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时间6月1 5日(周四)凌晨2:00,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00%至1.25%水平,符合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此次加息是自2015年12月以来美联储的第四次加息.有机构认为,周三A股的下跌,已经部分消化了此次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市场方面,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升至0.75~1‰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前瞻指引上,美联储委员们维持对2017年总共加息3次、2018年加息3次的预测.在中金看来,对于市场而言,此次FOMC会议可以视作明显偏向“鸽派”.首先,由于加息25个基点在市场眼中早已是“板上钉钉”,因此没有任何意外.其次,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发言整体基调也相对温和,例如对于缩表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强调依然渐进式加息、对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等.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4年11月10日决定 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从1.75%提高 到2%。这是美联储继6月30日、8月10日和9月 21日后,连续第四次宣布提高利率。结合经济常识 要辩证地看待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防守为主     
本周回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三关于美联储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将利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的陈述为加息预期降温,市场对退市忧虑下降,美元兑各主要货币回落幷走软,本周港股全线上升。至周五中午收市,恒指全周上  相似文献   

5.
全球股市在本周美联储加息声中遭遇降温行情,尽管A股仍处于受外资入市比重提高等利好因素发酵的反弹阶段,但人无近虑,必有远忧。在美联储连续8次加息之后,随着中美利差的缩小(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3%,目前中美10年国债收益率利差已经缩小到50个BP以内),同时,预计年底欧洲及日本央行也将相应停止购买资产,一波全球货币紧缩拐点即将来袭。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周四如市场所料加息四分之一厘,为今年内第三次加息,升至2厘至2.25厘。美联储将年底利率水平的预测中位数维持2.375厘,预示12月将再次加息,即今年共加4次。美联储对2019年及2020年加息的预测分别维持在3次和1次。  相似文献   

7.
本周股市表现不佳,呈现典型的下跌走势,市场有分析与债市有关.对于近期债市频频下跌的迹象,我们认为是央行提前收紧资金面,为后面应付12月美联储可能到来的加息腾出货币运作空间.我认为目前债市对于股市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从本周股市表现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认为调整就是机会.  相似文献   

8.
美联储在周三的再次加息对全球资产都是一个强化紧缩的信号.尽管自201 5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4次,但欧美股市在同期却保持了持续上涨,所以,欧美股市的泡沫随时可能引爆.这一点,中国央行同样有很清醒的认识.周三同时公布的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反映出去杠杆化进程是毋庸置疑的,M2增速创出历史新低就是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9.
受提前加息预期影响,本周上半周沪、深两市趁势下跌,周三美联储决定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我国央行提前加息的疑虑暂时排除,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央票利率不再上升,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净回笼变为净投放。周四、周五受这些利好消息影响,跌势减缓。深成指还收两小阳,终止了七连阴的劣势。本周仍收下跌周阴线,1月也收月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中国不会在美国之前加息。由于美联储加息应在2010年下半年,因而中国的加息也应在下半年以后。但仔细回顾2005年以来的中美利率走势,发现两者并无直接关联。2006年4月中国加息周期开启之际,  相似文献   

11.
市场恶劣的走势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估计连管理层都没料到几则央行货币政策收缩的传言,能让市场忽如寒流横扫。事实上,央行加息的预期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目前世界金融格局处于大国博弈阶段,只要美联储不宣布加息,中国央行不太可能单方面加息。而上周三美联储已经决定继续维持低利率水平,这表明美国经济目前情况还没有恢  相似文献   

12.
外围股市稳步向上,支持港继续攀升,港股踏入“五穷”月未见回吐,突破25000点关口,后市或进一步挑战26000点.市场聚焦下月美联储议息会议,5月会议纪要显示不少决策者认为再次加息是合适的,按目前利率期货市场预期,下月加息的概率高达95%.另外MSCI将于6月20日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指数,多家大行估计机会逾五成,结果或将左右中港股市走势.资金流方面,截至周四的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有逾1.1亿港元流入恒指认沽证及熊证;同期有逾6100万港元流出恒指认购证及牛证.  相似文献   

13.
周三沪深两市同步先抑后扬,随着两会结束,市场近期对预期的炒作也临近尾声,后市预计将围绕政策红利方向展开大批量炒作. 同时,2月底以来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增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再起.加息兑现后,美元回调有利于贬值压力的短期缓解.但美国年内加息预期仍强,考虑到防风险、抑泡沫等因素,国内货币政策短期难言宽松.  相似文献   

14.
本统计期内(3月2日至3月8日)A股上演过山车行情,沪指回踩30日线.资金面上,央行已连续8日保持净回笼,共计回笼3700亿元.由于中小型银行广义信贷增速较高,部分中小银行或面临广义信贷增速超标的风险.同时,若美联储3月加息路径加快,或将引起外汇占款超预期下跌,使基础货币缺口加大从而加剧流动性压力.因此,后续流动性压力应关注季末MPA考核与美联储加息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以来,随着低利率政策负面作用逐渐凸显、油价回升、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并启动加息,关于低利率政策退出的怀疑不断出现.那么全球流动性到拐点了吗?美联储今年真的能加三次息吗? 上半年加息风险有限 新兴市场资金流出.近几月以来,新兴市场汇率出现持续贬值,而股市也普遍表现不佳,意味着新兴市场面临着资金的持续流出. 主因在于美元走强冲击全球.新兴市场的短期困境与自身关系不大,主要源于美国在去年12月开启了本轮第二次加息,导致美元持续走强.从去年10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上涨了将近7.5%.  相似文献   

16.
本周的市场呈现出了探低向上的运行格局.特别是在3月16日零展,美联储宣布加息的决定后,3月16日全天各指数出现了放量的阳线,其中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中小板指数更是留下了向上跳空的缺口.实际来看,笔者在前期的运行节奏图中定义的3月10日前后是高点向下的性质是相反的.3月10日前后这个时间节点是低点向上的性质(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17.
正本周FOMC公布利率决议,宣布维持0-0.25%基准利率不变,将按照先前速度将量化宽松政策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550亿美元规模。在谈论何时加息问题时,美联储主席表示在2016年年底前,利率仍将低于正常水平,就业或通胀率决定持超低利率政策的时  相似文献   

18.
恒生指数近期的走势可谓惊心动魄,在快速下探后,我们可以看到:创纪录的空头成交量和认沽期权买盘将成为暴力技术反弹的火药.随着美联储首次加息,香港金管局放缓的资产负债表调整有助于提高市场可见度.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 美国通胀回升 1)耶伦鹰派证词,首次提及缩表耶伦证词鹰派,首次提及缩表.美联储主席耶伦上周在国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表态鹰派,重申等待太久加息是不明智的,并首次谈及缩表,称在利率足够高之前都不会采取缩表行动,美联储希望在政策上依赖于利率调整.耶伦表示,并不知晓特朗普将决定何种财政计划,利率决定不会基于对财政政策的臆测.  相似文献   

20.
2018年,美联储加息、全球贸易摩擦、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分化,强势美元再度来袭,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