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这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情感交流;同时,教师要学会运用亲切的语言、富含情感的体态进行教学;还要善于为学生展示自己创设平台,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成功。这样以多种情感因素贯穿课堂教学,必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把阳光不断地洒向每个幼小的心灵: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教师要给学生以自由、宽松的心理空间;教师要给学生、家长、自己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依托云平台丰富的共享资源设置在线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数学学习的时空和内容;在线自动批改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系统自动收集的大数据帮助教师分析教学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云平台多元化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张建华 《文教资料》2010,(5):155-156
实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积极发掘学习资源.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实现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评语应当关注学生情感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评语应该从情感的角度来关注学生,来唤醒学生潜在的习作能力。首先,教师在写习作评语时应该确立一种意识:习作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情感的平台。著名学者余秋雨说:“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情感教育也随着改变,所以只有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工作,才能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渗透与穿插情感教育。要改变教学方案,增加课堂气氛,就必须培养教师高尚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融入挖掘情感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的,以丰富的教学素材,强化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和爱国情感为平台等。通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培养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这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情感交流;同时,教师要学会运用亲切的语言、富含情感的体态进行教学;还要善于为学生展示自己创设平台,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成功。这样以多种情感因素贯穿课堂教学,必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学习。通过仿写,学生能了解作品的情感;通过改写,学生能感受作品内涵;通过捕捉灵感,学生能大胆创作;通过搭建好的平台,学生能进行积极的展示。  相似文献   

9.
郭二伟 《考试周刊》2014,(56):148-148
情感因素对习得物理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消极情感、学生的失败体验、不良的师生关系都会导致学生形成消极的情感。教师要提高修养,影响学生的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优化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存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深厚的情感,并且恰当地体现相应的情感,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能有效地调动情感功能,就能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和学生愉悦对话的平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大潮下的阅读教学不是教师理性认知的阐释,而是学生与文本情感融合的个性化的品读。学生才是主角,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核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成为合作者,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平等地参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成为导航人,用自己的素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有效搭建二者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存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深厚的情感,并且恰当地体现相应的情感,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能有效地调动情感功能,就能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和学生愉悦对话的平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寻找体验教学的资源;以活动、情境为体验式教学的平台;采取适当的方法强化情感反应和反思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自觉、理性体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主要平台,阅读教学与情感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中富含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针对情感教育如何有效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新课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应着重突出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学生为本;二是和谐,特别是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搭建公平公正的教育平台;和谐兴教,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就教师而言,关爱平等,合作实践,指导提高,亦师亦友是新课程观念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以诚心、爱心、耐心与学生共同构筑情感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的学习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体验、体味、感悟、反思,使学生在与作者、作品、环境与社会的多边对话中,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情感,修炼人格。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的学习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体验、体味、感悟、反思,使学生在与作者、作品、环境与社会的多边对话中,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情感,修炼人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学生“情感缺失”问题,了解大学生在线学习时的情感状态,帮助教师智能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文章融合大学生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评论、学习时的面部表情和姿态动作,运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基于上下文增强的Bi-LSTMFN情感分析模型。模型包括4个部分,即上下文特征表示、跨模态信息交互、多模态信息融合和情感识别。该模型可以识别大学生在线学习时的情感状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所谓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写作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情而作,而非为造情而作。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是人的情感培养和人的终极发展,即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探索、实践中,让学生懂得运用情感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一、开放师生关系,建立释放情感的平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要开放师生关系,让学生释放情感。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在生活世界和教育世界中所产生的,是在这两个世界中的各种人事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对学校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校里的人(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管理有助于教师获得愉悦的心境和健康的人生,提高教学成效,创造教育事业的成功;教师的情感管理有利于教师减少自身的负面情绪,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感环境;教师的情感管理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状态的培育,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动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自信,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的情感管理主要包括消极情感的消解和积极情感的发展.教师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合理管理,有助于他们以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使情感与教学共融互进,最终促进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