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卫霞  杨小丽 《海外英语》2014,(14):219-221
众所周知,广告的终极目的是推销商品,即鼓励人们消费。因此,广告传播实质上就是制造一个又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它通过富有诱惑力的各种符号,"召唤"着每一个消费者的内心欲望,并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召唤"机制中,使消费者实现自我消费身份的确认。广告在能指与所指、产品与意义之间任意连结,充分展现出广告传播的意识形态功能,为人们勾画出一个个美妙的幻象。这种幻象就是罗兰·巴特所谓的"神话"功能。论文旨在以罗兰·巴特的"神话"功能分析广告中的消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广告的意识形态是由表层意识形态与深层意识形态构成的二元复合结构。表层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广告所提出的观点和价值等,为人们对现实的判断提供直接的标准和方向。而深层意识形态间接地从意识深处规范着人们的个体建构和现实行为。广告在为商品进行宣传的同时,还传播着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受到不同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制约的同时,也在能动反映着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广告是一种需要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想像,用独特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的方法,以表达受众内心感受、价值观念、潜在需求的一种广告创意形式。受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意义建构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发展而来的意识形态广告,以其特殊的创意构建方式,造成了创意解构的重重困难。意识形态广告具有其特殊的信息传达方式以及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三者并重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4.
广告的意识形态是由表层意识形态与深层意识形态构成的二元复合结构。表层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广告所提出的观点和价值等,为人们对现实的判断提供直接的标准和方向。而深层意识形态间接地从意识深处规范着人们的个体建构和现实行为。广告在为商品进行宣传的同时,还传播着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受到不同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制约的同时,也在能动反映着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从化研究与意识形态批判的视角,通过对大量广告案例的本解读,揭示了广告的叙事策略与意识形态本质。章指出:广告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广告的叙事策略是通过人为的却又常常是隐蔽的方式把一种超越的意义,价值或精神内涵与特定的物质商品进行“嫁接”,从而赋予该商品以一种附加的意义,借助这种叙事策略,广告传达的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信息,而且也是一种意义模式,一种世界观与意识形态,并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与不健康的“常识”体系进行了再生产。  相似文献   

6.
作为英语的一种功能文体,广告英语在商业中的媒介宣传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广告语言也成了人们研究的焦点。广告英语的语言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语义发生了变化。广告创造者利用修辞手段使语义发生变化,主要有隐喻、转输、夸张和仿拟,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实现自己广而告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批评性语言研究理论为基础,以Fairclough广告分析的理论为框架,从建立关系,树立形象和构建消费群体三个方面对塞舌尔主要报纸TODAY和NATION中43篇情人节报纸广告加以分析,旨在揭示在不平等的权力之下,广告话语是如何通过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来实现其话语目的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广告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广告的文化批评也日益丰富。由于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的广告批评体系,因此这些批评通常套用国外的现成理论体系,先入为主地将中国广告置于“消费”、“欲望”等语境下进行批评。这些批评,言说着广告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广告导致了消费主义、广告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文化批评者毫不犹豫地对广告抡起了大棒,一声“棒喝”到底是为了“敲醒”还是为了“打倒”,诸多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广告进行批判,其目的性似乎不言自明。学者对中国现时广告的思考和批评实践值得赞赏,但如果脱离广告这一以实现经济价值为目的的经济学范畴,则略显武断和偏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广告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广告的文化批评也日益丰富。由于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的广告批评体系,因此这些批评通常套用国外的现成理论体系,先入为主地将中国广告置于“消费”、“欲望”等语境下进行批评。这些批评,言说着广告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广告导致了消费主义、广告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文化批评者毫不犹豫地对广告抡起了大棒,一声“棒喝”到底是为了“敲醒”还是为了“打倒”,诸多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广告进行批判,其目的性似乎不言自明。学者对中国现时广告的思考和批评实践值得赞赏,但如果脱离广告这一以实现经济价值为目的的经济学范畴,则略显武断和偏执。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语篇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文字资源已不再被认为是唯一的和占主导地位的意义构建者,人们开始探索视觉资源在传递意义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然而,人们却很少关注多模态语篇中的多种模态是如何共同构建意义的。本文验证了Royce的页面符际互补理论对多模态旅游广告的可操作性。语料来自新西兰官方旅游局网站的旅游广告。旨在清楚地了解同一多模态语篇中图像资源和文字资源是如何共同构建意义来实现特有的旅游广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民“情感经济”的时代,人们的消费已经不再停留在获得物质的满足,而是希望寻求获得更多情感上的个人体验.在众多广告中人们在关注企业的商品信息的同时,更关注广告的人性化、感性化的表达.因此,在平面广告创意中,把情感的投入贯穿于广告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灵情感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必能达到理想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口碑传播作为一个新的广告现象,是个人传播时代不可小觑的广告力量,能直接影响人们的品牌态度和消费决策。本文在总结国外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开展“口碑传播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呼吁更多的广告学者和业内人士关注这种新的营销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语篇的及物性分析自上世纪开始被韩礼德提出后,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和采纳应用。选择较少关注的广告语篇,并采用合肥近两年房产广告作为实际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框架,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及物性语法系统为切入点对房地产广告进行探究。阐释了房地产广告的及物性特征和相对应的语用功能,从而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研究思路,从词汇选择、称谓、情态、主述位和内容分析五个方面分析中文房地产广告,以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并探讨其如何影响和操纵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及反映社会权利关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量的快节奏广告的出现,而在原有的强势促销广告、软性情感形象广告、幽默广告的基础上,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广告表现手法——意识形态广告。本文通过分析什么是意识形态广告,并且在是一种新的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来做出解释意识形态广告的优点。分析了中国内地市场上出现的意识形态广告的代表作,其独特的魅力如何打动消费者,并对在中国内地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告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广告语篇进行多模态批评性话语分析也受到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以可口可乐广告为语料,从多模态和批评性话语分析两方面对广告语篇进行研究,揭示商家如何在特定语境下运用各种符号对消费者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从而提高受众的批判性阅读能力,进行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7.
李成明  梁梦 《英语广场》2023,(20):24-28
食品广告是利用媒介发布的供人食用的成品和原料的广告,而食品广告翻译对于一个品牌打开国际市场、提高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接受美学关注读者的审美情趣,强调读者的理解活动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这与食品广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特点相符。因此,本文以接受美学为指导,对食品广告翻译展开探析,希望为食品广告翻译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广告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为了艺术的实现商业目的,广告英语成为语言艺术与商业推销的结合体。各种修辞手段在广告英语中灵活使运用,使广告英语更能有效的实现其广告目的。本文通过对一些英语广告例子得分析,对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杨雪 《考试周刊》2011,(2):239-240
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武汉的四则中文房地产广告进行分析,以揭示蕴含于这些广告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表明,房地产广告在介绍、推销楼盘的同时,也迎合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商业广告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其价值和基本功能。本文对英语广告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修辞手段对于广告的价值和功能的具体实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