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自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提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以来,围绕此观点的争论在语言学界就不曾消停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挑战与质疑。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性是语言符号任意观的补充和发展,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任意性要受到象似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既包括任意性,又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语言符号的根本性质是任意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在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性质。理据性和象似性正好与相对任意性的两种表现形式——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相对应,可以说是任意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任意性的反动。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分析各种争论焦点,并在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论证了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语言结构)中。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周道凤 《文教资料》2007,(26):28-3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目前仍然是语言学界争议的话题。随着对象似性研究的日益关注,一些学者以象似性的普遍存在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甚至否认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这样不利于全面揭示语言符号特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和理论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任意性依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本质特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二因素能指和所指关系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单个符号中,象似性是对符号之间关系或符号与外部世界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符号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5.
李红 《文教资料》2007,(35):57-58
自从1916年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甚至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来否认其任意性。本文通过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基本概念的阐述来看王寅教授等人的象似性原则,认为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语言符号的特征,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呈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Saussure(1916)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简要评介了Saussure的观点以及外界的批评,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一种客观实在,我们不能用语言符号的其他特征去否定任意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已成为共识.但对于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各有所述.一是任意说,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联系;一是理据说,认为语言符号具有象似性.也有学者主张象似的辩证观,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即任意性与象似性的结合.本文认为,语言符号是处于任意性与象似性之间、而又不处于两极的连续体.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一些语言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肯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出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 ,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 (语言结构 )中。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看法,主要分为三派:全盘接受或是大体接受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倾向于支持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持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既是任意的、又是非任意的。实际上,任意性和象似性是对立统一的,任意性是象似性的基础,象似性是语言发展的方式和动因,由于一方的存在而完全否定另一方是不可取的,应该将二者辩证地统一在语言研究和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类型学和我国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类型学是当代语言学的显学。文章介绍了语言类型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了类型学理论对我国语言研究的影响。文章还对类型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作了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著名句法学家Cedric Boeckx的著作<语言学最简思想>.该书旨在普及最简思想,回应批评意见,并为观望者释疑解惑.作者以语言设计的三个因素(基因,输入和有机体遵循的普遍原则)作为基调[1],旁征博引科学先贤们在理论构建方面所提倡的"美"的标准,指出最简方案的内核思想为经济简约性,概念必要性和对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14.
王力先生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曾多次谈到普通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重温王力先生的话语在今天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许多语言学著作和文章中由于缺乏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而导致的错误屡见不鲜;我们的语言研究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有坚强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作基础。鲁迅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普通语言学知识足令我们现今的许多语言学专家汗颜。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话语对今后我国语言学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是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有一定语用功能特性的自反意识。文章通过分析研究语言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及相关的认知与社会心理因素,来诠释它在翻译、语码转换、反语的运用以及话语生成等语言交际活动中与语言选择二者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对德礼达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但仔细分析二者的理论观点,不难发现他们在语言观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甚至是颠倒的。首先对造成二者语言观不同的根源,即二者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进行一番剖析。接着,着力对比分析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异同点,重点放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语言观是如何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进行解构的。最后,分析了这两种语言观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造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语言相对论是研究语言、思维与文化关系的最有影响力的理论,随着语言学一系列新兴学科的繁荣,语言相对论再度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作者借人类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等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多维度重新思考语言相对论。  相似文献   

18.
谈语感     
语感是复杂的感性复合体,它的形成需要先天素质、理论知识及言语实践等条件。语感是习得能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具有“监察”作用。语感的形成是语言学习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传播过程中,语言通过言语的形式在人类传播活动中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语言是传播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传播的信息结构是十分复杂的,由多方面因素构成。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冗余性、离散性、二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感在语言的学习中至关重要,语感能帮助我们正确的组织语言以及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但语感并非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语感,但是我们需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