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包括自581年隋朝建立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历史。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征来看,这1000多年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隋唐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朝时期。这三个阶段最重要的历史特点分别如下;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盛世”。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经济和文化持续向前发展;从政治格局看,由辽宋金的并立和对峙,走向元朝的大统一;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民族的融合得到  相似文献   

2.
本学期八七级“古代文学”课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现把隋、唐、五代文学的学习重点与具体要求谈一下。 隋、唐、五代三个时期中,唐代文学成就最高,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唐代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每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重点。 初唐(618—713):这时期可分为两段。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南朝诗风的文学革新主张,为唐诗的繁荣开辟了健康道路。这一时期“四杰”与陈子昂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的葡萄和葡萄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前代相比,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产地继续扩展,葡萄和葡萄酒对经济化的影响也明显扩大。它们不仅是较为重要的宴请、赠送、上贡物品,也是为一种重要的实物税和商品。既是诗词歌赋、雕塑绘画的重要素材,铜镜、金银器、丝织品的重要纹样,而且在宗教图案中也有体现。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从葡萄种植和酿造产地、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化中的地位来看,仍然是一个继续发展的时期,而不是一个停滞或萎缩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一、线索与特征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461年,包括五代、辽、宋、夏、金、元的历史。这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1.从政治上看。(1)政局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时期经历了五代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头绪多、内容繁,学生常常感到对每节课的内容都学懂了,掌握了,但综合考查时总是张冠李戴、丢三落四。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清线索,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系统化。历史教材是有基本线索可寻的,因此,“集中头绪,理清线索”,是上好历史课、解决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历史知识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漫长,经历了2300多年,但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一)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历经战国、秦、汉);(二)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历经隋、唐);(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历经五代、辽、宋、夏、金、元);(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步衰落时期(经历明、清两个朝代)。通过这样“集中头绪”,学生可用时期记朝代,也可用朝代记时期。我在教学中采用“第一时期战秦汉,第二时期三两南,第三时期隋和唐,第四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第五时期明和清,封建历史线索明”的口诀,把历史教材的科学性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寓乐于教,使学生牢固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6.
海上之盟是宋金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当时直接影响着宋、辽、金国家局势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其中的史实,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一十一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有辽、女真、宋三种势力。这三种势力的联合与角逐,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其一是辽朝势力。当时辽朝正处于天祚帝统治时期,天祚帝腐朽昏庸,“好畋猎淫酗,怠于政事”,至使国家“纲纪废弛,人情怨怒”,国内各种矛盾逐步尖锐激  相似文献   

7.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正统观念的变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宋代的服饰有别于汉唐,形成特定的服饰文化.同时,辽、夏、金作为以武力建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吸纳汉族文化的同时,本民族文化也取得长足进展,与此相应,其民族服饰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辽宣懿皇后哀册》和《故耶律氏铭石》的撰者都是(?);《故耶律氏铭石》的首行首二字为(?)。据罗福成,王静如先生研究,(?)为大之意。从这些来看,(?)很可能是姓氏。王静如先生及清格尔泰、刘风翥等同志认为就是“耶律”。这很有道理。因为辽代契丹人不问是何部族出身,一律分属耶律、肖两姓,前述铭石的汉文志盖上书“故耶律氏铭石”八字,显见志文起首的姓氏应为耶律,是无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9.
宋、辽、西夏、金时期,汉族建立的中原宋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并立,各政权之间以正统相标榜:宋承周统,金承宋统,辽承晋统,西夏承唐统,并为其正统论寻找德运依据。相比于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宋朝在构建正统地位时有着文化和地域上的天然优势,宋朝立国之初便有德运之争和正统意识,而辽、西夏、金则是随着文明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进而利用德运等多种手段塑造自身正统地位。宋、金将德运作为一种显性和必要的手段来确立自身正统地位,火德和土德分别是宋、金官方论证后的法定德运;辽、西夏更多的只是将德运作为一种塑造自身正统地位的参考依据,其德运并未上升到法定德运的地位。辽、西夏、金利用德运来构建自身正统地位一举背后反映了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有力影响及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国”认同观念。  相似文献   

10.
八八级汉语专业本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讲授的内容是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在隋、唐、五代  相似文献   

11.
【单元导读】10至14世纪中期,是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相对于欧洲、日本尚处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庄园制的确立)时期而言,中国封建制度明进人高度成熟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思想化成就突出,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五代诗是指907年李唐灭亡到赵宋逐步统一中国这段时期的诗歌。论者或谓其风雅凌夷,空国无人,或斥之为浮靡噍杀、亡国之音,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研究薄弱。叶燮《原诗》云:“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诗盛于唐,而纵横变化于宋。五代之诗,源流正变,正自一脉相承,反映了特定的时代内容。本文试从对乱离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对乱离时代士人心理的真切表现,传统题材的诗作中所反映的时代色彩三个方面,对五代诗的思想价值作粗浅的探讨。一五代社会烽火连年,干戈遍地,许多诗人苟全性命,息心掩口,只有韩偓。  相似文献   

13.
宋朝高丽交聘考孙建民顾宏义⒇公元10—13世纪,东亚大陆辽(或金)、宋、高丽大三角的形势格局,使得中原的宋王朝和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不断调整与发展外交关系。宋人江少虞即指出:“高丽自五代以来,朝贡不绝。朝廷每加爵命,必遣使以奖之。”①可以说,高丽朝贡宋...  相似文献   

14.
本学期,我为师院历史系实习同学作了一次初中中国古代史的观摩教学。教学内容是《辽宋夏金的关系》一章的前一部分,从“辽和宋的关系”到“金的建国和辽金宋的关系”。茲将个人对这次观摩教学的体会介绍于下。 (一)对教材的领会与处理。关于辽宋夏金的关系部分的教材,现用课本与1955年出版的课本不同。旧课本的标题是“北宋和辽、西夏的斗争”,“金的兴起和北宋的灭亡”。在提法上以宋为主体,在教材内容中,着重叙述了北宋与辽、夏、金的统治阶级间的斗争。新课本以“辽宋夏金的关系”为标题。在提法上,强调了各族的平等地位与各族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往来关系。在教材内容中,增加了夏、金兴起,汉族和羌人、  相似文献   

15.
自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长时间内保持了较稳定的双边关系,然而其后双方又发生了数次边界交涉问题,其中较严重的一次冲突发生在宋仁宗庆历(辽为重熙)年间。其时辽人利用宋夏交战之机,以领地归属问题为由挑起争端,迫使宋仁宗增加岁币,即“重熙增币”事件。尽管这一事件最终以辽宋签订和平协定而解决,但它对辽、宋乃至西夏三方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之后各民族的交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隋唐的历史,上接三国、两晋、南北朝,下启五代、辽、宋、夏、金、元、历326年,隋唐既延续了秦汉的统一局面,又开创了宋、元、明、清的进一步繁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这就决定了隋唐的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认真钻研和把握材料。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是唐、宋两大文学高峰之间低谷渐进的过渡期 ,该时期文学思潮的衍变也呈现着乱世特有的奇异景象。“教化”诗说在对唐诗传统的眷恋中日益失落 ,崇尚“清词丽句”的艺术理想也因作家力不从心而流于无奈 ,同时 ,中唐苦吟诗人贾岛却受到乱世诗人最普遍的顶礼膜拜。五代文学思潮以诗为主体 ,成为由唐到宋过渡的桥梁和纽带。五代词虽深受瞩目 ,实则“别是一家” ,不在“文章”范畴之内 ,王衍、孟昶及南唐二主更不应负担太多文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辽宋天池之争是双方河东划界中的一个典型,天池位处北宋宁化军北,辽朔州之南,天池之争持续三十余年。辽宋天池之争,较全面地反映了辽宋河东地界之争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公元1004年9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同其母萧太后率大兵自幽州(北京)大举南下,进攻宋朝,兵锋直抵澶州(河南濮阳)城下。11月,宋真宗在寇准等人的襄助下,亲临澶州抵御。12月,辽、宋两国停战议和,辽奉宋为兄,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如何评价这次战争,史学界尚无定论。一种意见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来说,是一次屈辱妥协的和约,翦伯赞、吕振羽、蔡美彪等同志均主此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屈辱妥协说“过于简单,它不符合我国多民族自古以来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事实,也不能正确反映历史上民族斗争与民族关系的本质”,因为“澶渊之盟”沟通了宋辽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文  相似文献   

20.
宋代结束了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因此,元朝时便有人把宋与汉唐相比,并称为“后三代”宋代的发展形势和王朝的统治力量虽然比不上汉和唐,但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产生了许多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一些特点:第一,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唐末黄巢起义提出的“均平”称号为转折,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提出“平等”的主张,以至南宋初年钟相、杨么领导的起义,更进一步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战斗口号.这些口号或主张明显地要求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平均,把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为以后的农民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次,两宋时期,农民起义次数之多,阶级矛盾的尖锐剧烈,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的统计,大小农民起义至少有四百次以上.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