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是西方学术界"少数话语"的两种主要代表.一批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批评家在二者之间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从后殖民立场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简·爱>作为女性主义的经典文本,它所包含的殖民主义话语一直没得到人们的重视.琼·里斯从不同视角对<简·爱>进行了重写.她的<藻海茫茫>揭示了<简·爱>中存在的帝国主义压迫,颠覆了勃朗特的殖民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2.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它不仅是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理论之一,而且也是现实实践中解析东西方政治文化关系的有效的理论方法。针对全球化时期的文化身份问题,论述了后殖民理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警示意义。即警示当前西方世界的后殖民主义威胁、警示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危机、警示中国通俗文化中的后殖民主义心理等。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它不仅是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理论之一,而且也是现实实践中解析东西方政治文化关系的有效的理论方法。针对全球化时期的文化身份问题,论述了后殖民理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警示意义。即警示当前西方世界的后殖民主义威胁、警示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危机、警示中国通俗文化中的后殖民主义心理等。  相似文献   

4.
章萱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57-59,74
康拉德对于殖民主义有着强烈的批判,但是生活在西方话语世界中他依旧无法摆脱西方思维和话语的影响。从后殖民主义的叙事视角、"东方学"的阅读者、后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三方面来挖掘小说《黑暗的心》中的后殖民话语,发现小说体现了康拉德敏锐的反殖民主义视角,又无意识地流露出了强烈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拥有跨文化身份和多元文化观,与后殖民理论家有着诸多异同。她从积极的意义上言说中国,解构殖民话语霸权对它的歪曲和丑化;在与明恩溥的个案比较中可见,她和殖民主义文化立场有着巨大差别。这一切证明赛珍珠有鲜明的后殖民性,对她的研究可以和后殖民主义建立起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福柯的所有理论集大成中,权力话语成为其理论核心和关键.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其话语权力利理论启发并影响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成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基石.他们借用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力关系,揭示出西方宗主国时边缘文化的控制和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是西方学术界“少数话语”的两种主要代表。近年来,一批被称作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批评家在二者之间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她们批评西方女性主义的白人中心主义和本质主义, 寻求建立一种适应第三世界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 并从后殖民立场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 本文从理论与批评实践两个方面对这种新的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是西方学术界“少数话语”的两种主要代表,近年来,一批被称作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批评家在二者之间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他们批评西方女性主义的白人中心主义和本质主义,寻求建立一种适应第三世界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立秋策略,并从后殖民立场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本文从理论与批评实践两个方面对这种新的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根据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溯源,所谓权利和话语是指不同客观事件承担的本质蕴藏着同一轨迹的内在过程集合即两者具有不可分割属性。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进而影射出的话语权利启发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并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他们借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利关系,是西方宗主国对边缘文化的控制,是一种话语权利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文化批判逐渐被国际社会学术机构确定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文化批评模式。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判,以否定和颠覆西方新旧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为宗旨,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批判和颠覆殖民主义所确立的"黑人/白人"、"自我/他者"和"男性/女性"等三组二元对立的文化模式,利用后殖民理论最终在"西方/东方"、"支配/被支配"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对西方文化殖民现象作出解答,反对用西方殖民主义统治所构造的知识形式来框定和分析自己民族的文化而使其民族精神深处被殖民化和奴隶化。但是,这三组文化批判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即都是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对殖民主义文化及种族主义所进行的并不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及其对西方文化影响的批判性反思,为非西方史学或第三世界历史学与自身的决裂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强大的理论后盾,它不断地强调历史与文化的本土性、差异性和特殊性,旨在重构非西方地区、边缘和他者的历史。西方近现代史学的一些重要特征都受到了来自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自后殖民主义思潮兴起以来,很多西方经典名著被重新解读。文章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角度对童话故事《小黑人桑宝》进行分析,发现文本中潜藏的文化殖民思想,被改写的东方文化及在西方语言、文化渗透之下东方面临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3.
马丁.卡诺伊立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借用帝国主义、后殖民主义和依赖理论等,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教育与国家发展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际性的后现代化思潮势衰之后,西方后现代哲学精神并没有从而减弱其复杂的影响,相反,却仍在继续扩展之中。据初步考察,近期以来的后现代哲学精神,一直在向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冲击和渗透,同时,还在后殖民主义化理论中变应着,又对马克思主义学派引起理论解构反应,并在女权主义中有力地表现着,而后现代哲学本身内部的交流则呈现为互动变异之态。因此,对于西方后现代哲学精神的近期动态仍有给予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存在与发展策略表现为多栖性特征,这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动力之源,使它能够在20世纪后期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理论中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多栖性主要表现为理论学派主要人物身份的双栖性、学派主张的复杂性、理论实践的普遍适应性。后殖民主义理论是21世纪最富有活力的文化与文学理论之一,其地位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6.
在短篇故事《告诉我杀谁》中,奈保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前殖民地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身份求证过程。本文运用当代后殖民文化理论,以文化身份的视角,通过分析主人公追寻自我文化身份到迷失自我的过程,探讨了这些前殖民地人面对西方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在文化归属问题上的困惑和迷失,揭示出放弃本土文化而一味追求西方文化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新的身份,反而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自我身份的迷失。  相似文献   

17.
“文化殖民”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借鉴或采用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理念与做法,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由此,不仅造成基本国情、民族文化、本土教育资源等的"集体遗忘",还造成思维方式的单一、认识的片面、多元思想的消解。从后殖民主义、本土知识的研究来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要有明确的"身份确定",克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摆脱文化殖民主义的束缚,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后殖民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形象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应该扩展为"异质文化形象"研究。后殖民主义作家所接受的文化已不单纯是母国文化,他们笔下的母国形象既不属于自塑的传统形象学,也不属于他塑的异国形象范畴,而属于异质文化形象。它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出后殖民文化的混杂性、矛盾性,是作者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的体现,是后殖民文化混杂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刘燕  童琳玲 《培训与研究》2006,23(1):121-124
奈达是当代西方语言学界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之一,他的翻译思想是西方翻译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玉石。本文介绍了奈达翻译思想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翻译观的后期转变,论述了奈达翻译思想及其转变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