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动画电视剧《火鸟》通过系列故事对人的生命进行思考,从原始部落追求永生的梦碎、未来社会机械的身体、侵害生命带来的轮回惩罚、利用信仰追求永生并最终通过神话实现永生,表达了"不会终结的事物,那便是生命,生命最初就是永恒的"观点,显示出追求永生的主题向度。作品塑造了"火鸟"这一新的带着璀璨神采、跨越时空的神话意象,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存在主义的视角看狄金森的死亡主题诗歌,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和存在主义思想的许多契合之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领悟到了狄金森对死亡独特的体验;她对死的痴迷和向往就是对永生的追求,她的死亡主题诗歌赋予和升华了生命中的真与美,永恒和不朽。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却有着一段别样的人生经历;她违背了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一所模特学校;她天生丽质,热爱文学,文章被美国《俄亥俄新闻报》《伊利华报》等报刊登载;她始终坚信:"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却是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得到了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却失去了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朵 《高中生之友》2008,(Z4):80-82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孩,却有着一段别样的人生经历:她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放弃报考高中,而选择了一所模特学校;她热爱文学.天生丽质.其文章被美国《俄玄俄新闻报》《伊利华报》等报刊刊载。她始终坚信:"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却是有些人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得到了一生追求的.有些人在生命结束时却失去了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选编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一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盲童安静丰富、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女形象。《永生的眼睛》一文,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自己…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两千多首诗,其中五百多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与永生."死亡与永生"成了狄更生几乎一生遥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想,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爱好了,而是升华到了一种责任与追求。她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热爱负起责任,她要让自己在这种热爱中追求到更多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语文老师担负着塑造学生的纯洁心灵、教育他们热爱和珍惜生命的重任。语文就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学科,她以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厚积淀来孕育和滋养新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努力挖掘文本中蕴含的生命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享受生命。  相似文献   

9.
我看三毛     
三毛以她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吸引读者,更以她的“爱心”。广博深沉的情感征服读者。这在她的作品中具体表现为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切和同情以及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三毛作品以“情”感人的魅力所在,关键在于一个“真”字,与琼瑶作品比,其“情”更见风采。她的作品语言传神,还善于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来渲染不同气氛。  相似文献   

10.
我想,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爱好了,而是升华到了一种责任与追求。她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热爱负起责任,她要让自己在这种热爱中追求到更多的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敷演黛玉之死的戏曲中,无不充斥着悲凉的况味。她双亲早逝,寄人篱下,心无所依,魂难归里。黛玉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又不尽然一悲到底。黛玉之死不同凡人之死,而是升仙去了。这是融合了道教文化的结果。既符合戏曲演出的需求,又多了一点宗教式的关怀。"红楼戏"既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小说,又融合于传统文化,并结合自身特点来改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妇女“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决定了妇女一生被监护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其监护人由父到夫再到子,看似一直在变化,但却始终逃不开男权社会之压制。由此引发在父女、夫妇之间男权绝对至上,而母子之间男权则相对至上。由父权引申出来的亲权与男权发生妥协与协调。故而保证了妇女一生监护的完整性。同时使子对母的监护与传统孝道两全。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毕淑敏以“复述人生的真实案例”为基石,稳稳扎根于中国当代文坛。在浮华、狂燥的氛围中,她始终达观地关注着芸芸众生。在她九十年代中期所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死亡这一意象融汇着作家不同的思想情感走进了读者的视野。本文主要从毕淑敏的五篇小说《红处方》、《阿里》、《预约死亡》、《生生不已》、《女人之约》)着眼探寻作家笔下死亡意象独到的精神蕴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谢华的儿童文学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的创作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入手,刻画了当代儿童生存的迷茫、困惑与抗争,蕴含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写作中,谢华对儿童的弱势所倾注的情感,以及这些情感所引发的人性思考和反抗,丰富了其作品的意味。如何描写"苦难"是儿童文学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在谢华的作品中,书写成长、死亡和抗争无疑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被称为"悲剧中的悲剧",既是悲剧,死亡便是必不可少的描写,而在众多死亡中,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黛玉之死。黛玉之死,既是因其生长于贾府这一衰落的大家族,也是由其自身性格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藻海茫茫》因其特有的后殖民色彩而备受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伯莎的"疯癫"及其纵火的行为,大多数评论者认为是遗传其母亲的缘故。此篇文章则认为这种"疯癫"是身份认同失败后身份迷失分裂的结果,伯莎分别在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中寻求认同却都以失败告终。其内部空间的认同在于与亲人的认同,外部空间的认同则为与黑人群体及白人群体的认同,内、外部空间身份认同的双重失败导致了伯莎偏激异常的心理及一系列行为,最终纵火而亡。  相似文献   

17.
伍尔夫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作家,思想非常敏锐。她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战争的年代,她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凄惨的战争景象,至亲的早亡都加深了她对生死的独特领悟。战争的巨大毁灭力量击碎了人们对理性世界的坚定信仰,悲观思想在当时欧洲大行其道,为叔本华、尼采的悲剧哲学提供了沃土。作为著名文学评论家女儿的伍尔夫,显然接受了当时欧洲的悲剧思想,她的很多作品都充斥着叔本华式的悲观理念,这为她的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呼兰河传》是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辞世大作。作品中小团圆媳妇等人物形象凸显了最原始的生命本能以及被传统道德规范肆意践踏的生命欲求。同时,萧红还以温情的笔触,以回忆的方式记述了自己美好的孩童时代,表现了她热爱生命、憧憬理想、眷恋亲情的强烈且显明的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9.
王华英 《海外英语》2012,(12):223-226
《露西》组诗中流露着强烈的死亡主题。华兹华斯的死亡意识与他矛盾的自然观有一定的联系。在《露西》组诗中,自然既有慈爱的一面,又有破坏性的一面。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这种双重性困惑不解。他崇尚自然对人性的净化作用;而又感觉到在自然法则下人生短暂易逝,死亡不可避免却又无可预见。在露西的英年早逝和其带来的孤寂中痛苦挣扎,他最终意识到死亡是生命回归自然的媒介之一。死亡使得生命复归神性,得以在宇宙万物中永生。华兹华斯的这种死亡意识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以及对人生终极走向的关怀。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过早地面对了亲人相继离去,加之所承受的作为女性的困扰,以及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论的影响,使得她感到每一个人都不能走出死亡的阴影。然而,伍尔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人们所普遍认知的其作品中包含着死亡主题,更在于她对生和死的深邃思考。笔者以《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三篇名作为范例,分析了伍尔夫生死循环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