨在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普网站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安全科普学研究与发展,进而提升安全科普实践效果,针对目前学界对安全科普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安全科普学的创建研究。首先,从安全科学视角,基于科普的定义,提出安全科普的定义;其次,提出安全科普学的定义,并深入剖析安全科普学的内涵;最后,系统探讨安全科普学的研究范围、学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基础5个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科普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科普规律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其研究可为安全科普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唤醒公众的科学理性意识,促进和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价值体系,是当今科普的主要社会责任。然而,在现实的科普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科普社会责任实现的状况,鉴于此,本文认为,应该在价值判断和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科技内容和传播方法进行科技传播和普及工作。因此,科普工作者应该具有一种评估思维,以促进科普社会责任的实现,使各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发展和使用科学技术,构建和谐共荣的科学图景。  相似文献   

19.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纵观科学发展历程,人类通过科普实现知识体系的开放与共享、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明理性的启蒙与教育。文章分析了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指出科普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效能,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障公民行使科学文化权力,有利于加强创新系统和创新文化建设。进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背景,指出科普在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社会治理、对外开放等方面大有作为。最后,从坚持科技为民的科普理念、筑牢科普传播阵地、立足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推动开放科学的大力发展、促进科普国际交流与协作等方面指明了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与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