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封耀 《四川教育》2006,(2):77-78
教学目标:1. 通过猜测,实验与验证交流,学生能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发生是可以确定的,有些则不能确定,进而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3.通过合作交流,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推进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章概述】 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随机的);会区分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有大有小;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通过试验获取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通过猜想、试验、记录并分析试验结果等实践活动过程,培养和发展随机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本章概述】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随机的);会区分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有大有小;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通过试验获取事件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4.
频率与概率     
《数学教学通讯》2005,(2):39-44
在自然界里,有一类现象,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它是否发生或不发生,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通俗地说,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叫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怎样才能确定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呢?例如,“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为事件A,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怎样来确定呢?通常我们是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5.
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我们说某个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就说这事件发生的概率大;某个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就说这事件发生的概率小.  相似文献   

6.
王吉香 《广西教育》2013,(45):57-57,61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学习本课教学的直接基础。本课的学习同时又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任意摸一次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7.
李芹 《湖北教育》2005,(11):36-37
《可能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不确定现象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抛硬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三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节课,旨在通过猜测、实践、验证,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10.
孙婷 《江西教育》2005,(4):38-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对于不确定事件,能说出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2.能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叙述一些事件的发生,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3.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1.
周争  钟云珠 《贵州教育》2011,(11):29-31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99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装球、举旗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几何概型的基本特性 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区别之处就是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它的特点是试验的基本事件数是无限多个,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等同的,且在一个区域内均匀分布,所以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与随机事件所在区域的形状、位置无关,只与该区域的大小有关.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13.
[基本知识] 初中阶段概率与统计的内容,主要涉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学会用简单的计算及实验得出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利用统计数据来分析事件发生的变化状态.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努力使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概率(可能性)思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105—107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所发展。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  相似文献   

15.
周芳华 《广西教育》2013,(21):56-5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105页《可能性》教学目标:1.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2.初步渗透概率的思想,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3.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4.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封耀 《四川教育》2006,(3):77-78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验与验证交流,学生能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发生是可以确定的,有些则不能确定,进而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在本章中,学生将在“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1.随机事件的概率.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慨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些事件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前者称为必然事件,后者称为不可能事件,它们都是确定事件;也有许多事件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是不是会发生,我们称为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0,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100%),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0与100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P92—9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推理、分析和判断,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