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新的消费模式的变化,为理解跨文化旅游行为的语境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从球童的感知视角,对比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以及台湾和香港这四组高尔夫旅游客源地最集中的人群,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高尔夫游客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最显著的差异存在于西方游客(包括美国和欧洲)和港台游客之间,而韩国游客和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性最小.以高尔夫旅游为案例深化对“文化包袱”的相关理论的理解,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并具有旅游战略管理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引发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的产生,既有源于导致旅游安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两岸之间的独特性原因,且一般性原因中也隐含有源于台湾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以及台海旅游现状等台湾特色。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安全问题不但事关台湾旅游的形象、品质、大陆人民对台湾的认知,而且事关两岸人民的相互感知、认同和交流合作,为此,需进一步扩大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加强管理,提升大陆居民在台旅游品质;并创新思路,共建两岸旅游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较高的安全风险阻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以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游客的旅游安全风险感知状况以及有关个体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认知差异,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降低赴甘南游客的风险顾虑,缩小游客对风险的认知误差。  相似文献   

4.
较高的安全风险阻碍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以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游客的旅游安全风险感知状况以及有关个体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认知差异,并提出一些措施,旨在降低赴甘南游客的风险顾虑,缩小游客对风险的认知误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赴台旅游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内地居民赴台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内地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客源地。然而,内地居民赴台旅游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内地居民赴台旅游。通过对内地十个代表性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提取了台湾旅游安全感知四个主要因素,即旅游活动要素、旅游安全管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内地居民对台湾旅游安全感知的整体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从台湾、内地及两岸合作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地武当山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考察后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十多年来,武当山旅游开发和经营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与其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地位很不相符。世界遗产的称号并不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客流和持续稳定的旅游发展,它只是影响游客感知、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一个加分因素。因此,要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美誉度,招揽游客,很有必要进行武当山的旅游感知形象调查,在受众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新的旅游形象策划,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解说员特质与世界遗产地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将世界遗产旅游的内涵融入到Gronroos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心理学的大五人格理论中,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世界遗产地解说员的服务质量衡量因子和解说员大五人格特质衡量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知觉的服务质量与解说员特质有显著的相关性,游客认为服务质量中仪表仪态、解说内容、解说态度、解说技巧、技术质量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解说员特质的影响.研究还发展了一套遗产旅游的解说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作为衡量遗产旅游服务质量的项目,并将游客分为两个集群:“求知型游客”和“观赏型游客”,发现不同集群游客所偏好的解说员特质不同.  相似文献   

8.
游客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各种旅游信息,网络文本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重要数据来源。选取游客对琅琊山风景区游记、评论等网络文本数据,根据扎根理论基本思想和方法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游客对琅琊山旅游形象感知中积极感知居于主要地位,消极感知居于次要地位;琅琊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包括取票便捷、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满意程度、休闲放松、交通便利、天然氧吧、居民质朴等八大部分;存在六个方面的消极感知,具体排序为:旅游价格>旅游设施>旅游景观>旅游安全>旅游体验>人员服务。  相似文献   

9.
游客感知价值与忠诚意向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业所关注的热点。根据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经验数据,选取长沙市400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从感知价值多维度与忠诚意向各个维度,通过实证分析用户感知价值与忠诚意向关系。研究表明,游客感知价值与忠诚意向呈正相关,其中便利、成本、体验、关联是影响游客忠诚意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昌市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借助Logistic和Probit回归模型,从购物主体——旅游者、购物客体——旅游商品、购物介体——旅游购物设施三维视角对影响国内游客购物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游客旅游购物行为的决策机理。研究发现,影响游客购物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游客收入水平、旅游商品文化内涵、旅游商品质量和旅游购物环境;而旅游商品的价格及导游的解说与劝购对游客购物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游客受教育程度、性别、旅游购物感知风险、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之前旅游购物经历、旅游目的在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的估计下都不是影响国内游客旅游购物意愿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1.
《莆田学院学报》2018,(1):43-48
简要回顾慢旅游相关研究。以蚂蜂窝网站上的鼓浪屿相关游记为样本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个体特征、旅游动机、感知和态度4个方面探讨鼓浪屿慢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发现:游客以休闲放松、逃避现实生活环境以及寻求本质为动机,自己或和好友结伴前往鼓浪屿,进行短期自助游;游客对鼓浪屿的知觉维度感知强于情感维度感知,对鼓浪屿的评价大都是积极的,整体印象较好。根据研究结果,为鼓浪屿制定合适的慢旅游发展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考察了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声调知觉,发现:零起点的韩国和日本留学生的知觉是连续性的,泰国留学生则表现出一定的范畴化特征,但和汉语母语者的知觉模式并不一致;初级水平的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表现出和汉语母语者一致的知觉模式,但在范畴化程度上和母语者存在差别;初级水平的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在知觉的范畴化程度上不存在差别。结果表明零起点学习者汉语声调的范畴化知觉受到母语经验的影响,但音高重音和声调语言的母语经验对声调范畴化知觉能力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审美视角出发,以龙脊梯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审美体验、旅游体验及SOR模型理论提出四个假设:H1:感官刺激对游客体验的意向反应有正向影响,即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应越明显。H2:感官刺激对于游客体验的评价感知有正向影响,即游客感官受到刺激的程度越高,游客的评价感知越明显。H3:评价感知对游客体验的意向反应有正向影响,即游客的评价感知程度越高,游客的意向反应越明显。H4:评价感知在游客的感官刺激与意向反应之间起中介的作用。通过分析后得出:感官刺激→评价感知→意向反应之间的路径系数在P<0.001水平上直接效应显著,置信区间为(0.440,0.710),说明评价感知在感官刺激和意向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假设H1-H4得以验证。根据验证结果,从感官刺激S层、评价感知O层以及中介效应提出相应建议,深化龙脊梯田旅游审美体验发展的创新思路,提升游客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游客对龙脊梯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价值共创是研究热点,也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从价值共创行为的构成出发,探讨感知体验价值和游客记忆对旅游目的地忠诚度的影响机制,并以483名衡水湖游客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对于游客的感知体验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的感知体验价值对于游客记忆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记忆和感知体验价值对于游客忠诚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记忆在游客的感知体验价值和游客的忠诚度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游客整体和具体两个维度感知到的景区形象及其评价,即游客感知的整体形象评价及其体验的具体形象评价,分析这些形象感知评价对游客的满意度及其游后行为决策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关系.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创建并验证了基于游客感知形象的景区营销路径及其模型.这对于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并对细化以游客感知体验为中心的旅游地形象定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 102位社会公众的问誊调查,以"脐带血干细胞储存"这项高科技服务作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公众在购买该服务时的认知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公众在脐带血储存中存在4种认知风险:经济风险、误购风险、储存风险和心理社会风险,其中,误购风险和储存风险是最高的两类认知风险.②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多知觉到的是误购风险和储存风险;文化程度低的人更多知觉到的是经济风险.已婚者的经济风险和心理社会风险更高.年龄小者更多知觉到误购风险,年龄较大者更多知觉到经济风险.经济水平较高者比经济水平较差的人知觉到更多的误购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以桂林五台旅游演艺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携程网站上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结合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其中的游客感知要素进行提取及要素评价等级进行评定,同时运用ROST软件获取高频词,以此构建演艺产品旅游者体验感知体系和旅游体验感知数据集。发现桂林旅游演艺产品在游客总体验感知分析、不同类型产品感知差异分析、情感感知分析等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要了解游客体验感知的差异性,为桂林旅游演艺产品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活动的内核是旅游体验。人们出游是想得到一种愉快的旅游体验,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的危险、事故等,这些生死瞬间给游客带来心理紧张、恐惧等诸多感受。类似体验被归类为灰色旅游体验。游客的灰色旅游体验要经历无感知阶段、感知阶段、强烈感知阶段、平复阶段等4个阶段,灰色旅游体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被动性、短暂性,对游客后期影响较大。安全问题、服务问题是导致灰色旅游体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四川震后旅游的恢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资源和宏观市场的讨论,而缺乏对微观市场的调查数据和分析.课题组通过对川内主要旅游景点及游客集散地的国内外游客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统计,运用因子分析归纳出来川游客主要的旅游动机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三类,利用频次分析得出"大熊猫"、"自然景观"、"当地人民友善态度"、"地震遗址"等因子是吸引游客来川旅游的主要动机.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游客已消除了到四川旅游的恐慌和担心,并对四川旅游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福建武夷山景区和台湾阿里山景区是海峡两岸两大著名旅游景区,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游客群体下两景区各自具备的优劣势感知要素,并为景区今后及海峡旅游的形象塑造提供策略和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