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题专剪犷。! N网洲巴7.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宾客意少舒少:(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 8.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1滨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9.请你用波浪线画出上文两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1分)【乙]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节选自《笑林》浮白主人) 10.加点词语解释。(2分) (1仿拔一根方:(2)既欲做人既: fl.翻译句子…  相似文献   

2.
笔猴     
一只像小老鼠的猴子从 小明身边走过。 原来像小老鼠那么大的猴子是 一只笔猴。它体重只有200多克。 每当小明要练习毛笔字的时候,笔猴就忙 :磨墨、递笔,还会递纸、裁可c创)纸呢。 跳到小明掌心上卿‘厂J哪 叫着做游戏。 笔猴的饭量很小,每天只要吃 几颗花生米、几粒黄豆就足够了。 泌,‘.曰J.砧‘.”闷.‘曰曰户‘‘‘妇卜‘山‘白如臼‘闷角.月‘‘臼‘‘‘..‘‘肠曰 笔猴是猴类家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分支,是猴王国里的“小矮人”。据说现在几乎灭绝 了。不过,福建武夷(w口y门山区,不久前有人见过几只笔猴,因为这里正是笔猴的家乡哦。…  相似文献   

3.
猴与文学     
猴,猿属动物,其形象早已咏人子秦汉文学作品。如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记》:“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张晏注释说:“沐猴,猕猴也。”  相似文献   

4.
<正> 偶读清人金石诚编撰的笑话集《笑得好》,抿嘴窃笑之余,觉得有些故事富于情趣,启人深思。有一则写“醉猴”的就颇妙,它是这样说的:“有人买一猴,将衣帽与之穿戴,教习跪拜,颇似人形。一日,设酒宴客,令其行礼,甚可爱。众客以酒赏之,猴饮,大醉,脱去衣帽,满地打滚。众客笑曰:‘这猢狲不吃酒时还象个人形,吃下酒去就不象个人了!’”“众客”的话虽是见啥说啥,实实在在,却正  相似文献   

5.
醉猴     
有人买得猢狲,将衣帽与之穿戴,教习跪拜,颇似人形。一日,设酒请客,令其行礼,甚是可爱。客以酒赏之,猴饮大醉,脱去衣帽,满地打滚。众客笑曰:“这猴不喝酒时还像个人,岂知吃下酒去就不像个人了。”(选自清·石成金《笑得好》)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言行录,常于一问一答之间告诉人们许多为人为学的道理,其中就有不少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为人有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为师先学做人,做人是为师的基础。为人到什么程度才能为师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做人就要有“仁”,“仁”是立人的根本。那什么叫  相似文献   

7.
大猴、二猴与小猴,三个猴子属于一个集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它们生活在旅游区里,经常有游人给它们散发水果。一次,三个猴子忙碌了一天,各自带着水果回家,将水果重新分配,一猴一份。最后,剩下香蕉一根,苹果一个,桃子一个,它们商定这三样东西作为集体财产保存,共同拥有,共同保护。几天后,香蕉的边缘开始发黑。小猴流着口水:“我肚子饿了,想吃香蕉。”二猴说:“不行,我不饿。”大猴说:“谁都不准乱动。”第二天,小猴说:“我真饿了,再不吃香蕉要坏了。”二猴说:“吃就吃吧,我们分一下。”大猴说:“好,每个吃一口。”小猴说:“不行,我嘴小,这…  相似文献   

8.
追忆     
孟子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公元二零零四年,吾因中考失意,名落孙山,不知所向。闻有一校,私立也,父欲送吾至,吾心不愿,又恐其怒。随之。至校,乃知其牢狱也!悲哉,悔其当初,贪玩好耍,以至于此。入宿舍,一杂窝也,内有:“一猩”、“一狗”、“一猫”、“一猴”、“一色狼”。吾笑人如其名。怎知众“牲”送吾一外号———“猪妖”。曰:入乡随俗。瞬时,笑声不绝。竟得知己。全室七人指天断发,誓之:有福同享,有难独当。某日,吾等六人聚于教室,闲聊碎谈。逢一美女。吾等皆心动,欲欲若试。猫、狗齐曰:吾俩甚小,不适。猩方曰:此女不…  相似文献   

9.
采访动物园     
大家好!我是动物电视台的小记者——小兔子佳佳.本次报道的主题是“小动物们在黄金周期间的生活状况”. 报道一:猴妈妈早产 在动物园里,有一位猴妈妈早产了,生出来的猴宝宝骨瘦如柴.管理员说:“这是因为猴妈妈没有休息好,疲劳过度所致.”下面,让我来采访一下猴妈妈. “猴妈妈,能谈谈您此刻的感受吗?” 猴妈妈说:“唉!人类也真是的.虽然我非常漂亮,但也不用一看见我就兴奋吧!他们总是向我扔东西,吓死我了.  相似文献   

10.
每当看到“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之类的字样,我总想起老祖宗的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百年前,我们的课程是“综合”的,一本启蒙读物《三字经》,它是什么学科的教材?它是语文,因为识文断字始于斯;它是思想品德,因为“融四岁,能让梨”是做人的教育;它是历史,“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大致勾划出五千文明历史的脉络;它是天文地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它甚至是哲学、人类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洋人是五花八门的“分科”。国运衰微,西学东渐,迫使我们的医学、教…  相似文献   

11.
古语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追求文品与人品的高尚统一,历来为中外古今的作家艺术家所看重,因而留下了许多被广为传颂的故事。现录数例,以飨读者。 “未做文章先做人”。古时候有一个举子进京赶考,途中经过一小镇。他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地面上有一枚铜钱,便连忙用  相似文献   

12.
对联,作为汉文字特有的游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骄傲。藉猴年之际,选录几副嵌猴妙联,以飨读者,共探联趣。有一副巧用四声象声词的谐音联,饶有风趣:二董卧床,西董翻身东董动;两猴爬树,前猴喘气后猴。此联出自清代文人宋文甫。一天他与几个学生在一家客店投宿,见店面招牌为“董”,于是撰此联。此联妙在将“董”、“猴”二字的平上去入四声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主谓词“董动”、“猴”(音hou)”和象声词“东董动”、“后猴”,以表达不同的动作和意思,此联谐音的妙用确实不多见。还有一副可称绝妙: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  相似文献   

13.
猴和狗     
夕阳西下,麦田里一只一身黑毛,身躯壮实的狗正在散步。迎面走来一只垂头丧气瘦骨嶙峋的猴。猴看到狗的健壮,很惊讶地问:“你怎么吃得这么壮啊?”狗得意洋洋地说:“我的主人对我可好了,给我很好的食物吃,我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猴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猴和狗谈了起来,忽然猴发现  相似文献   

14.
古代笑话     
万字难写一富翁世不识字,人劝其延师训子。师至,始训以执笔临朱。书一画则训曰:“一”字,二画则训曰:“二”字,三画则训曰:“三”字。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  相似文献   

15.
太阳公公在天上漫游了一天,要回去睡觉了,他把月亮留下来。当月亮游戏到树林顶上时,听见了林子里猴子们的对话。猴公公对小猴们说:“孩子们,说说看,你看见树林里的朋友们,是怎么走路的。”猴大哥说:“我说天上的鸟,是在天上走的。”猴二哥说:“我说河里的鱼,是在水里走的。”猴三哥说:“我说小鸭子,是  相似文献   

16.
课间十分钟     
做人语文课上,老师在读一篇学生作文,其中一句是“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做难(男)人!”激将法期中考试前。学生:“老师.这题会不会考?”老师:“我怎么知道?”学生:“这么没水准的题目.我敢说一定不  相似文献   

17.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 教师结合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 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  相似文献   

18.
笑弹X枚     
做人语文课上,老师在读一篇学生作文,其中一句是“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做难(男)人!”  相似文献   

19.
农历甲申年(2004年)是猴年,现将部分与猴有关的成语简介如下: 1.沐猴而冠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楚人把猕猴称为“沐猴”。劝说项羽的人见其攻占咸阳后不图建立霸业,一心要衣锦还乡,便嘲笑他不过是个戴着帽子的猕猴罢了。后以“沐猴而冠”比喻人目光短浅,虚有仪表,成不了大事。如曹操《薤露行》:  相似文献   

20.
本不识字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平?”曰:“可。”主人曰:“家无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曰:“可。”曰:“或家人妇子欲买零星杂物,屈先生一行,可乎?”曰:“可。”主人曰:“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