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然而,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国民的综合创新素质还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  相似文献   

2.
实施科教互动战略 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筑优良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是我国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战略议题,其中跨学科综合乃至聚集,是构筑创新平台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选择有限目标,组织优势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从而能更多地承担国家重大、重点任务,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自主创新成果,让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为了实现跨学科发展,国家在“211工程”中就提出学科交叉和学科群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必须担当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精神的培育。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主要包括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目标、自主创新意志以及自主创新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11,(8):49-50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重庆市始终注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继续突飞猛进.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是摆在所有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应努力增强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固本强基工程.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工程实践教育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提出,科技自主创新已经作为国家战略深入人心。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抓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根本,大力加强工程实践教育,积极探索工程实践教学的方式和途径。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造就自主创新型人才,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又在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高校作为我国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摇篮,应该努力营造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文环境,促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2007,(3):25-31
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实施了“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2006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情况,充分反映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要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高质量人才和自主创新技术的支撑,其前提是自己必须首先能够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随着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并已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缺乏尖端竞争力的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教育承载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引领。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责无旁贷。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性反思在认识和操作层面客观存在的误区,厘清一些认识,促进学校在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步入良好的运转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