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犇 《报刊之友》2010,(1):117-119
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促进西安澳门两地文化交流,应澳门基金会、澳门美协书协的邀请,由王西京院长率团的西安赴澳文化交流代表团于11月22日抵澳。  相似文献   

2.
王犇 《今传媒》2010,(1):117-119
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促进西安澳门两地文化交流,应澳门基金会、澳门美协书协的邀请,由王西京院长率团的西安赴澳文化交流代表团于11月22日抵澳。  相似文献   

3.
漫步澳门街巷,销售报纸、杂志的报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印刷精美的报刊种类繁多,竞相争奇。它们像一扇扇窗口,传递着全球资讯,把小小的澳门与世界各地紧紧联系起来。据了解,在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5万的澳门,当地出版的报纸日销售量为9万多份;港台销澳的报纸有40多种,日销量约2万多份。香港出版的日报每天早晨由喷射水翼船运送到澳门,几乎与香港当地同时销售。 澳门的中文报业已有100年的历史。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创办了报纸——《澳门新闻纸》。这份报纸主要翻译英文《澳门月报》中有关澳门、广州的消息及外商活动情况,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之为一份真正的近代报纸,但它却是本澳中  相似文献   

4.
最近,每逢周末,珠海市内大小书店顾客盈门,其中澳门同胞成为客流中的特殊群体。澳门与珠海水陆相联,随着通关手续的简化,澳胞往来珠海与日俱增,两地交往日益频繁。以前,澳胞来珠海主要是逛市场购买日用品,或到酒楼食品街饮酒喝茶,最近澳门宾客们却以光顾一下书店为时尚。珠海市新华书店拱北门市部是距澳门最近的书店,自然到这里购书的澳胞最多。据书店门市部主任介绍,每逢周末或澳门公休日,澳门人三五成群地来此购书,有时一天买走几千澳元的图书,澳门购书读者中,以学者和学生为多。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沿革澳门中文报业的历史,已有ilo多年,开创中国中文报业之始。早在1839年至1840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便翻译英文《澳门日报冲的澳门、广州消息及外商活动资讯,在广州出版《澳门新闻纸》,供有关人员参考,以便:“睁眼看世界”,此为中国中文报业的雏形。在澳门有了正式的中文报纸之后,即成为革命者宣传革命理论的舆论工具。《孙中山全集研卷第一篇《致郑藻如君》,原来就发表在1890年的《澳报》上。这份《澳报》已是以日报形式发行。1893年7月18日,澳门上生葡人飞南第与正在澳门行医的孙中山合作创办了《镜海业报》,并由孙…  相似文献   

6.
1澳门地名考究 澳门地区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位于中国南部海岩边缘,珠江三角注洲的南端.澳门半岛古名蚝镜、濠镜、濠镜澳、香山澳、濠江、濠海等,葡萄牙人称之为马交(Macau).  相似文献   

7.
1、宣传澳门问题的由来和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2、宣传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和中央关于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宣传《基本法》。3、直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推委会的工作情况;直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以及澳门同胞积极参与筹组特区政府的情况;介绍澳门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中文的官方地位这三大问题的解决进程;宣传我国政府决定在澳门驻军是体现主权的象征,也有利于澳门社会的稳定;宣传我驻澳部队为进驻澳门所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宣传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的情怀,内地和澳门血浓于水的密切联系以及澳门的…  相似文献   

8.
界务与主权     
林文  刘静玲 《兰台世界》1999,(12):38-39
1909年,中葡澳门划界谈判中止后,澳葡当局除了不时派遣兵船进入内港,以及干涉广东官府在小横琴岛缉捕盗匪外,还违反中葡有关"澳门浚河须由两国政府会商"的协定,重又开始疏浚航道的准备工作.虽然航道日益淤塞急需疏浚.但澳葡当局是以此来显示他们对澳门附近海域的管辖权,作为日后划界"葡属领海"的证据.对此,广东民众纷纷谴责澳葡当局的侵略行径,不少人士还力主发动收复澳门的武装进攻.葡萄牙政府自知无力与中国军民作战,只好再次请英国政府出面干涉.  相似文献   

9.
唐为权 《东南传播》2011,(4):3+2-I0001
2011年4月1日,“情牵闽澳——海峡卫视落地澳门启播仪式”在澳门著名的威尼斯人酒店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的信号穿越妈祖阁、大三巴,正式走进了澳门的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澳门海防同知(即广州府海防同知)的设立,是清政府有效管理澳门加强海防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研究澳门史必定会涉及到澳门海防同知的设立问题。首先提出设立澳门海防同知的是时任广东按察使的潘思榘,但在何时提出设立澳门海防同知这点上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吴志良先生在《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一书中认为:“乾隆八年(1743年),广东按察使潘思榘向朝廷提出:‘县丞职分卑微,不足以资弹压,仍于澳地无益,似宜仿照理瑶抚黎同知之例,移驻府佐一员,专理澳夷事务,兼管督捕海防,宣布朝廷之德意,申明国家之典章’…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澳门分社、国家档案局、国家文物局主办,澳门中华义化艺术协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华社中国图片期刊社、国家图书馆承办的“澳门回归祖国大型展览”,继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之后,于1999年11月11-18日移赴澳门举办。此次展览共分八个专题:一、澳门地区远古的文明;二、16及17世纪的澳门贸易活动;三、葡萄牙逐步占领澳门;四、中西文化交流;五、孙中山与澳门;六、澳人风俗与生活方式;七、现代澳门社会经济;八、回归与展望。展出照片100余幅,珍贵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2.
读者点评     
《横琴岛:借光澳门》@红馆刘峥嵘:正大兴土木的横琴岛被视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后花园,而新政策恐怕将让横琴岛成为澳人购房迁居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3.
近日,江西省广电局副局长、江西电视台台长杨玲玲与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副主席暨行政总裁江濠生共同签署了“2006年江西电视周”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江西电视台与澳广视将于今年恰当时候在澳门联合举办“2006年江西电视周”,期间两台将共同制作一批介绍江西经济、历史、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电视节目在澳广视中台播出。这将是江西电视台首次在澳门举办电视展播活动。  相似文献   

14.
澳门回归与珠澳图书馆之交流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未来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将和香港一样,保持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并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这不仅对澳门地区,而且对与之毗邻的珠海经济特区都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为珠海与澳门双方开展区域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创造了条件。珠海图书馆界也应该和其他行业一样,抓住机遇,加强与澳门同行的交流合作,为实现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发展珠澳图书馆事业作出贡献。1 珠澳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是两地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1)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面积近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50万。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澳门中文报业的历史,从1827年中英文合璧的《依经杂说》算起,已有170多年。早在1839年至1840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便翻译英文《澳门日报》中的澳门、广州消息及外商活动资讯,在广州出版《澳门新闻纸》,供有关人员参考,此为中国人自办中文报业的雏形。 在澳门有了正式的中文报纸之后,即成为革命者宣传革命理论的舆论工具。《孙中山全集》开卷第一篇《致郑藻如君》,原来就发表在1890年的《澳报》上。这份《澳报》已是以日报形式发行。1893年7月  相似文献   

16.
12月14日,我和同事黄燕一大早便来到设在澳门珠光大厦的澳门回归报道新闻中心。这天上午我们已约好一个采访。 正准备出发时,我们被新华社对外部国内新闻编辑室主任严文斌叫住了:“今天,澳督韦奇立将分别向市政厅和立法会辞行,你们12点去参加在市政厅召开的辞行会。最关键的是要争取采访他本人,结合最近他的频繁告别活动,写篇特写。今天就发。” 我俩顿时兴奋起来。韦奇立是葡萄牙任命的第127位、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澳督。这当然是个特别值得采访的新闻人物。澳门回归后,澳督这个称谓将永远成为历史。近几天,  相似文献   

17.
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从此,澳葡当局不再"恭顺"地服从中国政府的政令,清政府不再能控制澳门的局势,西方侵略者也公然将澳门当作入侵中国的活动基地.  相似文献   

18.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开放博彩市场后,不少外资集团来澳投资,间接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澳门的出版及印刷事业亦有所增长,回顾2006年澳门出版业的发展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9.
邹爱莲 《历史档案》1999,(4):114-118
中葡《通商和好条约》(1),又称《北京条约》,系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在北京签署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全文共54款,其中对中葡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允许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的条款。它不仅牵涉到对澳门的管理权,而且引发了延续几十年的澳门勘界问题。葡萄牙人自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祖居澳门后,就不断采取各种非法手段,逐步扩大其在澳的居住范围和权力。先后擅自修建炮台和教堂,建立自治的机构议事局,1623年任命了首任澳门总督,并逐渐由遵守中国法律,到在葡人中实行葡国法律,进而发展到干扰中国在澳门…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澳门的地位、管治权和葡治区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政府逐渐丧失了对澳门的管治权,澳门逐步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而澳葡当局在管理澳门的过程中,于经济制度上,逐步实行了对重要商品经营的专营制度,此项制度对澳门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晚清澳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作为关系民生的生活必需品——盐,澳葡当局继对猪肉、牛肉等商品实行专营后,于1851年开始,对盐的销售也实行专营.1851年5月9日刊登于澳门政府公报《澳门宪报》的关于氹仔港口卖盐专营权的出投公告及合同,就是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份食盐专营章程的文献,此章程包括了专营权的出投公告和完整的合同条款,是研究晚清澳门食盐专营制度早期运作规则和情况的重要依据.本文试通过对此章程的初步分析,探讨晚清澳门食盐专营的早期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