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娟  张玉喜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1-838
以2005-2015年中国省域的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数据为支撑,构建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省域和东中西部地区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综合效率平均值历年呈稳步上升趋势;省份、区域间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绩效产出结果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本研究针对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网络节点行为变量引入知识生产函数,对模型进行扩展,基于扩展后的模型考察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表明:(1)区域间知识溢出模式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通过模仿结构相似的竞争者的行为获取外部知识;在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在互惠网络中获取新知识。(2)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吸收能力高的区域和吸收能力低的区域,都可以通过嵌入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2011年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新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创新环境水平波动性强、总体水平低,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低,创新成效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略有提高。最后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速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形势,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更多样的评价指标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被合理考虑,从而单一维度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亟须完善,这对于认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切入,将区域创新划分为创新环境、创新合作、创新潜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应用六个一级指标构建分析框架。通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综合测度将区域创新划分为5种类型:创新正反馈型、创新潜力型、能力引领型、效率引领型以及创新萌芽型。通过对每个聚类的特征进行探究,证实了我国各经济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适配性存在区域间的显著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长江经济带GDP与各项创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程度;阐述科技创新现状:科技创新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主体较多、科技创新专利水平有待提高等。基于因子分析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间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结论;运用DEA的BC2模型计算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得出区域间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的结论;使用DEA超效率模型进一步计算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超效率状态,并对各地区超效率值进行比较和分类。最后,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保护专利知识产权;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构建创新主体联合有效信息平台;促进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等。  相似文献   

7.
王福红  夏咏 《资源科学》2024,(1):130-144
【目的】耕地集约化利用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和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科学辨析耕地集约化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时空分异特征,精准把握耕地集约化利用存在的短板,对促进耕地资源潜力的挖掘,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文基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和持续状况4个维度测度2000—2020年全国及四大区域耕地集约化利用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耕地集约化利用空间不平衡状况及结构来源,运用分位数标准化方法分析耕地集约化利用不充分状况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0—2020年全国及四大区域耕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差异较为显著,但总体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较低省份对较高省份存在“追赶效应”。(2)全国耕地集约化利用不平衡状况总体呈现缩小态势,耕地集约化利用空间不平衡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不平衡,约占7成以上。(3)全国及四大区域耕地集约化利用不充分指数均呈现下降态势,总体不充分指数西部(80.94)>东北(74.33)>全国(68.14)>中部(60.16)>东部(55.72)。(4)耕地利用持续状况是导致全国及东部、中部...  相似文献   

8.
缩小制造业智能化区域差异,已成为全面协调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构建制造业智能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刻画空间分布,量化区域差异,检验收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存在同质性集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2)区域内差异是制造业智能化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区域贡献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3)在考虑了技术创新投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因素后,区域间和各区域内部的制造业智能化差异将逐渐缩小,其中,人力资本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东、西部区域内部差异,信息化水平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中、西部区域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39项三级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39项指标采用增速法进行滚动预测,并测算出31个省(市、区)2030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化、区域创新格局及区域科技力量空间布局等,对未来十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趋势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至2030年,中国科技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纵一横”两大创新带的廊道效应逐渐突显,成为区域创新集聚区;中国科技创新重心不断向南转移,区域间科技创新发展依旧不平衡,而城市群协同创新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发展逐步进入“超越行政区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技术制造业的延伸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度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水平,本文从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并利用基于加权马氏距离改进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在产业规模、基础条件与创新环境方面差异明显。据此将我国31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梯队,并分别从政府、各梯队区域内和区域间三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作为创新产出指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其创新转化效率及极化效应。研究得出:我国专利申请导向的产业创新转化效率为0.864,而专利授权导向的创新转化效率仅为0.398;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极化效应呈现倒U型,四大板块区域内差异高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东北部三大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存在收敛;七大产业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极化效应高于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专利申请主体中,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极化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2.
四川区域自主创新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科技投入和产出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但是,四川区域自主创新仍存在企业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制问题突出、产业链不完善、创新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四川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完善政府政策,改革创新体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王博  张永忠  陈灵杉  姚星 《科研管理》2020,41(8):123-134
明晰城市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并识别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2005-2016年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识别地级市层面的绿色专利数量,通过回归分解识别影响地区绿色创新水平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贡献度。本文发现:(1)我国的绿色创新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整体发展迅猛,中西部地区相对缓慢,不同城市的绿色创新产出呈现两极分化。(2)不同地区影响绿色创新产出的因素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绿色创新产出的边际影响更为明显,中部地区绿色创新产出受到经济发展指标、创新投入要素和政府行为的联合影响,西部地区绿色创新产出呈现出政府行为主导的特征。(3)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专利,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各类专利产出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而创新投入的要素作为影响创新产出的直接因素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论,按照投入、处理、产出和环境的关系逻辑构建包含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法、TOPSIS法和TOPDIS法构建组合模型,运用珠三角9市2018年和2019年有关数据平均值对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改进路径。研究发现:珠三角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广州科技创新环境最好,深圳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实施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排名均为第一;各城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中,广州和深圳分别要考虑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本科院校重点学科数,佛山、珠海等其他地市均要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额为首要考虑因素。基于实证结果,从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投入保障和差异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促进珠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省域空间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采用相对发展率、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13年期间,我国省际创新产出相对发展率的地区差异较大,并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区域内创新差异在考察期内缓慢增大,并呈现两阶段"U"型变动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3区域间创新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异以1996年和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S"型变化特征;4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看,区域内部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先减小后增大,而三大区域间创新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数知识生产函数,综合使用经典计量模型、空间计量常系数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我国29个省域内创新单元对区域创新的贡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对区域科研创新有显著贡献的主要是创新环境、企业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力资本投入状况,地方财政支持、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研发对区域创新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校企联盟也并未发挥出促进区域创新的效应。而且,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关系,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区域间创新干扰明显;创新单元的创新贡献在区域分布上存在非平稳性。  相似文献   

17.
探索改变传统科技创新评价中过于偏重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综合评价思路,关注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为此,基于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立足我国科技创新新阶段,融合大数据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5个维度构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评估2012—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程度、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西低、中平、东高”的格局;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和企业创新指数均有所提升,而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呈现波动趋势。根据研究发现,提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强化科技发展区域协同以及绿色科技体系创新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科技创新体系的三螺旋结构框架提出科技服务业面向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从服务创新产业发展潜力、服务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服务创新成果创造能力等3个方面构建科技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CRITIC-VIKOR法对我国科技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服务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其中东部的服务创新能力最强且大幅度领先,西部的服务创新能力最弱且停滞不前。研究提出应积极落实各项国家战略决策,缩小各区域服务创新能力差距,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技术制造业的延伸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环节,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测度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水平,从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并利用基于加权马氏距离改进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在产业规模、基础条件与创新环境方面差异明显。据此,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梯队,并分别从政府、各梯队区域内和区域间3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省域空间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采用相对发展率、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13年期间,我国省际创新产出相对发展率的地区差异较大,并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区域内创新差异在考察期内缓慢增大,并呈现两阶段"U"型变动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3区域间创新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异以1996年和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s"型变化特征;4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看,区域内部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先减小后增大,而三大区域间创新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