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家哲学主要是以"道"为本体的思维观、宇宙观、人生观对中国美学产生影响的.把握了"道"与中国美学的关系,也就说明了道家哲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道"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本体认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道"的思维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发展;"道"奠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感受艺术作品、体会艺术意境、与其共鸣并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不仅基于身体本身,同时基于身体内隐记忆的唤醒,艺术家在创作中也依托着身体记忆与内隐记忆来表达艺术意境。建立在身体上的艺术意境审美意味着身体是感受艺术作品及艺术意境最直接的载体,身体是审美的出发点、也是审美的接受对象,而环境中的身体不仅是客观存在用以观赏艺术、感受意境的主体,同时也与环境中的客体互为镜像。通过身体对艺术意境进行体验和审美,人不仅能获得更具身的审美认识,还能够进一步了解看不见的自我本身。  相似文献   

3.
诗与哲学之争是德国古典美学论争的重要内容。康德既强调审美判断不是认识判断,但又把审美所依赖的判断力视为人的认识能力之一;既强调美与善相区分,但又认为可以由自然美过渡到道德。席勒打破了康德这种调和折中的立场,主张美不仅没有败坏道德,反倒是自由的基础。谢林抬出上帝来作为美与艺术的护身符,从而筑起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神坛。黑格尔在理性精神与辩证法精神的引领下使得诗与哲学之争得以和解。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世俗审美文化的物欲化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中西文化和美学的比较研究 ,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成果。这些研究往往是局限在人文文化或艺术美学方面 ,很少触及世俗的审美文化方面 ;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几乎已成为常识 ,譬如中国重在精神文明 ,西方重在物质文明 ;中国人审美强调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追求善的精神价值 ,诸如“比德”说之类 ,而西方审美强调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追求真的认识价值 ,诸如“模仿”说之类。笔者对此也曾深信不疑。但不久前因参与一个节庆课题的研究 ,深入考察一下 ,却发现中国人 (笔者按 :本文中特指汉族 )的世俗审美文化倾向 ,恰恰与这一认识相悖逆 ,呈现出明显的物…  相似文献   

5.
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媒体艺术是相对于传统手工操作性艺术形式而言的,它是借助于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和全面支持,表现出独有的艺术风格。文章以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些重要表现与实践为出发点,探讨和认识其新的艺术倾向和审美特征,进而表述对数字媒体艺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刘德海琵琶演奏和创作审美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从他对琵琶技术继承与发展、技术与艺术、文化与艺术的认识方面表述美学思想,分析了他的琵琶艺术是曲学、哲学、美学相互渗润、融为一体的结晶,他的琵琶艺术的美学品格就是意随曲动、人琴合一、委婉流畅、浑然天成,他的作品和演奏形式具备了"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四个特征,满足了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该文回避"美是什么"这一理论难题,重点思考美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统一关系,并阐述对审美主体的差异以及美育的重要性,审美活动之于人的价值这些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该文回避"美是什么"这一理论难题,重点思考美与人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统一关系,并阐述对审美主体的差异以及美育的重要性,审美活动之于人的价值这些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大众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文艺样式。尽管它走的是一条从小众型艺术开始的坎坷之途,但它还是顽强地生长起来,并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流行音乐冲破某些社会观念和美学传统的束缚,以贴近人性的世俗化表达获取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适应.以丰富灵活的艺术样式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影响着人们音乐审美规范。流行音乐所包含的通俗美学、消费美学、身体美学、动感美学等都是其独特价值的具体体现。在当今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对中国流行音乐进行美学价值探析,井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对流行音乐进行现象上和学理上的探讨,有利于这一文艺样式的艺术规范化,并使之成为体现民族审美价值的音乐演绎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人自身身体的审美经历了以实用为美,到人体审美趣味独立,再到人体审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三大阶段。通过对这三大阶段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不同表现,得以归纳出中国特有的美学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人体美学的嬗变规律,即中国对于人体美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态度更迭,重内容到重形式的转变,以美为美到以丑为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美学理论有以下3个独创性的观点:其一,艺术的性质与功能就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是一般地强调艺术是创造性行为,而是突出艺术是在现实中活动,揭示现实的矛盾;不是一般地突出艺术对现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而是直接把艺术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其二,人类必须走艺术革命、艺术解放的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呼吁人类走艺术革命、艺术解放之路,尽管在常人眼中是如此地遥远,但确实不失为一种指点迷津的深刻见解。其三,大众艺会把人引向堕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化工业、大众艺的批判无论对20世纪人类正确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对艺、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从"人的自由本质"高度加以认识。它应立足于艺术教育,以完善的课程体系为支撑和基础,同时又应超越艺术教育,着眼于人的精神与情感,倡导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使多门课程相互组合,提高学生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感觉和创造能力,最终形成对中学校园生活的重构,形成一种审美主义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13.
“移情”是客观现象作用于人的大脑而引起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能动反映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与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而产生。联想的形式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象有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性想象。移情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从艺术传达(表现)来看,以移情心理为基础的一些表现手法与技巧对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审美体验在环境公共行动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美学家必须化解与景观和环境相关的审美体验、审美判断以及决策中的一系列对立性要素,诸如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非人类与人类的对立、个体与群体的对立、地方民众与专家的对立。真正的环境审美体验是积极的、参与性的、可交流的,而不是消极的、私人的、主体性的。通过这种体验,我们可以消除一些妨碍美学在公共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障碍。一些途径可以打破人与自然的界限,比如园艺、环境艺术以及相关的对于环境的审美估价方式,都能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鼓励对景观更加亲密、更加积极的审美参与,应当重视审美沟通的价值,即与更多的人讨论和分享我们的环境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艺术,服饰表明为文化的一种样式.服饰艺术这一符码及其审美关切于人的身体,身体的显隐与人的欲望相互生成.在此,身体既不是自在的存在者,也不是固定的自然物,而是服饰艺术话语建构的产物,并由此显示出服饰艺术与身体美学的关联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审丑”是近代出现的新词汇,与审美同步,人们开始了对丑的审视,审丑意识亦开始萌芽。一方面,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给美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致使传统审美标准无法审视艺术中的“另类”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型和现代艺术的审丑化发展趋势,使得审美教育面临着崭新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教育——“审丑”教育。“审丑”既不是贬义词,亦不具有否定价值,它包含审美价值。其实,丑与荒诞在对人们内心审美结构的调整和重建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不同 ,中西艺术审美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色。中国人面对艺术的审美对象运用的是散点观察与体悟 ,而西方人用的是焦点透视与认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学重点在研究声乐的审美和本质,任何声乐作品都是建立在自成一体的声乐美学基础上,这个基础决定了声乐创作的美学品质与风格,美学观念不但决定了声乐作品的审美选择,对声乐教学的观念与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当前对声乐艺术的美学探讨越来越成为众多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焦点之一。文本笔者简单从美学角度谈论声乐艺术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书法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的深深的感染力。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正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世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书法所体现的美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既有的高校审美教育模式存在部分内容陈旧、枯燥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新时代的审美教育应摆脱理论美学、艺术中心论的框架,着重关心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打造高校学生的审美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两方面的原理教育作为核心,以美术、音乐等不同的艺术门类作为依托展开审美教育,以此助力受教育者的人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