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9,(5):36-37
科普是科技创新的一翼,云南在科普能力提升上存在科普基础设施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科普人才队伍不足不强、民众有效参与科普的机制和渠道不畅等制约因素,对此,提出准确定位科普方向、保障财政科普投入促进科技与教育、文化等有机结合以及产业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丽江市科普事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科普人员和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各类形式的科普作品不断涌现,以科技活动周为代表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丽江市的科普工作也存在着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科普资源分布不均衡,科普活动与科普场馆等硬件设施链接不够、基层科普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文章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五)、关于科普投入和场馆建设 1、关于科普投入。科普经费投入是加强科普工作的必要保障和基础条件。科普活动作为公益事业,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为此,我省科普条例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二是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都应当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用于科普事业;三是财政要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资料显示,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差,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开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迫在眉睫。保障科普经费需要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科普多元投资体制,一方面加大国家在科普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吸引企业、基金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5.
杨艳梅 《科协论坛》2013,(10):22-25
在阐述社区科普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海淀区社区科普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海淀区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近年来社区科普工作在管理体制、科普阵地、实施方式、科普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得到提升,但是还存在科普重形式轻内容、管理制度僵化、科普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海淀区社区科普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普工作统计是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制定科普政策、实施科普工作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山州2011年度科普工作统计于2012年3月中旬展开,对167个单位进行调查,通过对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活动等多个方面工作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要努力提高科普人员的总体素质、加快科普场馆建设,增加科普经费的投入,形式多样地开展科普活动等4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科普能力的内涵,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结合静态和动态研究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2014-2017年科普能力进行测度,得出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发展呈现出四个明显区域特征、科技经费和人才投入是衡量科普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等结论。最后提出促进湖南省区域科普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亚 《科协论坛》2007,(1):31-31
日前,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中心幼儿园成为全市首家科普幼儿园。近年来,该幼儿园投入了大量的科普经费,设立了科学探索室,科学陈列室、幼儿科技图书馆、科普画廊、科学种植园地、饲养角、多媒体教室,为教师订阅购买了大量的科普书籍,  相似文献   

9.
针对德宏州科普统计工作现状及2021年度的科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德宏州科普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针对科技人员和科普人员的培养力度,保证德宏州科技科普人员的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科普创作水平及传播能力;各个部门增加开展科普活动的投入经费,科技管理部门督促各单位切实落实科普工作规划,提高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的使用率;以科普对象为中心,设计合理有效的科普活动,增加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提高科普统计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保证科普统计数据有效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第一次全国科普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全社会科普经费投入为24.16亿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15.51亿元,占总投入的64.20%;有关单位和部门自筹资金6.22亿元,占25.75%;社会捐赠0.45亿元,占1.86%;其它投入(包括门票等其它经营性收入)有1.97亿元,占8.24%。这表明,我国科普经费投入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多元科普经费投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莫扬  荆玉静  刘佳 《科学学研究》2011,29(3):359-365
 加强科技人才科普能力建设是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发展科普事业的重要任务。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认识到,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科普能力建设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支撑,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需要。以中科院为例,科普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科普积极性自觉性不强,人均实际投入科普工作量下降,科普创新及科普专业能力不高。建议改进科技人员考评、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制度,加强科技人才开展科普的动员、投入、培养、激励机制建设,壮大科技人才科普队伍规模,提高科技人才科普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会》2019,(10)
科学家缺少做科普的时间和精力,科普能力缺乏和激励动力缺乏是制约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障碍,而科普经费来源少等问题制约着微生物学会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加强顶层设计、提供针对性培训、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力度等可以逐步解决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普统计是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7年度广西科普工作统计的数据,从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创新创业中的科普等6个方面124个指标对广西的科普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科普(技)教育基地的政策支持、经费来源、人员配置和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发达国家青少年科普(技)教育基地建设的趋势,得出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4,(12):24-24
目前,科技部发布201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数据表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92.25亿元,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3.41元。 统计显示,科普经费投入稳定增长。2013年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132.19亿元,比2012年增长7.57%。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拨款92.25亿元,占投入总金额的69.79%,比2012年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16.
胡秋君 《学会》2007,(4):60-61,59
提高学会科普能力,除要加强自身建设外,确立学会在社会科普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改革外部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加大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陈爱智 《科协论坛》2008,(12):29-31
近年来,苏州市科协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既有基础性的创新或特色工作,如科普放映车在社区的巡回演出、苏州科普之窗开展的科普擂台赛、魅力科技人物的评选活动等,也有大型活动的承办,如第28届国际科联大会、院士论坛、计算机大会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离不开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市政府加大科普投入力度,到2010年财政对科普经费投入达到人均5元以上。更重要的是苏州市科协紧抓机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区科普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存在问题也逐渐凸显:社区科普理念缺乏;社区科普工作人手短缺;社区科普经费捉襟见肘;社区科普设施简陋;社区科普手段滞后;企业介入社区科普的机制没有形成;社区群众性科普服务网络缺乏。通过对社区科普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拥有大量优秀科研人才和科技资源,是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普工作既要面向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也要面向社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分析当前高校科普工作的不足,并以乌兰察布地区大学科普实践为例,提出高校科普工作应强化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经费筹措、资源共享,并探索创新高校科普工作新方式。  相似文献   

20.
郑振华 《学会》2013,(4):60-64
科技活动对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和推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要建立相应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制度,重点依托农村中小学校,从课程设置、人员、器材、场地、活动设计等方面入手,加强农村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同时,要建立适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小型综合性科普场馆,采取相应的配套管理体系,切实推动农村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