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郑筱萸成为了一个典型。1月24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这位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定性为“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而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做了进一步阐述:其中暴露出监管法规制度、监管工作思想、行政许可项目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局是一个典型,其他政府部门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但是,郑筱萸并不只是一个人。从中央到地方多名药监官员的先后落马,可以看到这个群体间的关联。它甚至被媒体描述为“有组织犯罪”或“系统性腐败”。这种关联,不仅在于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某些交易,更在于他们均从几项制度变革中寻找到了缝隙。而这些制度变革,正是郑筱萸的主要政绩。是主事者利用制度变革来设计寻租空间,或仅是制度本身的漏洞受到了利用,或许只有郑及其同盟者能解释。而其恶果却严重而深远:它不仅损害了一个国家权力部门的权威,也破坏了一个行业的健康,更威胁到人民的身体乃至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郑筱萸成为了一个典型。1月24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这位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定性为“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而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做了进一步阐述:其中暴露出监管法规制度、监管工作思想、行政许可项目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局是一个典型,其他政府部门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但是,郑筱萸并不只是一个人。从中央到地方多名药监官员的先后落马,可以看到这个群体间的关联。它甚至被媒体描述为“有组织犯罪”或“系统性腐败”。这种关联,不仅在于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某些交易,更在于他们均从几项制度变革中寻找到了缝隙。而这些制度变革,正是郑筱萸的主要政绩。是主事者利用制度变革来设计寻租空间,或仅是制度本身的漏洞受到了利用,或许只有郑及其同盟者能解释。而其恶果却严重而深远:它不仅损害了一个国家权力部门的权威,也破坏了一个行业的健康,更威胁到人民的身体乃至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郑筱萸成为了一个典型。1月24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这位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定性为“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而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做了进一步阐述:其中暴露出监管法规制度、监管工作思想、行政许可项目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局是一个典型,其他政府部门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但是,郑筱萸并不只是一个人。从中央到地方多名药监官员的先后落马,可以看到这个群体间的关联。它甚至被媒体描述为“有组织犯罪”或“系统性腐败”。这种关联,不仅在于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某些交易,更在于他们均从几项制度变革中寻找到了缝隙。而这些制度变革,正是郑筱萸的主要政绩。是主事者利用制度变革来设计寻租空间,或仅是制度本身的漏洞受到了利用,或许只有郑及其同盟者能解释。而其恶果却严重而深远:它不仅损害了一个国家权力部门的权威,也破坏了一个行业的健康,更威胁到人民的身体乃至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郑筱萸成为了一个典型。 1月24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这位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定性为“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而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做了进一步阐述:其中暴露出监管法规制度、监管工作思想、行政许可项目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局是一个典型,其他政府部门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监察部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调查情况汇报。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高度重视。郑筱萸等人的问题暴露以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药品监督管理,做了大量工作。要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政府监管部门要从郑筱萸案件中吸取教训,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好社会和公众利益。年末岁初,由中央发起的一场整肃“风暴”,降临国家药监局及整个药监系统。  相似文献   

6.
速读     
药监系统高官落马:折射药品审批之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监察部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调查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郑筱萸等人的案件是一起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少有地就郑筱萸案听取了监察部的汇报。郑案被定性为“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最令中央震怒的是,郑案不仅仅是个人腐败,而是类似于‘有组织的犯罪’,涉及到不同层次药监系统和地方局的官员,影响恶劣。”  相似文献   

8.
速读     
焦点药监局:郑筱萸事件之后的反腐风暴自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一家三口都因腐败问题被查处,导致“药监腐败”走进公众视线之后,一场反腐风暴在药监系统刮散开来。  相似文献   

9.
王小石案发后,国内长期形成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遭到了暴风雨般的指责和批评。中国证监会也遇到了极大的“信任危机”。“更少的管制,更专业化的监管”,曾被业内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改革方向,而现在看来它仍仅仅是一个理念。从最初的“审批”到目前的“审核”,在现有的管制思路下,证监会的权力无疑成为了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工具。王小石的腐败,可以说是市场层面对目前中国证券监管制度优与劣的一个回应。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如何被高效地利用,被更安全地使用.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存储和容量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今天的存储考量的不是“有容乃大”,而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铁路国企的一名宣传干部,要说“《新闻与写作》为我导航”似乎大了些。但我由于喜爱它,已经订阅了五年。我喜爱它的原因,不仅在于它很好地把握了宣传舆论导向教育,更在于我们企业也有一个《班  相似文献   

12.
毛露超  孙艳香 《大观周刊》2012,(49):348-349
青岛,昆明,南京“血荒”……宁波也出现过用血紧张的状况。全国大面积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近期凸显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发生血荒的原因往往被归结为天气的或热或寒、学生放假、公众奉献精神的缺乏.甚至无偿献血制度本身。但是各大医院出现的非手术用血超过手术用血的现状或趋势.也使得临床用血紧张问题更加严重。临床用血使用的合理性问题及不合理的用血更刺激的血荒的蔓延。“血荒”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更暴露了医院相关制度的不足和不良的风气。从根源上化解“血荒”,不仅需要完善现行的献血机制,更需要从深层次上改善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设进士科,到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一千三百年间,虽历经多次存废之争,科目屡有变动,但科举一直是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途径。近代以来对科举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其考试内容,即仅局限于儒家经学和文史辞章,因而不利于实学或科学的发展。但这种指责忽略了科举是一种考试取士制度,而不是一种教育和学术制度。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以及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延续,每隔一段时间便将一批通过层层考试而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充实到官僚阶层中去,在等级制社会里维持着一个重要领域的社会公正。科举的历史局限在于它是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惟一渠道,因此将一种本来的考试取士制度延伸为一种教育制度,即考试内容决定了教育的内容,这就使教育成了科举考试的准备,不利于各种其他人才的培养。或许,关键不在于废除科举,而在于增加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渠道,使人们能够通过别的方式,而不仅是“做官”的方式,来获取社会声望和社会成功。科举至少造就了一个无论从个人德行还是从文化素质上都相对优秀的管理阶层,个人不是通过他的血统、财富或社会关系而是通过他个人的文史才能而获得首次升迁。而废科举则大大增加了管理阶层产生和人员构成的随意性,但另一方面,又拓宽了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渠道。程巍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抗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盐政改革的重点在整顿盐务机构和整理盐税,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盐税收入,盐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而在抗战开始后,战时盐政变革的主旨在于满足战时的军民食用,稳定社会秩序,适应抗战的需要。“筹划战时盐政虽有多端,要以民食国税二为旨归。”而食盐销售制度的演变最能体现这一主旨。战时盐政以民食国税为重心,而销售与民食国税的联系最为直接。战时食盐销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包括供应、批零等环节,还涉及组织、价格等方方面面。本拟就1937~1941年国统区食盐销售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时评是一个国家的“起居注”。它应当有“记录历史,催生未来”的功能。时评的“时”,是“时事”的“时”,更应当是“时代”的“时”。它要反映历史的荒谬,更要记录那些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尤其是那些并不起眼的“细节”。《现代汉语词典》对“时事”一词的释义为: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我所理解的“大事”,就是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观念、制度变革等等问题的事。它绝不是一般的道德说教,或搬一堆  相似文献   

16.
“大特写”首先是特写,必须是从真人真事中截取最具有典型意义、最富有新闻价值的片断或一个情节、一个镜头,局部加以放大,运用文学的手法,将其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更生动地再现给读者,使读者如临其境。 为什么要在“特写”的前面加上一个“大”呢?这里面有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发展因素,并非因为这类文章篇幅长、插图多、标题大,而称它为“大”。  相似文献   

17.
吴焰 《新闻天地》2008,(8):47-47
四川大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的惊心动魄,让人至今“谈湖色变”:所以,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巧借“堰基湖”而把民意堵塞喻为“言塞湖”,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这个词旋即风行开来——不仅在于它形意的巧妙,更在于,人们感受到了权力部门对民意的敬畏。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观众十分喜爱。“实话实说”不仅提供了一个人们说话的场所,更重要的在于它体现了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即每个人都有平等说话、表达意见的权力。这是“实话实说”栏目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霍俊明 《出版广角》2015,(4):110-113
每当看到著名诗人流沙河为洛带古镇题写的“甑子场”这三个性格张扬的大字,我就一直追问“诗人”与“地方性”的历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特殊关联。尤其是对地方性文化更为特殊的巴蜀之地而言,诗人写作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在于这一特殊的地方和文化场域对生长其间的诗人个性的激发,更在于个性风格突出的诗人与地方和历史之间别开生面的互动性修辞。  相似文献   

20.
行政审批权是准入(批准)制度的产物.准入制度相对于登记备案(过程监管)制度是一种简单而又省力的行政管理模式. 准入制度与登记备案制度的区别,在于前者重视与强调的是事前审查——严进,只有那些符合条件的才能进入;而后者重视与强调的是事中事后的监管,只有那些遵纪守法的才能继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行政管理往往只重视事前的审查批准,而疏于事中事后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使许多人误以为审批权就是行政管理权的全部,忽略了监管权,有些甚至放弃了监管权.时间一长,使得只知审批权是行政权力,忘却了监管权也是行政权力.有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三无”(无权、无钱、无势)部门的说法就是这种思维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